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 第90章 新的目标,凌夜的长远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新的目标,凌夜的长远规划

观测台的玻璃幕墙蒙着一层薄霜,凌夜站在那里,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金属扶手。【时空之心】在颈间微微发烫,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与他此刻翻涌的思绪同频。

昨夜的胜利并未让他松懈半分。议会军的残兵败将虽然溃退,但他知道,真正的威胁远未到来——那些藏在“复兴议会”背后的势力,那些目睹了基地崛起的野心家,还有废土上无数虎视眈眈的幸存者团体……这一切,都需要更强大的力量去应对。

“凌先生。”

龙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抱着一摞作战报告,战术目镜上还沾着雪粒,显然刚从外围防线巡查回来。“防御工事的加固方案已经完成,伊万那边说,用旧钢板焊接的掩体能扛住12.7毫米机枪的直射。”

凌夜转身,目光扫过龙武怀里的报告:“伤亡统计呢?”

“轻伤二十七人,重伤九人,没有死亡。”龙武顿了顿,“但弹药消耗比预期多了三千发——敌人的装甲车比我们想象的多了五辆。”

“记下来。”凌夜点头,“弹药储备必须提升到能支撑三次高强度进攻的水平。”他顿了顿,望向远处正在清理战利品的士兵,“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这次战斗中提炼出‘可复制的胜利模式’。”

第一节:战略会议,群策群力

基地的指挥室里,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龙武将作战报告摊在桌上,叶岚的笔记本电脑正播放着战斗录像,伊万诺夫揉着下巴盯着屏幕上的“装甲车轨迹”,艾米莉亚则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今天,我们召开核心战略会议。”凌夜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目标是:让黎明基地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废土上最安全、最强大的幸存者据点。”

他指尖轻点桌面,投影屏上展开一张巨大的战略蓝图:“第一步,扩大人口基数,优化人口结构。”

苏清雅翻开手中的登记本,抬头接话:“目前基地有五千二百三十一名居民,其中技术人员占18%(含工程师、医生、程序员),农民占32%,战斗人员占25%,其他为老弱妇孺。”她顿了顿,“但我们需要更多‘高价值人口’——比如能维修精密仪器的电子工程师,能培育抗寒作物的农艺师,能破解敌方加密系统的情报专家。”

“我有个消息。”艾米莉亚突然开口,“昨天截获的无线电里,‘自由港’的人提到他们有个‘机械天才’,能修复二战时期的坦克发动机。但他们要价很高——需要五十公斤晶核。”

“晶核不是问题。”凯瑟琳(刚从实验室赶来)推了推眼镜,“我改进了旧电池的提取技术,现在每小时能提取1.2克晶核。如果用空间里的旧电池做原料,一个月能凑出三百克。”

凌夜点头:“凯瑟琳,把提取晶核的任务优先级提到最高。叶岚,你带人研究‘自由港’的机械天才,用晶核和他交易。”

“明白。”

“第二步,攻关晶核能源的实用化。”凌夜的目光扫过众人,“叶岚,你之前提到的量子芯片,有进展了吗?”

叶岚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昨天拆解了议会军的无人机残骸,发现了他们的导航系统用了‘纠缠态量子芯片’。我和凯姐合作,已经能模拟出部分信号——如果能破解,咱们的电子设备就能彻底摆脱电子干扰。”

“需要多久?”

“最多两周。”叶岚自信地笑,“但需要更多的晶核作为实验材料。”

“满足你。”凌夜转向伊万诺夫,“巨熊,你在极地生存时,有没有见过类似晶核的能源装置?”

