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 > 第368章 海疆告急,蛟龙掀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8章 海疆告急,蛟龙掀波

冬日的寒风卷着沙尘,沿着东方驰道呼啸而过,却吹不散秦军东征的浩荡气势。

玄色的战旗如林,在风中猎猎作响,甲胄鲜明的士兵列着整齐的方阵,脚步踏在冻土上,发出“咚咚”的沉闷声响,如同惊雷滚过大地。

这支黑色洪流沿着官路滚滚东进,沿途郡县的城门早早敞开,官吏百姓跪伏道旁,看着这支铁血之师过境——残余的抵抗势力要么蜷缩在坚固城池里不敢露头,要么悄然南遁,试图投奔彭城的刘邦或江东的项羽,战争的阴云伴随着刺骨寒风,沉沉压向东方大地。

中军的指挥战车宽敞而坚固,车厢内壁悬挂着大幅舆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敌军动向与秦军布防。

张苍立于舆图前,玄色侯袍的下摆被车内炭火烘得温热,他目光沉静地扫过舆图上琅琊郡的标记,手指在彭城与江东之间轻轻点动,低声自语:“刘邦善用计谋,项羽勇冠三军,若二人联手,倒是块硬骨头……更要防的是,他们背后的仙神再出阴招。”

“文信侯说得是。”

一旁的墨荆正俯身案前,案上摊着一张特殊的地图——上面用银粉标注着疑似仙神活动的能量节点,她拿起一支炭笔,在齐地铁岩堡附近画了个圈,“之前铁岩堡的玉简残留着蓬莱仙力,云华仙子吃了亏,未必会善罢甘休。我总觉得,她会在咱们东征的路上动手脚,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你觉得她会从哪里下手?粮道?还是军心?”张苍问道,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漕运路线——秦军东征的粮草,有三成需经胶东沿海漕运至琅琊,再转运前线。

墨荆刚要回答,战车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亲卫的喝问:“来者何人?止步!”

“是前锋营的传令兵!有紧急军报要呈给文信侯!”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带着剧烈的喘息,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

张苍与墨荆对视一眼,皆是心头一紧。

很快,亲卫掀开战车帷幔,带进一个浑身湿透的士兵——他的盔甲上凝结着白色盐霜,头发滴着海水,脸上满是惊惶,连嘴唇都冻得发紫。

他几乎是滚鞍下马,此刻连站都站不稳,靠着战车壁,将一份用油布紧紧包裹的军报高高举起,声音颤抖:“报——文信侯!章邯将军……紧急军报!琅琊海疆……出大事了!”

亲卫接过军报,仔细检查无误后,双手呈给张苍。张苍展开绢帛,指尖触到冰凉的海水,绢帛上的墨迹有些晕染,但章邯那特有的、带着杀伐之气的字迹依旧清晰,每一笔都透着焦灼:“臣章邯顿首:前锋抵琅琊郡外,东海突生异动,狂涛不止,恶浪滔天……”

“狂涛?冬日东海虽有风浪,却不至于‘滔天’。”墨荆凑过来,看到“三艘运粮船倾覆,数百漕卒罹难”时,脸色骤变,“漕卒都是熟悉海情的老手,怎会连船带人全没了?”

张苍继续读下去,声音渐沉:“沿海三处渔村被海潮淹没,屋舍尽毁……幸存百姓言,风浪中见庞然黑影,身长数十丈,遍覆黑鳞,头生独角,目如血灯——称其为‘蛟龙’!”

“蛟龙?”墨荆眉头紧锁,立刻转身走到车厢壁的东海详图前,拿起朱砂笔,将军报中提到的出事地点一一圈出,“这三个渔村和运粮船出事的海域,正好连成一条线,挡住了胶东到琅琊的漕运通道!”

就在这时,车厢角落的传讯机关突然“叮铃”作响,铜管中弹出一卷纸条。

陈平的字迹跃然纸上,旁边还附着一行小字,是传讯兵的备注:“陈大人染了风寒,声音嘶哑,特命属下记录。”

墨荆展开纸条,念了出来,声音模仿着陈平一贯的沉稳:“文信侯,蛟龙之事绝非偶然。此獠专袭粮船与渔村,时机选在我军前锋刚到琅琊、粮草待补之时,分明是有人操控!必是云华仙子手笔——她在齐地受挫,便用这等手段断我粮道、乱我民心,想让百姓复信‘海神’,好收割香火!”

“我也是这么想。”张苍放下军报,指尖敲击着案几,“寻常精怪哪有这般心智?还能精准拿捏我军粮道时机?定是仙神在背后驱使,想逼咱们退军,或是让沿海百姓重新依赖‘神佛’,动摇新政根基。”

墨荆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海流分析图,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曲线:“我之前测过东海冬季海流,最大风浪不过丈许,可章将军说的恶浪至少三丈高,还带着腥气——这是水元之力被强行扰动的迹象。那蛟龙能掀起这么大的浪,至少修炼了数百年,已能掌控部分水势,寻常刀兵根本伤不了它。”

“破仙弩呢?”张苍问道——此前对付魇犼时,墨荆造的破仙弩曾奏效。

“破仙弩能破仙力,可蛟龙在海里,机动性太强。”墨荆摇了摇头,语气凝重,“弩箭需要固定架设,在颠簸的船上根本瞄不准;若等它上岸,恐怕渔村早已被淹,粮船也毁得差不多了。咱们在海上太被动。”

张苍沉默片刻,目光再次落在那卷浸水的军报上——仿佛能看到琅琊海岸的惨状:倾覆的粮船在恶浪中破碎,漕卒的呼救声被风浪吞没;渔村的屋顶在海潮中坍塌,百姓抱着浮木挣扎,却被冰冷的海水卷走;章邯站在海岸上,望着滔天巨浪,握着剑柄的手因愤怒而发白,却对海中的蛟龙束手无策。

“不能退。”张苍猛地抬起头,眼中已是一片决然,“若退了,粮道断了,东征大军会陷入困境;若让百姓重新信奉‘海神’,之前推行的新政就会功亏一篑,仙神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看向墨荆,语气斩钉截铁:“荆姑娘,你立刻去准备——带上最好的破仙弩、水脉监测仪,还有能在海上架设的临时弩台机关。你我同去琅琊,亲自会会这头蛟龙。”

“好!”墨荆眼中闪过一丝锐芒,立刻转身收拾工具,“我这就去传令,让工匠营连夜赶制水上弩台!对了,要不要通知陈平大人?让他统筹后方粮草调度,以防万一。”

“嗯,传讯给陈平,让他暂代中军指挥,确保后续粮草改走陆路,先解燃眉之急。”张苍点头,走到战车门口,掀开帷幔——寒风扑面而来,带着远处士兵的操练声。他望着东方的天空,那里云层厚重,仿佛能看到隐藏在云层后的蛟龙黑影,以及仙神冰冷的目光。

“告诉章邯,我和墨姑娘三日之内必到琅琊。”张苍对门口的亲卫吩咐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他守住海岸,安抚百姓,等着我们——这头兴风作浪的孽畜,我要亲手斩了它,用它的头颅祭旗,告诉那些仙神:人间之事,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魑魅魍魉,皆需伏法!”

亲卫轰然应诺,转身策马离去,马蹄声在驰道上疾驰,带着张苍的命令,向着琅琊方向奔去。

战车内,墨荆正快速打包工具,传讯机关的铜铃不时响起,传递着后方的调度指令。

窗外,秦军的阵列依旧在向东推进,玄色的战旗在寒风中猎猎,如同黑色的巨龙,向着海疆的危机,坚定地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