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353章 余波震荡,暗线浮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3章 余波震荡,暗线浮踪

“幽影号”与“魅影号”的归来,以及它们带回的关于“归档者”的震撼信息,在“新生基地”内部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加深沉的震荡。这种震荡并非恐慌,而是一种认知层面的冲击——宇宙的广袤与复杂,远超他们最激进的想象。

伊娜下令将关于“归档者”的情报控制在“深渊对策本部”及少数必要的高层范围内,避免在尚未完全稳定的基地内部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和无力感。但对内,相关的分析和应对准备,则以最高优先级展开。

技术部门全力投入到对带回数据的深度挖掘中。那些从“归档者”扫描交互中剥离出的数据残留,如同破碎的藏宝图碎片,被最先进的分析算法和灵漪族特有的“信息回溯”能力反复拼凑、解读。

“‘归档者’的科技树明显偏向于信息控制、空间技术和自动化领域。”首席技术官在本部会议上汇报,“他们的能量运用效率极高,其‘基石’共鸣技术似乎是一种对宇宙底层规则更直接的干涉和利用,这与我们、甚至与‘避风港’的能量运用哲学都有显着差异。初步判断,他们可能是一个极度理性、以‘信息’为最高价值的文明。”

“关于那个‘潜在净化之源共鸣点’,”凯登更关心这个索索,“有任何进展吗?”

技术官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坐标被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多维加密方式锁定,强行破解可能会导致信息自毁。但根据其索引关联性分析,这个‘共鸣点’很可能位于一片我们尚未探索过的、被称为‘虚无回廊’的极端星域。那里是已知的时空紊乱区,常规航行极其危险。”

“虚无回廊……”伊娜沉吟着,将这个信息记下。这可能是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另一方面,针对“归档者”行为模式的分析也在同步进行。心理专家组和战略分析团队试图构建这个神秘文明的“思维模型”。

“他们将我们标记为‘低熵文明集群’,‘威胁等级:低’,这符合他们表现出的、居高临下的观察者姿态。”一位战略分析师说道,“但他们同时标注我们具有‘信息价值’和‘基石关联性’,这意味着我们依然是他们持续关注和可能再次接触的目标。他们的‘捕获’行为,更像是一种非恶意的、但绝对强势的‘研究’需求。”

“我们需要制定与‘归档者’接触的预案。”伊娜总结道,“原则是:避免冲突,保持警惕,有限合作,保护自身信息安全和独立。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贸然树敌是愚蠢的。但如果他们触及我们的核心利益或底线……”她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的冷光说明了一切。

基地的日常运作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进行着深刻的调整。所有对外侦察任务都增加了针对高等未知文明隐匿和反扫描的培训内容。工程师们开始研究如何给关键数据加上更复杂的、“诱饵”式的加密层,甚至考虑在必要时启动物理层面的“数据湮灭”协议。

就在基地上下全力消化“归档者”带来的冲击时,另一条沉寂许久的暗线,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负责追踪“幽灵信号”的信息安全小组,在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海量数据筛查和模式分析后,终于捕捉到了一丝规律!

“我们发现,‘幽灵信号’的发送并非完全随机!”小组负责人,那位年轻的星萤族信息官,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向伊娜和凯登汇报,“它的目标坐标变化,遵循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基于混沌吸引子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的‘种子’参数,似乎与基地内部某些……非敏感的、公开的系统时间戳和能量波动背景噪音相关联!”

这意味着,“幽灵信号”的发送者,并非在基地外部随机选择目标,而是利用了基地内部本身产生的、看似无规律的“噪声”作为其加密算法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极其高明且隐蔽的隐藏技术!

“能反向定位吗?”凯登急切地问。

“非常困难,但并非完全不可能。”信息官调出一个复杂的星图模型,上面布满了如同神经网络般的光点和连线,“我们根据这个模型进行了数百万次模拟推演,结合信号强度的衰减模型……虽然无法精确定位,但我们大致划定了信号最可能来源的……三个星域范围!”