伊万诺夫挠了挠头,粗声粗气地说:“我在西伯利亚见过一种‘冰核’,埋在冻土下三米深,能持续发热三年。但那东西和晶核不一样,更像天然的‘地热能’。不过……”他突然眼睛一亮,“如果把晶核和燃油混合,或许能做出‘混合动力引擎’——既有晶核的持久,又有燃油的高爆发。”

“这个思路很好。”凌夜点头,“你带人去做实验,需要什么材料直接找凯瑟琳。”

“第三步,整合周边势力。”凌夜的手指点在地图上的“绿洲社区”“自由港”“灰狼小队”等位置,“我们不能孤立存在。艾米莉亚,你去联系‘灰狼小队’和‘自由港’,了解他们的需求;龙武,你带人去‘绿洲社区’,帮他们加固防御,换取他们的农产品;苏清雅,制定‘移民政策’——优先接收有一技之长的幸存者,提供住房和医疗;没有技能的,安排他们参与基地建设,用劳动换取资源。”

“收到。”龙武和艾米莉亚同时应道。

第二节:细节与温度

会议进行到一半,苏清雅突然起身:“凌先生,我能说两句吗?”

“当然。”凌夜示意她坐下。

苏清雅翻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皮上写着“幸存者心理干预记录”:“最近接收的三百二十七名新居民里,有68名儿童,23名老人,还有17名有严重心理创伤的幸存者。”她抬头,目光温柔却坚定,“这些人里,有个叫小桃的女孩,父母都在尸潮里去世了。她现在每天躲在仓库里,不敢和人说话。”

凌夜皱起眉头:“心理疏导的问题,我之前让秦医生和清雅负责,但似乎……”

“秦医生太忙了。”苏清雅打断他,“他是外科专家,要处理外伤、研究病毒,根本顾不过来。”她顿了顿,“我有个想法——成立‘幸存者互助小组’。让有相似经历的人互相陪伴,比如失去亲人的坐一组,经历过尸潮的坐一组。我可以教他们用简单的异能,比如用辅助治疗异能帮人缓解焦虑。”

“这个提议很好。”凌夜点头,“清雅,你负责组建互助小组,秦医生配合提供医疗支持。”

“还有,”苏清雅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画纸,上面是用彩笔画的“基地规划图”,“我想在基地中心建一个‘小广场’,种上耐寒的花,设个‘故事角’——让孩子们在那里讲自己的故事,老人们讲过去的事。这样……大家会更有归属感。”

凌夜接过画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和彩色涂鸦,心头微暖。前世他在末世里,见过太多麻木的幸存者,他们的眼神空洞,像行尸走肉。而现在,苏清雅在用最温柔的方式,为这些人重新注入“活着的温度”。

“好。”他轻声道,“这个广场,就叫‘黎明广场’。”

第三节:暗流与决心

深夜,凌夜躺在宿舍的床上,【时空之心】在枕边微微发烫。他翻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天的战略规划:

?

人口目标:三年内达到两万人,技术人员占比提升至30%

?

能源目标:半年内实现晶核能源武器化,一年内部署“混合动力”装甲车

?

势力整合:一年内与周边五个幸存者据点建立联盟,共享资源和情报

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的星空。远处的雪地里,有几个身影还在忙碌——是叶岚带着技术人员在修复被干扰的设备,是苏清雅在“黎明广场”的工地里和工人讨论花种,是龙武在和伊万诺夫商量加固围墙的方案。

“凌先生。”苏清雅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发梢还沾着工地上的雪粒,“小桃今天主动和其他孩子玩了,还教他们用花瓣做‘治愈手环’。”

凌夜接过牛奶,抿了一口:“辛苦你了。”

“不辛苦。”苏清雅歪头笑,“能帮上忙,我挺开心的。”她顿了顿,又道,“今天我在工地里,听见几个工人聊天——他们说,‘黎明基地’是他们见过最‘像家’的地方。”

凌夜的心头一震。前世他在末世里,从未听过这样的话。那时的人们,要么互相防备,要么自私自利,连“家”都是奢望。而现在,他的基地里,有人愿意分享食物,有人愿意帮助陌生人,有人在为共同的未来努力……

“清雅。”他轻声唤道。

“嗯?”

“等这一切结束,”凌夜望着她的眼睛,“我们去海边看日出吧。我前世……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海。”

苏清雅的眼睛亮了:“好。我还没去过海边呢。”

窗外的月光洒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混着工地的敲击声,构成了一首属于黎明基地的夜曲。

凌夜知道,这座基地终将成长为废土上的灯塔。而他要做的,就是让它永远明亮下去——不仅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的人,更为了所有在末世中挣扎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