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 第225章 对!就这么办!找个机会跟政哥吹吹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对!就这么办!找个机会跟政哥吹吹风

章台宫中,正批阅着南疆捷报详细战报的嬴政,耳边清晰的响起了顾念一那一连串关于系统任务的内心活动。

从狂喜到哀嚎,再到自我安慰和重新振作,情绪起伏之大,让他执笔的手都顿了顿。

“提高军事力量……提高国库收入……”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任务名称,眼眸中精光闪烁。

这“系统”所图不小啊。

不过,此二者,亦是他心中所念。

日子在顾念一忙于少府公务、学院琐事以及对新任务的初步构想中,悄然滑过。

当空气中开始弥漫起初夏的燥热时,南征大军终于班师回朝了。

这一日,咸阳城万人空巷,主干道两侧被热情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得胜归来的将士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穿过欢呼的人潮,走向宫城。

虽然经历了战场的洗礼,许多人脸上带着风霜与疲惫,但那份胜利者的昂扬之气,却怎样也掩盖不住。

顾念一站在官员队列中,踮着脚尖张望。

当她看到队伍中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年轻身影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韩信走在将领队列靠前的位置,身姿挺拔如松。

相比离开时,他黑了些,瘦了些。

他并没有左顾右盼,只是平静直视前方,但顾念一能感觉到,他身上那股内敛的自信,已非昔日可比。

【哇!气场都不一样了!果然实战才是最好的成长剂!】

顾念一内心赞叹。

【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冷面兵王范儿啊!】

嬴政端坐于宫门城楼之上,接受着凯旋将士的朝拜与万民的欢呼。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肃立的军队,尤其在韩信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

当日晚,宫中设下盛大的庆功宴。

觥筹交错,丝竹悦耳,一派欢腾景象。

嬴政当众宣读了封赏诏书。

任嚣、赵佗等皆有厚赏,加官进爵。

轮到韩信时,嬴政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军侯韩信,临阵决机,设伏破敌,阵斩敌酋,功勋卓着。擢升为中郎将,仍隶南征军序列,暂留咸阳听用。”

中郎将!

这可是掌宫廷宿卫、地位颇高的武职,虽非独自领兵在外的一方大将。

但在皇帝身边,亲近中枢,是极好的晋升台阶和历练位置。

而且“暂留咸阳听用”,更是让其他人充满了遐想空间。

殿内不少官员交换着眼神,心中明了,陛下这是要重点培养此子了。

没有直接授予很高的爵位,是考虑到他年纪尚轻,资历尚浅。

中郎将这个职位,既不显得过于扎眼,又足够重要,正合适。

韩信出列,单膝跪地,声音依旧沉稳:“臣,韩信,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

顾念一在下面听得连连点头:

【中郎将!不错不错!既能学习又能刷脸熟,还能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嫉妒,政哥这安排很周到嘛!】

紧接着,嬴政又看似随意的补充了几句,将曹参、夏侯婴、周勃等几位在军中表现出色、或有一技之长的沛县旧人,都调拨到了韩信麾下任职。

【咦?这不是我之前跟政哥提过一嘴的吗?政哥居然记得!还真的安排了!】

顾念一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得意。

【嘿嘿,这下好了,沛县骨干差不多快被我一锅汇聚到韩信麾下了!这阵容,未来可期啊!】

一场庆功宴,宾主尽欢。

韩信虽话不多,但在同僚的祝贺和陛下的勉励下,也饮了几杯,冷硬的眉眼间柔和了几分。

然而,欢宴的余韵尚未完全散去,次日的大朝会上,现实的问题便接踵而至。

一位负责工程营造的官员出列,面带难色的奏报:

“陛下,长城多处段落后续修筑及维护,所需民夫甚巨。近年来虽有刑徒充役,然仍感人手紧缺,工程进度恐受影响。”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因大捷而轻松些许的气氛,又变的有些沉闷。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是国之大事,但征发民夫过多,确实容易引发民怨,影响农耕。

嬴政眉头微蹙,并未立刻表态,目光扫过群臣:“诸卿有何见解?”

有官员提议加大刑徒征调力度,有官员建议从新归附的百越之地征发役夫,还有官员认为应当放缓部分地段的修筑速度。

争论声中,顾念一低着头,看似在认真倾听,实则心思早已飘远。

【修长城缺人?唉,这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她内心嘀咕着。

【徭役太重可不是好事……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突然,一个极其大胆、或者说是离经叛道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

【缺人?匈奴那边不是有很多“闲置”人口吗?】她眼睛一亮。

【老是等着他们来抢,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借”一点人手回来?比如……抓点俘虏来修长城?】

这个想法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但随即又觉得莫名带感。

【对啊!韩信现在不是闲着吗?中郎将,正好可以带兵出去历练历练!老是防守多被动,偶尔也主动出击,展示一下肌肉嘛!】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

【不需要大规模开战,就搞点小规模的、精准的突袭,以练兵和俘获劳力为主要目的!】

【既能提升韩信的实战指挥能力,又能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能震慑匈奴,一举三得啊!】

【而且,我记得历史上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也是在秦统一后不久?】

【现在提前让韩信去练练手,积累点对匈奴作战的经验,好像也没什么不行?】

她努力为自己的“奇思妙想”寻找着历史和逻辑的支撑。

【对!就这么办!找个机会跟政哥吹吹风,不,是郑重建议一下!】

她暗自握了握拳,打定了主意。

完全没意识到,自己这“借点人手”的想法,在朝堂诸公看来,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高踞御座之上的嬴政,原本正在权衡几种方案的利弊。

顾念一那番关于“去匈奴借人手”、“让韩信出去练练”、“一举三得”的心声,便清晰传入他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