星图上,三个被高亮标记的区域显现出来。其中一个,靠近“尘埃之环”边缘;另一个,位于联盟控制星域与未知区域的交界处;而第三个……则指向一片遥远的、几乎没有任何已知天体、被标注为“绝对静默区”的黑暗虚空。

“这三个区域……都极具代表性。”伊娜凝视着星图,“靠近‘尘埃之环’,可能与我们最近的活动有关;边界区域,便于观察和隐匿;而‘绝对静默区’……”她顿了顿,“那里理论上连背景辐射都近乎于无,是宇宙中最‘干净’也最诡异的区域,如果有什么东西能隐藏在那里……”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无论信号源在哪个区域,都意味着这个窥探者拥有极高的科技水平和隐匿能力。

“继续追踪,尝试进一步缩小范围。”伊娜下令,“同时,启动‘镜像’计划。”

“镜像”计划,是信息安全小组提出的一个反制方案。即利用已破译的部分规律,精心伪造一些具有诱骗性的“核心数据”,并通过特定的、看似疏忽的通道“泄露”出去,引诱“幽灵信号”前来窃取,并在数据包中植入极其隐蔽的追踪信标。

这是一场在数字阴影中的无声狩猎。

---

医疗中心,紫月的隔离间。

在渊汐长老持续的灵漪滋养和星辰涅盘池愿力的温养下,紫月的魂影比之前凝实了许多,虽然依旧无法自由行动或长时间保持清醒,但意识恢复的频率和清晰度都在增加。

这一次,当她从沉睡中短暂苏醒时,并未感受到林羽那跨越屏障的怒吼,也没有“钥匙”碎片那深邃的“黑”。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模糊、仿佛隔了无数层毛玻璃的……影像碎片。

她“看”到的,不再是燃烧的基地或狰狞的怪物,而是一个……环境。

那是一个无比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空旷的房间。墙壁、地板、天花板都是纯粹的、毫无瑕疵的白色,没有任何装饰或接口。光线不知从何而来,均匀地洒满每一个角落,没有影子。房间中央,悬浮着一个简单的、同样是白色的平台,上面似乎摆放着什么东西,但影像过于模糊,无法分辨。

最令紫月感到心悸的,是那种弥漫在整个环境中的、绝对的“静”。不是死寂,而是一种……剔除了所有杂音、所有情感、所有不确定性的,纯粹的、冰冷的“秩序感”。这种感觉,与她接触过的任何已知文明风格都迥然不同,既非星灵的恢弘古老,也非归墟的暴虐毁灭,更非联盟的生机勃勃。

在这个“白色房间”的影像深处,似乎还有一个更加模糊的、人形的轮廓,静静地站立着,没有任何动作,仿佛本身就是这绝对秩序的一部分。

这段影像碎片只持续了短短一瞬,便如同水中倒影般破碎消失。紫月甚至无法确定这是真实的感知,还是深度沉睡中产生的幻觉。

但当渊汐前来查看时,紫月用尽力气,将这段模糊的印象传递了过去。

(白色的……房间……绝对的……静……秩序……还有一个……影子……)

渊汐接收到这段信息,眉头深深蹙起。这描述……与已知的任何场景都无法对应。它更像是一种……象征?或者,是某个未知存在的“领域”的惊鸿一瞥?

她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伊娜。

“白色的房间?绝对的秩序?”伊娜重复着这两个词,联想到“归档者”那冰冷的、逻辑至上的行为模式,以及“幽灵信号”那隐藏在混沌中的精密数学规律……一个模糊的、令人不安的猜想,开始在她心中形成。

这些隐藏在幕后的观察者、收集者,是否存在着某种共性?它们是否代表着宇宙中某种……超越善恶、纯粹追求“信息”或“秩序”的终极形态?

而联盟,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充满情感、矛盾与不确定性的“生命”和“希望”,在这些终极形态的眼中,又算是什么?

是值得研究的样本?是需要被“修正”的误差?还是……必须被“归档”的、终将逝去的短暂现象?

危机感的来源,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和多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