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洪波的目光锐利:“开叶同志,领导的话字字千钧,你要深刻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不仅关系到你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d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局,希望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

郑开叶听得后背微微冒汗,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任命前的例行谈话,更是领导的政治嘱托和警示,尤其是关于“宏观思维”和“善于斗争”的提醒,显然是有所指,暗示他未来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和更强的定力。

“请书记转告领导,也请您放心!开叶一定牢记教诲,恪尽职守,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郑开叶的声音坚定而沉着。

当郑开叶接任d省长的消息正式公布时,在d省乃至全国政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支持者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实至名归,有利于d省发展,观望者重新评估形势,开始向郑开叶靠拢。

而在这场博弈中暂时受挫的江家,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江渊在S省得知消息后,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许久,愤怒、失望、不甘之余,他也清楚地接收到了警告信号,父亲江老的话在他耳边回响:“……这次我们失了先手,但博弈远未结束,郑开叶坐在了省长的位置上,目标更大,压力也更重,d省那么复杂的局面,他能一直顺风顺水?只要他露出破绽,我们就有机会,你现在要做的,是把S省的工作做得比d省更出色,用实力说话。”

江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明白,直接的阻挠已经不可能,未来的较量将转入更深的层次:政绩的比拼、政策的竞争、乃至在更高层面影响力的话语权争夺。他必须更加努力,等待时机。

朱煜昌在Y省看到任命通知,心情复杂,他为郑开叶感到高兴,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静观其变”的战略,他给郑开叶发去了一条简短的祝贺信息,言辞恳切,但回避了更深层次的交流,他知道,朱家暂时不会明确站队,他个人对郑开叶的欣赏,必须服从于家族的整体布局。

领导案头,关于各方反应的报告陆续送来,他快速浏览着,目光沉静。

郑开叶的平稳上任,初步实现了他意图:维护了“实干实绩”的导向,挫败了非正常干扰,保持了d省的稳定,但他很清楚,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江家不会甘心,他们的影响力仍在,会从其他方面寻找机会,朱家的观望,意味着潜在的变数,郑开叶本人,能否经受住省长岗位的更高要求和更复杂环境的考验,仍需观察,d省的改革能否持续深化,会不会遇到新的“中梗阻”甚至反弹?这些都是未知数。

“路还长得很。”领导轻轻自语,他拿起笔,在一份关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文件上批示,要求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像d省这样的省份大胆探索,这既是对郑开叶的支持,也是继续推动全国改革的信号,他要用持续的改革深化,来挤压旧有格局的空间,为更多像郑开叶这样的干部创造舞台。

同时,他也指示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省份、关键领域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要保持高度警觉,这既是防范于未然,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高层的决定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平息了d省乃至更高层面关于省长人选的纷扰与猜测,尽管正式的任命还需经过省人大的法定程序,但来自上级的明确意向已经为一切盖棺定论,郑开叶从首都返回d省时,心境与去时已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忐忑,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与临深履薄的警醒,高洪波代表组织的那番严肃谈话,尤其是转达的领导“三点期望”和“两点提醒”,字字千钧,在他心头回响,让他清晰地认识到,省长的位置并非功成名就的终点,而是充满未知挑战和更高要求的起点。

d省委省政府大楼内,氛围也发生了微妙而明显的变化,消息灵通的干部们看向郑开叶的目光中,敬畏之外更添了几分对未来“一把手”的由衷认可,之前那些因局势不明而若即若离的中间派,此刻也变得异常积极主动,请示汇报工作的频率明显增高,吴政宏书记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正式传达了上级关于郑开叶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提名郑开叶为省长候选人),与会常委们纷纷表态拥护上级决定,支持郑开叶同志的工作,吴政宏的讲话一如既往地强调团结和稳定,但对郑开叶的称呼已悄然从“开叶省长”变为更显亲近和倚重的“开叶同志”,并明确表示“省委将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相信在开叶同志的带领下,d省政府一定能够继往开来,再创佳绩。”

郑开叶的回应谦逊而坚定,他再次感谢上级和省委的信任,强调自己将恪尽职守,在省委的领导下,与省政府班子成员一道,奋力拼搏,决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望,他特别提到,“d省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是在吴政宏书记为班长的省委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维护省委权威,全力配合吴书记工作,确保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政府系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这番表态,既顾全了大局,也给了吴政宏十足的面子,让常委会的气氛显得格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