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带记忆爱你 > 第252章 “婉辰亲子” 的诞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婉辰亲子” 的诞生

确定 “科技 + 亲子” 的方向后,苏婉立刻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接下来的一个月,她的日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 —— 每天清晨出门,要么穿梭在上海各个区的亲子机构之间,要么泡在辰星的研发实验室里,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林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都会提前准备好热汤,等她回来暖暖身子。

苏婉走访的第一家亲子机构,位于上海长宁区的一家高端商场里。推开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粉色公主风,滑梯、海洋球池占据了大半空间,孩子们在里面追逐打闹,家长们则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刷手机。她观察了半天,发现这里更像一个 “大型游乐场”,没有任何与教育相关的设计,更别提科技元素了。“如果只是让孩子疯玩,家长为什么要花高价来这里?” 苏婉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做 “有内容” 的亲子空间的想法。

随后几天,她又陆续走访了十多家不同类型的亲子机构:有的主打 “国学启蒙”,让三岁的孩子穿着汉服背诵《三字经》,场面有些僵硬;有的号称 “科技教育”,却只是把平板电脑发给孩子,让他们玩编程小游戏,缺乏互动与引导。每走访一家,苏婉都会详细记录下优缺点,晚上回家后再整理分析,慢慢勾勒出 “婉辰亲子” 的差异化定位 —— 既要有趣味性,让孩子愿意主动参与;又要有教育性,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能力;更要有科技感,用辰星的技术优势打造独特体验。

为了设计出科学的课程体系,苏婉特意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李教授团队合作。第一次见面时,她带着厚厚的调研笔记和初步的课程构想,与李教授团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3-6 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程不能太复杂,要以游戏为主。” 李教授提出建议,“比如编程教学,不能直接讲代码,要用可视化的模块,让孩子像搭积木一样学习逻辑。”

苏婉深受启发,当场和团队确定了课程的核心框架:针对 3-4 岁孩子,设计 “科技认知课”,通过触摸式互动屏认识动植物、天体等知识;针对 4-5 岁孩子,开设 “创意手工课”,用 3d 打印笔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针对 5-6 岁孩子,推出 “编程启蒙课”,用大颗粒编程积木拼搭机器人。“每节课都要加入亲子协作环节,让家长参与进来,而不是当旁观者。” 苏婉补充道,这是她从之前的走访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

课程体系初步确定后,苏婉又马不停蹄地找到辰星的研发团队。研发总监王工听说她要做亲子教育空间,立刻召集了核心技术人员:“苏总,您放心,辰星的物联网、AR、编程技术,都能为您的项目保驾护航。”

第一个需要解决的,是编程互动装置。苏婉希望能打造一面 “编程积木墙”,让孩子可以在墙上自由拼搭编程模块,控制旁边的小机器人运动。研发团队用了两周时间,将辰星的工业级编程技术简化为适合孩子的大颗粒模块,还特意把模块颜色设计成鲜艳的红、黄、蓝三色,上面印着简单的图标 —— 比如 “前进” 是小箭头,“转弯” 是弯曲线条。当第一个测试版积木墙完成时,苏婉带着大儿子来试玩,孩子用三个模块拼出 “前进 - 转弯 - 停止” 的指令,看着小机器人按指令行动,兴奋得手舞足蹈。“就是这种感觉!” 苏婉激动地对王工说,“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思考。”

接下来是 AR 沙盘的设计。苏婉的想法是,让孩子用手在沙盘中堆出高低起伏的 “地形”,AR 技术能实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自然场景 —— 堆出高山,就会出现树木和积雪;挖出低谷,就会变成湖泊和小鱼。研发团队反复调试了十几次,终于实现了这个效果。苏婉还特意加入了 “植物生长” 的互动功能:孩子在沙盘中埋下虚拟的 “种子”,只要每天来浇水(用手在沙盘上模拟浇水动作),种子就会慢慢长成大树,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责任感。

品牌名称的确定,也经历了一番波折。苏婉和团队 brainstorm 了几十个名字,有的太普通,比如 “星光亲子”;有的太拗口,比如 “科趣亲子空间”。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和林辰坐在客厅里讨论,林辰随口说:“不如把你的名字和辰星结合起来?‘婉’和‘辰’,既有你的心意,也有辰星的支持。”

