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赵宇全心投入到电影创作中,带着剧组直接去了乡下,外界的一切传言都与他无关。
直到陈锋完成《小兵张嘎》的后期制作,来到片场,才带来了一些新消息。长春电影厂的张厂长已经回去了,上级领导了解了事情经过,驳回了他们的申请。”
陈锋坐在赵宇旁边,望着远处正在休息吃饭的演员:“你现在可是名声在外了。
之前解决了音画同步的问题,这次又突破了胶片技术难关。”
“我听老李说了,上级认为像你这样有技术、有能力又爱国的年轻同志,应该多加培养。
你算是给上面留下了印象,以后多注意言行,遵守纪律,前途肯定光明。”
“前途的事还远着呢。
陈叔,您可偷懒了啊,说好开机就来,结果现在才露面。”
“我是对你放心,没我在场,你这不也一切顺利嘛。”
陈锋看着现场井然有序,对赵宇越发信任。
年纪轻轻,不代表不成熟,有的人就是天生沉稳、懂得多。
下午跟着赵宇一起拍摄,陈锋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这情况不对啊!不是说音画同步之后拍摄会更费时吗?赵宇的进度怎么这么快!
几乎每条都是一次过,很少有耽搁。
偶尔重拍几条,也是因为演员情绪问题。
在陈锋看来明明能过的镜头,赵宇却坚持重来。
不过陈锋并没有干涉。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他和李明商量过,这次让赵宇放手去做。
年轻人想法多,只要不脱离实际,就随他去发挥。收工!”
赵宇宣布结束拍摄,又补充道:“演员晚上继续剧本围读,所有人准时到,和之前一样。”
“明白!”
大家应声散去。围读还在坚持?”
“对,这样有助于情感代入,演员之间的交流对拍摄也有帮助。”
“看来你这方法确实管用,我看拍摄进度比我以前快多了,而且问题也少。
还是你有办法。”
“这也是向您学习的结果。”
“我可教不出你这样的学生,没那个本事,你知道的。”
梁飞正和崔巍聊着天,忽然有人跑来通知:“导演,有人找你!”
“崔叔,你先去吃饭,我随后就到。”
说完,梁飞快步走了出去。
场地外,站着一个打扮朴素的姑娘,身形清秀。梁飞哥!”
“李小云?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爹今天跟着送粮食,说看到上次买红薯的人,我一听就猜到是你。”
李小云望着梁飞,表情有些惊讶,眼神微微躲闪。
梁飞和从前比变化不小,但模样依旧俊朗,只是说不清哪里不一样。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爹说上次是你让人送我回去的,想谢谢你,请你到家里吃顿饭。
可家里的饭菜肯定比不上你们这儿的好。
听说你喜欢吃红薯,就给你带了一些过来。”
看着李小云怯生生的样子,梁飞忍不住笑了。
上次是他跟刘去一起买红薯回去烤,没想到被她误会成他特别喜欢红薯。
他接过那袋红薯,说道:“好,东西我收下了。
跟你爹说下次不用送了,我们这有规定。”
“嗯!”
“对了,明天我们要拍外景戏,需要一些群众演员。
你明天一早记得过来,我给你留个位置,晚了可就没了。”
“是要上电影吗?”
“对,还有酬劳。”
李小云高兴地连连点头:“我明天天不亮就来!”
正要走,她又想起什么,回头说道:“对了梁飞哥,我姐前几天回家,闲聊时提起,你们那个大院……好像出了人命。”
“出人命?”
梁飞提着一袋红薯愣住了:“谁去世了?”
他才离开多久,大院里就有人过世,实在不太吉利。听说是位被带走的老太太,本来要送去劳改一段时间的,结果她一口气没上来,人就没了。”
李小云见梁飞似乎在思考,也没多留,打了声招呼就小跑着回家了。
明早还要拍电影呢!她这辈子只看过一次电影,没想到自己也能参与拍摄!
听李小云这么一说,梁飞觉得是时候回去一趟了。
大院里有人去世毕竟不吉利,这年头大家都比较讲究,家里还有小静雯她们两个孩子,没个男人在家确实不太放心。
反正崔巍也来了,明天拍完外景就让他接手,自己回家一趟。行啊,你回去看看也好,我正好跟着学学怎么拍,熟悉一下流程。”
崔巍点头同意:“你在家多待几天也没事,这部片子本来就是我们俩一起拍的。
你就算不回来,我照样能把它拍完。
不回来都行!”
