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 第369章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会议结束后,各级干部的反应各不相同,暗流开始涌动。

市长赵永辉的办公室,在会后第二天就显得格外“热闹”。

近港县的县长王海是第一个来的。

他苦着脸,坐在赵永辉对面的沙发上,诉说着自己的难处:“赵市长,您说说,我们近港县底子薄,好不容易靠着港口搞起一点产业,李书记这一来就盯着疏港路拥堵、环境污染,这些问题我们不知道吗?

可解决起来要钱啊!县里财政就这点家底,总不能都砸到基础设施上吧?总得先保证发展速度不是?”

赵永辉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王海县长,李书记指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发展不能只看速度,也要看质量和可持续性。

你们县里那个岸线资源粗放利用的问题,省里环保督察组也曾经点过名,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下决心整治一下。”

王海叹了口气:“整治谈何容易……牵涉到那么多企业和既得利益。

李书记年轻,有魄力,可有些事,不是光有魄力就行的……”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觉得新书记有些理想化,不了解基层的复杂和艰难。

王海刚走,湾仔县的县委书记张平又来了。

他倒是没像王海那样叫苦,但语气里也带着委屈和不解:“永辉市长,我们湾仔县的情况您是最了解的。

农业和生态是我们的本钱,可光靠这个,财政永远翻不了身。

我们上马那个文旅综合体,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就是想打造一个龙头项目,带动全域旅游。

李书记说我们是‘形象工程’,这……这帽子扣得有点大啊。难道我们穷县就不配有点大项目、大追求了?”

赵永辉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缓缓说道:“张书记,项目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

但李书记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注重实效和民生。

你们那个项目,选址是否科学?资金保障是否到位?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有没有可能把有限的资金,先用到更紧迫的民生领域,比如农村环境整治上?

这些问题,你们县委要再好好论证一下。李书记不是否定发展,而是要求更科学、更务实的发展。”

张平张了张嘴,还想辩解什么,但看到赵永辉那平静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悻悻地离开了。

陵城区区长周平、大化区区长李强也先后找了过来,表达的无非是类似的压力和对新书记施政风格的些许不适应。

他们都觉得李毅飞的要求太高、太急,有些脱离实际,希望赵永辉这位老市长能在中间“缓冲”一下,或者至少给些明确的指示。

送走这些区县领导,赵永辉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眉头微蹙。

他理解这些干部的压力和抱怨,很多问题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寒。

李毅飞锐意改革,魄力十足,这本身没有错,但改革必然会触及利益,引发反弹。

如何平衡发展与稳定、改革与阻力,是对这位年轻书记,也是对他这个市长的考验。

“看来,这位小李书记,是真要烧几把火了。”赵永辉喃喃自语,眼神复杂。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李毅飞,更来自那股随之而来的、要求变革的势能。

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充当一个“维持会长”的角色了。

与赵永辉办公室的“热闹”相比,李毅飞的办公室显得安静许多,但这种安静之下,是更加高效的运转和更加深沉的思考。

他没有过多理会那些可能存在的抱怨和阻力。

李毅飞明白自己的定位,作为市委书记,他的核心任务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凝聚力量。

自己提出的“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活动,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真市工作的总抓手。

他要做的,是确保这个“总抓手”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上,李毅飞并没有再次厉声批评,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怎么干”上。

李毅飞召集了相关的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以及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工信局等关键部门的一把手。

“同志们,‘大讨论、大整顿、大提升’活动不能空对空,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李毅飞指着墙上挂着的工真市地图,语气沉稳而坚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

李毅飞首先点到了近港县和木曲县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港县的港口优势和木曲开发区的产业基础,是我们工真市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但引擎动力不足,甚至有些‘冒黑烟’。当务之急,是疏通堵点,提升能级。”李毅飞看向分管交通、城建的副市长和发改委主任,“疏港道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必须立刻启动前期工作,争取省里资金支持,同时市财政要配套一部分。

木曲县开发区要着力盘活存量低效用地,提高亩均效益,环保和安全监管必须硬起来,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建立退出机制。

这不是要把企业逼死,而是倒逼它们转型升级。”

接着,李毅飞谈到湾仔县和陵城区等地的民生问题:“湾仔县的文旅项目可以继续论证,但当前的重点,必须转移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上来。

陵城区的旧城改造,要创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但前提是必须妥善安置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财政局和相关部门要在资金上给予倾斜,民生投入,一分钱都不能省!”

对于大化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和高新区的人才问题,李毅飞也给出了明确方向:“大化区的企业搬迁不是简单的物理位移,必须与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同步进行。

工信局要牵头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高新区的当务之急是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拿出更有吸引力的举措,组织部和人社局要牵头落实。”

李毅飞的部署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有宏观要求,又有具体路径,让在座的各部门负责人明确了任务,也感受到了压力和责任。

“我知道,很多工作难度很大,”李毅飞环视众人,语气诚恳但不容置疑,“但正因为难,才需要我们领导干部带头去闯、去试。

市委市政府会为大家担当,但前提是,你们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

我要看的,不是你们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而是问题解决了没有,群众满意了没有,发展提质了没有!”

会议结束后,相关的政策和方案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和落实。

李毅飞并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汇报,他再次带着陈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点穴式”调研和现场办公。

在近港县,李毅飞亲自勘察疏港路规划线路,召集交通、规划、港口集团现场研究方案,要求限时拿出最优设计。

在木曲开发区,李毅飞再次暗访了之前那家五金加工厂,发现环境有所改善,但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他当场要求安监局派驻工作组,指导整改,并对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提出了严肃批评。

在陵城区一个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他听取居民意见,协调水电暖气等部门现场解决问题……

李毅飞的身影频繁出现在项目一线、企业车间、街头巷尾。

他不再仅仅是提出问题,更是在推动解决问题。

他的务实、专业和高效,逐渐改变了一些干部对他“年轻气盛”、“理想化”的初始印象。

大家开始意识到,这位年轻的书记不仅有打破常规的魄力,更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决心。

当然,阻力依然存在。

一些触及深层利益调整的改革推进缓慢,个别干部阳奉阴违,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依然棘手。

但工真市这艘大船,在李毅飞的强力掌舵下,已经开始调转方向,朝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缓缓前行。

船上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震动与希望。

而在市政府大楼里,赵永辉看着办公桌上那份关于近港县疏港道路改造资金筹措方案的请示文件,拿起笔,沉吟良久,最终还是在“拟同意”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