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牧羊的绝户 > 第51章 厂里大的转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大量的工厂倒闭,改制下岗。

人们没有以往靠厂里发米面油的待遇了,一切生活都得靠自己去买。

这样一来,粮食行业一下子出现了短暂的红火。

以往干两天停一天的面粉厂,开始了加班加点的生产。

可还是供不应求,以往靠国家调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成了自由市场。

刘阳看到了这次的商机,他在一次挂面厂内部的会议上建议说:

“现在,市里的面粉厂都供应不过来,我们零售的门市部基本上没有货卖。”

“我建议,从外地面粉厂调货,而且防止其他人模仿,和外地面粉厂签订代理合同,只能供应我们这一家,其他粮油铺子想拿,就得到我们这里来拿!”

刘阳的建议,得到了厂里的支持,一切还是和往常一样,全权交给刘阳。

很快,刘阳就和宁夏,陕西,河南几家大型的国营面粉厂签订了协议。

由于这些面粉厂生产的效率高,货源充足,挂面厂的几家门市部出现了排队买货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面粉厂的机器设备比小厂的先进,出的面粉比小厂的白,而且价格便宜。

几乎整个市里面粉行业被挂面厂的门市部给垄断了。

每天都从不同的面粉厂发出几十车的面粉。

一时间,挂面厂的库房都塞满了面粉。

为此,张厂长出面,又借了两家面粉厂的库房。

生意极其的火爆,批发,零售,同时进行着。

可是刘阳觉得还是有些单一,他又去了东北产大米的厂子,和东北大米厂签订了供应协议。

这一次,他又打开了批发大米的空白。

厂里所有的人几乎是连轴转,虽然大家都辛苦,但是一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后,厂里接到了上级的通知,只保留第一粮库,其它的都买断。

一时间人人自保,厂里开始清算了。

刘阳也被这种突如其来的事给整懵了。

刘阳决定去一趟西安,当面请教一下正在读大三的燕南。

来到西安后,刘阳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燕南的学校。

两个人坐在校园里,刘阳说着厂里改制的一些情况。

“现在已经算出来了,厂子和门市部分开出售,厂子和设备需要二十万。”

“五个门市部每个一万元,所有厂里留下的债务谁买归谁!”

燕南的建议是全部买下来,她还举例说明了几个她知道的公司,都是这样起家的,而且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

刘阳说:

“这么多钱,上哪里去凑啊!”

燕南说:

“你可以先和厂里签订转让合同,后付钱!”

“你拿着合同去银行把厂子抵押给银行,贷出款后再付给厂里。”

刘阳一听到这样的话,一下子眼前一亮。

他这才知道,有知识的人就是不一样,他开始后悔了自己没能读书。

一切商量好后,燕南连夜起草了一份转让合同。

第二天,燕南把合同交给了刘阳,刘阳兴致勃勃的坐上了返程的火车回来了。

一下车后,刘阳直接来到厂里,找到了张厂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可张厂长一脸严肃的说:

“这么好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说!”

刘阳好奇的问:

“难道已经卖给别人了!”

张厂长说:

“有一家盖楼的公司,正和局里谈着呢!”

刘阳的血压一下升高了,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头晕。

“张爷,我是想挽救这个厂,想让厂子存活着!”

张厂长思考了一下,他拿起电话,就给局里打去了电话。

得到的消息是,这个盖楼的公司还没有签协议,有些分歧没能谈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家放弃。

刘阳问张厂长:

“张爷,是啥条件没有谈好!”

张厂长说:

“局里的条件是,除了二十万转让费,工人就业必须安排,如果不安排工人就业,就要出十万的买断费!”

听到这里,刘阳感到自己是庆幸的。

“张爷,这条件我答应,而且工人一个也不辞退,继续上班!”

“还有,厂里的五个门市部我也一同接手!”

张厂长一听,就赶紧又打通了局里的电话,

把刘阳说的全部都给局里汇报了一遍。

电话那头说:

“等信息,下午上会研究一下。”

就这样,本来感觉没有希望的一件事,现在有了一丝的希望。

张厂长是最不希望厂里在他的手上消失的人。

他立刻召集全厂的人开会,万一有什么变化,可以利用大家的力量,把这件事给促成。

全厂总工六十八个,一个也没有缺。

张厂长说:

“目前,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开发公司,一个是你们都认识的刘阳!”

“你就赶紧说吧!都火烧眉毛了,还在哪里卖关子。”

会场里出现了不耐烦的声音,张厂长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不挨打就算好的了。

张厂长接着说:

“开发公司是拆了盖楼,我们也自然就会被买断回家!”

“而刘阳的方案是,他如果买了厂子,大家继续在厂里上班,你们自己选!”

“我们当然选上班!”

“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知道卖钱,不管我们的死活!”

“就选刘阳,我们继续上班!”

会场上大家都是站在刘阳这边的。

张厂长说:

“下午,我们大伙都去局里,人多力量大,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

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中午大伙连饭都没有吃,就去了粮食局,坐等着下午上班。

两点半后,领导们都来了,大家一拥而上,一直跟到了领导的办公室。

领导说:

“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叫你们等消息!”

“等啥消息,我们这里有现成的好消息,还等什么!”

“就是,你们说尊重我们的想法,优先考虑我们就业的问题吗?”

“当领导的只知道卖钱,就不考虑我们的死活!”

“现在就研究,我们等着!”

领导一看,这众怒难犯,又怕出什么乱子。

他在人群中找着张厂长:

“张永和,张永和!”

躲在人群后面的张厂长答应着:

“在呢,在呢!”

一边答应,一边向人群前面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