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看着那一串脚印,

“雪人杀手是男性,身高一七八到一八二,体重原本大概一百六十斤,但因为身体虚弱,实际应该在一百四十到一百六十之间。”

“年龄不好确定,大致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

“社区排查,就按这个特征来。”

严良眼里闪着光,

“祁处,您能教我足迹鉴定吗?”

“太酷了!”

祁同伟笑着说:

“我也是靠资料学的,你想学,我可以教你。”

“如果真能见到大汉足迹鉴定第一人,哪怕只是听他讲一堂课,那都是天大的运气。”

严良来了兴趣,问:

“大汉足迹鉴定第一人?这人是谁?”

祁同伟回答得干脆:

“马神仙!”

严良一听,眼睛都亮了:

“被人叫作神仙,那肯定是真有本事。”

赵铁民也插话道:

“马神仙的名号我早有耳闻。听说他只要看过脚印,就能在脑子里画出那人的模样。”

“简直像魔法一样。”

“更难得的是,他的技术不是玄学,是可以学的。”

“他带出来的徒弟,个个都是高手。”

严良立刻说:

“我一定要去找他学两手。”

赵铁民摆摆手,

“拜师的事先放一边。”

“还是先说案子吧。”

他叹了口气,

“我们现在掌握的线索太少了。”

“祁处画的嫌疑人画像虽然细致,但要从这么多人里找出来,难度太大。”

“这案子影响太坏了。”

“我们必须快点行动。”

“不然哪天凶手要是出了意外,这案子就彻底没戏了。”

严良苦笑:

“我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一步步排查。”

“祁处,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赵铁民心里摇头,其实并不指望祁同伟能说出什么新东西。

说实在的,祁同伟到这儿才多久,就找到了这么多线索,已经算是神速。

但这个案子确实棘手,想让祁处再拿出新线索,几乎不可能。

就在赵铁民失望的时候,

祁同伟却露出笑意:

“如果是别的案子,可能会卡住。但这个案子,还有别的突破口。”

赵铁民和严良愣住,互看了一眼,满是惊讶。

严良低声自语:

“现场我查了个遍,还能漏了什么?”

他想了想,拿起一样东西:

“祁处,我敢保证,现场我已经查得够彻底了。”

“那张A4纸硬得像块铁,一定是被冻过的。”

“凶手根本没给我们留机会。”

祁同伟有些意外:

“你还发现了别的东西?”

严良瞪大了眼:

“祁处,您说的线索,不是指现场吗?”

祁同伟苦笑:

“现场我早就看过了,该找的都找了。”

“那块牛骨头,已经被你收起来了。”

“我还能去哪儿找?”

严良顿时来了劲:

“祁处,您的意思是,线索不在现场?”

祁同伟点头:

“没错。”

赵铁民和严良更加疑惑了。

“不在案发现场,那你到底在哪里?”

祁同伟神色略显低落:

“别的案子,可能查到这里就断了。”

“但这起案子不一样,它是……连环杀人案!”

赵铁民与严良同时陷入沉默。

连环杀人,意味着同一个凶手连续犯下多起命案。

这对任何一个刑警而言,都无法接受。

“命案必破”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严良率先开口:

“祁处,您的意思是,过去的卷宗里可能藏着线索?”

祁同伟摇头:

“不,我想找出他的行为模式。”

“性别、性格、年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内在的行为逻辑也一样,轻易不会改变。”

“除非经历重大转折,否则一个人做事情的方式基本固定。”

“凶手挑选的对象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共性。”

“我们可以通过作案手法,甚至选人的标准,推测出他的行为特征。”

“在法证术语中,这叫建立‘行为画像’。”

“我打算给这个凶手画个像。”

严良注视着祁同伟:

“祁处,我有种预感,您好像对破案很有信心。”

祁同伟回应:

“不是信心,是决心。”

“我绝不会让这个人逃脱。”

“赵局,现在能带我去档案室吗?”

“这里已经没有更多信息了。”

“凶手极其谨慎,具备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

“这从侧面说明,他非常聪明。”

赵铁民没去计较现在几点。破案不分昼夜,他略带歉意地说:

“雪人案的资料,恐怕没什么价值吧?”

“说实话,过去四年我们掌握的线索,远不如今天获得的多。”

祁同伟轻轻摇头:

“不一定。”

赵铁民不再争辩,稍作思考后说:

“那就开个案情分析会吧。”

“我把刑侦支队的林奇支队长也叫过来。”

祁同伟点头:

“可以。”

严良没说什么,这种场合,轮不到他拿主意。

三人谁都没觉得半夜两三点把人叫醒有什么不妥。

任务来了,刀山火海也得上。

赵铁民边打电话边带着祁同伟走进档案室。

关于“雪人案”的资料早已整理妥当。

很明显,哈市警方最近没少翻看这些档案。

祁同伟一页页翻阅,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严良皱着眉,他能感觉到,祁处一定发现了什么。

但他也更困惑了。

同样的档案记录,

严良看得一头雾水,祁同伟却已经捕捉到了线索?

在破案这件事上,严良很少对谁真正服气,但这一次,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佩服的人。

遗憾的是,曾经让他敬重的那位前辈,已经把专利卖了,转身投入商海。

警队少了一位令人敬佩的法医。

祁同伟正专注翻阅案卷时,门外传来一阵清晰而坚定的脚步声。

他抬起头,来者竟是一名女警。

赵铁民介绍道:

“祁处,这位是我们哈市刑侦支队的支队长,林奇。”

祁同伟轻轻点头。

一个省会城市的刑侦支队长,居然是位女性。

他对哈市刑警的实力顿时有了新的认知——不是失望,而是充满期待。

现代社会尽管宣传男女平等,但在刑侦一线,总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比如认为女人不如男人。

林奇能坐上这个位置,本身就说明她足够出色。

单凭她是一位女性,祁同伟就大致能判断她的能力。

祁同伟说道:

“人齐了,我们开始分析案情吧。”

林奇一愣:

“你有发现?”

严良默默递上一本工作笔记。

林奇接过一看,是关于“雪人”的侧写,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严良低声解释:

“祁处是足迹鉴定专家。”

“这是他刚刚做出的侧写。”

林奇迅速翻看了一遍。

祁同伟的侧写很简略,光靠这个找人,几乎等同于大海捞针。

可对林奇来说,却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