苏婉眼前一亮:“‘婉辰亲子’?‘婉’是我的名字,‘辰’是辰星,还能寓意‘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星光’,太完美了!” 她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四个字,反复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贴切。第二天,团队一致通过了这个名字,还设计了专属 LoGo—— 一个由 “婉” 字首字母 “w” 和 “辰” 字首字母 “c” 组成的星星图案,既简洁又有辨识度。

门店选址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苏婉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商场,最终把目光锁定在浦东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这里交通便利,周边有十几个高档小区,目标客户群体集中;更重要的是,商场的定位偏向 “家庭消费”,已经入驻了不少儿童相关的品牌,氛围很契合。她亲自和商场招商部谈判,对方听说她的项目结合了辰星的科技和优质教育理念,立刻给出了优惠的租金条件,还特意预留了一个 300 平方米的黄金位置。

门店装修设计阶段,苏婉几乎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她亲自挑选材料,确保所有装修材料都符合儿童安全标准;亲自把关每一个细节,比如星空主题教室的天花板,她要求用特殊的灯光模拟出真实的星空效果,还在墙上贴上可发光的星座贴纸,让孩子在上课的同时认识星座;编程积木墙的高度,她特意调整了三次,确保 3 岁的孩子也能轻松够到;AR 沙盘的周围,她设计了一圈软包座椅,方便家长坐着陪伴孩子。

有一次,施工队不小心把 AR 沙盘的尺寸做错了,比设计图小了一圈。苏婉发现后,立刻要求重新制作,哪怕要多花几万块钱,耽误几天工期。“这是给孩子用的,不能有任何将就。” 她严肃地对施工队负责人说,“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孩子的体验,我们必须做到最好。”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首家 “婉辰亲子” 门店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正式开业。开业当天,苏婉特意穿了一条淡蓝色的连衣裙,和门店的星空主题很搭。她站在门口,看着陆续赶来的家长和孩子,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第一个走进门店的,是住在附近的李女士和她 4 岁的儿子小宇。小宇一进门,就被编程积木墙吸引了,拉着妈妈跑过去,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黄色的模块。苏婉笑着走过去,耐心地教他:“宝贝,这个黄色的是‘前进’模块,你把它拼在蓝色的‘开始’模块后面,小机器人就会往前走啦。” 小宇按照苏婉说的做,果然,旁边的小机器人慢慢动了起来,他兴奋地拍手:“太神奇啦!妈妈,我还要玩!”

李女士看着儿子专注的样子,对苏婉赞不绝口:“以前带他去别的亲子机构,他最多玩半小时就腻了,没想到在这里这么投入。你们这个编程积木墙,既好玩又能学东西,太有创意了!”

不一会儿,门店里就挤满了人。孩子们在各个互动区之间穿梭:有的在 AR 沙盘中堆出 “小山”,看着上面长出虚拟的小草;有的在星空教室里,用触摸屏认识太阳系的行星;有的围在 3d 打印笔体验区,等着制作自己的小作品。家长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着课程内容,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推荐。

苏婉穿梭在人群中,一会儿帮孩子解答疑问,一会儿和家长交流课程理念,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格外灿烂。她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想起一个月前自己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初步构想,想起走访亲子机构时的困惑,想起和研发团队熬夜调试设备的日子,所有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满足。

傍晚时分,开业活动接近尾声。林辰带着大儿子也来到了门店,大儿子看到编程积木墙,立刻跑过去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林辰走到苏婉身边,递过一杯温水:“累坏了吧?你看,大家都很喜欢这里。”

苏婉接过水杯,靠在林辰肩上,看着不远处儿子开心的笑脸,又看了看满店兴奋的孩子和满意的家长,眼中满是欣慰:“是啊,它终于诞生了。希望‘婉辰亲子’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星光。”

夕阳透过门店的玻璃窗,洒在 “婉辰亲子” 的 LoGo 上,金色的光芒让这四个字显得格外温暖。苏婉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但只要能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她就有勇气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