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尴尬,但开口的目的却出奇地一致——

都是听说了“重塑”的名声,想走走厂长的后门,看能不能帮忙买件衣服,或者至少提前知道点新品消息。

江建国看着眼前这几位平日里在工作上雷厉风行的女下属,此刻却为了件衣服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心中真是哭笑不得。

他那个以前只会惹是生非的儿子,和这个沉静温婉的儿媳妇,捣鼓出来的生意,影响力居然都蔓延到他的厂子里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维持着一贯的严肃:“同志们,孩子们自己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的本事。”

“但我们作为长辈,作为厂里的干部,更不能带头搞特殊化。买东西,还是要按照店里的规矩来。”

几位女同志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

江建国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你们对‘重塑’的支持,我会转告给苏软。”

“至于能不能买到,什么时候有新品,这个我确实不清楚,得你们自己去店里关注了。”

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承诺,但厂长答应转达,也算是个安慰。

几人道了谢,悻悻地离开了。

江建国看着关上的门,摇了摇头,嘴角却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

这小子和软软,还真弄出点名堂来了。

市医院,内科护士站。

李慧娟刚查完房回到护士站,正准备写记录,就被几个相熟的护士和一位女医生围住了。

“李姐!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一个年轻的小护士挽住她的胳膊,语气夸张,“你家儿媳妇开的店现在可是咱们院里的热门话题!”

“是啊李医生,”那位女医生也推了推眼镜,笑道,“我昨天听我爱人回来说,他们单位好几个女同事都在讨论一家叫‘重塑’的店,衣服做得那叫一个漂亮,独一无二!”

“我一问,才知道是你家燃燃的媳妇儿开的!你可真有福气!”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护士凑过来,小声问:“慧娟,咱们这关系,你跟软软说说,下次有好衣服,可得先紧着咱们自己人啊!价钱好说!”

李慧娟被同事们七嘴八舌地围着,听着那些赞美和羡慕,心里就跟喝了蜜一样甜。

她以前没少为儿子的婚事操心,没想到儿子不仅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两人还这么有出息。

“他们小孩子家自己折腾,我也是才知道弄得这么热闹。”李慧娟谦虚着,脸上的笑容却藏不住,“听说是什么限量,规矩挺严的,我也不好插手。”

“不过你们要是感兴趣,休息的时候可以去店里看看,就在城西桂花巷那边,环境挺好的。”

“一定去一定去!”

“对对对,周末就去!”

同事们纷纷应和,看向李慧娟的眼神都带着明显的羡慕。

以前大家私下里没少议论江家那个混世魔王将来可怎么办。

可谁能想到,人家不仅娶了仙女儿似的媳妇,小两口还这么能干!

这李慧娟,真是苦尽甘来了!

晚上回到家,一家人坐在饭桌上。

江建国看似随意地提起:“今天厂里好几个同志,都跑来问我‘重塑’衣服的事。”

李慧娟也立刻接口:“我们医院也是!好几个同事都问我能不能走个后门呢!”

江娇娇正在喝汤,闻言立刻放下碗,兴奋地插话:“是吧是吧!爸,妈,你们是没看到昨天那个场面!我的天,人山人海!”

“那三件衣服,简直被抢疯了!我都差点没挤进去!”

她与有荣焉地挺起胸膛,仿佛店是她开的一样。

江奶奶听得乐呵呵的,一个劲儿地给苏软夹菜:“我就说我们软软是福星,是能干大事的!”

苏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尤其是江燃的设计好。”

江燃听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看着身边笑容温婉的媳妇儿,心里那股骄傲和满足感简直要溢出来了。

他以前混不吝的时候,他爸在厂里没少因为他被人私下议论,他妈在医院估计也没少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待。

可现在,因为他和软软,爸妈在单位里听到的,全是羡慕和赞美!

这种感觉,比他自己赚了多少钱都爽!

他扒了一大口饭,含糊不清却又语气坚定地说:“爸,妈,你们放心。以后谁再问,你们就让他们去店里!”

“我们肯定凭本事吃饭,绝不搞特殊!也绝不给你们丢脸!”

江建国看着儿子眼中那久违的、充满正能量的光彩,心中感慨万千,点了点头:“嗯,规矩立好了,就要守住。做生意,诚信和口碑最重要。”

李慧娟也欣慰地笑道:“你们好好干,爸妈支持你们。”

眼看着苏软和江燃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苏艳华就越想越不是滋味。

凭什么苏软就能风光无限?

凭什么她就能被江家人捧在手心,还能赚大钱?

自己哪点比她差了?!

刘文斌那点工资,扣除日常开销和人情往来,剩下的根本不够她像那些时髦女人一样打扮。

上次买那条裙子引发的矛盾虽然暂时压下了,但两人之间的隔阂却更深了。

苏艳华知道,指望刘文斌短时间内飞黄腾达是不现实的,她必须自己想办法。

她也想做生意,她也要赚大钱!

她要比苏软更风光!

可是,做什么好呢?

她不像苏软那样会画画,不懂什么设计,更拉不下脸去摆地摊叫卖。

她皱着眉头苦思冥想,目光在家里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厨房的灶台上。

她想起自己唯一还算拿得出手的,就是做饭的手艺还凑合,尤其是做的几样小点心,以前在娘家时邻居都夸过。

要不……卖吃的?

苏艳华越想越觉得卖小吃这主意可行,心里那团火苗蹭蹭往上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扬眉吐气的那一天。

她盘算着,启动资金不多,刘文斌工资刚发,找他要点本钱应该不难。

她兴冲冲地等到刘文斌下班回家,刚接过他的公文包,就迫不及待地开口:“文斌,我跟你商量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