“那好,崔叔,后面就全交给你了!”
“哎哎哎!别想偷懒啊!这电影还得你来导,我可不全包!”
要不是提了陈阳的名字,我差点就被门口值班的人给撵走了。
电影器材这么贵重,平时根本不准外人靠近。怎么来这么早?拍摄还没开始呢。”
陈阳洗漱完,看见站在不远处悄悄望着自己的林晓月,就走上前问:“吃过早饭没?”
“吃了!”
“剧组早上提供免费的馒头和稀饭,你要是吃过了,可就没份了。”
“没吃呢!”
林晓月立马改口。
为了今天拍电影,她天没亮就起床,家里人都还没醒,哪来得及吃饭。群众演员参演,剧组包三顿饭,一天五毛钱,都是这个规矩。”
“好,好!”
林晓月听得心里乐开了花。
在这儿拍一天,能抵上在家干一个星期的活儿。
农村挣钱只能靠种地,交了公粮换点钱,买些柴米油盐,一年到头家里也攒不下几十块钱。
一天五毛,对她来说已经很多了!
更何况还管三顿饭,平时在家一天只吃两顿呢。导演好!”
“导演好!”
跟着陈阳一路走去吃饭,遇到的人都低头打招呼,看得林晓月有点怯生生的。
看起来,陈阳在这里还是个不小的官。老赵,这位女同志是群众演员,给她安排点吃的。”
“好嘞!”
做饭的师傅招呼林晓月坐下,递了个藏在包子底下的馒头,还有一碗红薯粥。同志,你怎么来这么早?”
“我以为电影拍得早。”
“没这么早,天刚亮呢,来早了也只能干等。
也就是我们导演人好,跟乡亲们关系近,哪有大清早还管饭的呀!”
林晓月听了一怔,望着正和人说话的陈阳,心里突然暖洋洋的。今天正好包了包子,导演特意安排的。
你来得巧,尽管吃,我们这儿从不让人饿着肚子走!”
林晓月用力点点头,咬了一口包子——是肉馅的,一股幸福感瞬间涌了上来。
她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陈阳哥该不会是因为昨天答应我来拍戏,才叫人今天包肉包子的吧?
这么一想,林晓月觉得脸颊发烫,连耳朵都热了起来。陈阳,你看你带来的那位女同志,吃得脸都红了,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崔大山坐在对面吃饭,示意陈阳看远处的林晓月。
陈阳瞥了一眼:“吃饭太急了吧,农村老乡不容易。”
“是不容易。
咱们制片厂这一下来,也算是给老乡们增加点收入,一人多挣几块钱,能买不少东西。”
崔大山在农村长大,经历过旧社会的日子,他清楚农村的苦。
虽说如今农村比过去好了不少,可到底时间还短,变化才刚刚开始。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梁飞和崔巍讨论了他下一部电影的构思,还听说上级正在筹备十五周年的献礼影片。是为国庆准备的?”
“这个任务估计每个电影厂都会参与,我们厂肯定也得拍,只是不知道会交给谁。”
“还有整整两年呢,这就开始准备了?”
崔巍靠在椅背上,悠闲地说:“十五周年是大庆,要拍的是大场面电影,不再是《小兵张嘎》那种风格的片子。
拍摄肯定得提前准备,要不然时间上来不及。”
“是战争题材?”
“对,我听老王说了,这次国庆献礼片支持力度会特别大。”
“大到什么程度?”
“部队会参与演出,武器装备也支持。”
听到有部队参演,梁飞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建国大业》的画面,还有另一部电影也随之闪过——《大决战》!
《建国大业》涉及的内容太多,人物、道具、场面、服装,各方面条件目前还不成熟,就算剧本写出来,一是未必能拍,二是未必轮得到他拍。
而且《建国大业》留给人的记忆点还不够深,他现在需要更有冲击力的题材。
《大决战》就不一样了。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这句话简直是把老常的脸打得啪啪响,运输大队长的名号更是响亮。
要是拍出来被老常看到,不知道会不会气出什么毛病来。
《大决战》可以拍,题材有记忆点,要拍就拍它!
不过《大决战》涉及三场战役,梁飞琢磨着,可以简化第一场,重点刻画第二场,第三场则一路推进,一气呵成。
大场面?《大决战》最不缺的就是大场面!
剧本现在就可以开始构思。
等手头这部电影拍完,再独立执导一部作品,这个本子就能拿出来了。梁飞,想什么呢?”
“在想你刚才说的事。”
“怎么,你想接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