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光鲜下的裂痕**

青石小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露水打湿了沈砚的裤脚。他佝偻着背,手中的扫帚有节奏地划过石阶,发出沙沙的声响。这副姿态他已演练了数日,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地诠释着一个资质平庸的外门弟子应有的模样。

但在这卑微的表象之下,\"心源炉鼎\"正以极其隐秘的方式运转着。沈砚将感知力凝聚成丝,如蛛网般悄然铺开,捕捉着这片区域最细微的能量波动。这是他连日来摸索出的最佳观察点——一处位于竹林深处的弯道,既能窥见上方亭台的动静,又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辰时三刻,预料中的灵气波动如期而至。

沈砚立即收敛心神,将自身气息完全融入周遭环境。在\"心源炉鼎\"的加持下,他的存在感微弱得如同路边的石子。

\"云师妹,昨日师尊传授的那式'流云分光',我练了整晚仍不得要领......\"

\"张师兄过谦了。\"

清冷如玉击冰泉的声音响起,沈砚的感知瞬间聚焦。

只见数名身着淡青色内门弟子服的男女,正簇拥着一位月白流仙裙的少女自石阶上方款步而下。云芷烟走在众人中央,身姿窀窀,容颜清丽,周身流转的筑基期灵光让她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但在沈砚的感知视野中,这幅美好的画面下却暗藏着令人心惊的真相。

他\"看\"得更深,更透。

在云芷烟明亮的灵光之外,缠绕着数道色彩各异的神念丝线。这些丝线细若游丝,却坚韧无比,如同附骨之疽般深深嵌入她的能量场中。

最强大的那道呈幽蓝色,散发着冰川般的寒意与绝对的掌控意志。它如同蛛网的中心,牢牢锚定在云芷烟的眉心识海,其源头直指云雾深处那座最高的凌霄峰。沈砚能清晰地感知到,这道神念不仅是在监视,更像是一把无形的刻刀,正在一丝不苟地雕琢着她的神魂形态,使其无限趋近于某个预设的模板。

\"这是在重塑她的神识本质......\"沈砚心中凛然。

旁边几道神念则相对较弱。一道炽热如火,带着毫不掩饰的占有欲,来自那位频频看向云芷烟的\"大师兄\";一道带着审视与比较,源自旁边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弟子;还有几道则混杂着羡慕、嫉妒等情绪。

这些神念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云芷烟牢牢束缚。她行走时的步态,言谈时的神态,甚至呼吸的节奏,都在这张网的牵引之下。沈砚注意到,当她回答同门问题时,总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仿佛在等待着某种无形的指示。

更让沈砚心惊的是她体内灵力的运转。表面看来流畅自如,符合青云宗正统功法轨迹。但在\"心源炉鼎\"的极致感知下,他能察觉到那运转轨迹中蕴含着一丝极细微的\"不谐\"。

这种不谐并非走火入魔的混乱,而是一种更深层的\"嫁接\"感。仿佛她自身的灵力本源,被强行纳入了一个预设的、不属于她的框架内运行。这个框架完美、高效,却冰冷无情,正在一丝丝磨灭着她自身灵力的特性。

\"是为了让她更好地成为'容器'......\"沈砚暗忖。

此时,众人已行至亭台处。云芷烟在一方石凳上落座,其余弟子或站或立,将她围在中央。

\"云师妹这手'流云剑诀'越发精妙了,剑气凝而不散,意境空灵,颇有当年瑶光师叔祖的风范。\"一个弟子恭维道。

云芷烟唇角扬起完美的弧度:\"师兄过誉了,芷烟愚钝,不及师尊期望之万一。\"

她的声音清冷,语调平稳,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但在沈砚的感知中,当\"瑶光\"二字被提起时,她周身的灵气出现了一瞬间极其细微的紊乱。虽然转瞬即逝,却如同平静湖面下暗涌的漩涡。

沈砚注意到,在她低头敛目的瞬间,那空洞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淡的厌倦。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轻轻抠着袖口内侧的绣纹。这些细微的动作与她完美无瑕的表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知道的......\"沈砚心中了然,\"她知道自己是替身,是容器。\"

这个认知让沈砚的心情愈发沉重。云芷烟并非全然麻木,那个真实的\"云芷烟\"依然被困在这具完美的躯壳深处,在无人得见的角落发出微弱的呐喊。

就在这时,那位\"大师兄\"上前一步,语气亲昵地说道:\"师妹何必自谦?师尊常言,你之天赋,尤胜......\"

话未说完,旁边一位弟子急忙用眼神制止。

云芷烟脸上的笑容不变,但沈砚敏锐地捕捉到,她周身的灵气再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波动。这一次,波动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痛苦与挣扎。

众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很快转移了话题。但沈砚已经看到了他想看到的——那张完美面具下的裂痕。

他继续低头清扫着落叶,心中却已开始飞速盘算。

直接对抗绝无可能。元婴真君的神念监视,筑基期的修为差距,还有无数双暗处的眼睛......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但他想起了第一个世界,那条歪歪扭扭的红绳,那碗简单的甜羹。有时候,最微不足道的关怀,恰恰能击中最坚硬的铠甲下的缝隙。

在这个灵气充沛的修仙世界,有什么是既普通不起眼,又能承载心意,并且能合理出现在她附近而不会引起怀疑的呢?

沈砚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青石,古木,溪流,还有那些在灵气滋养下生长得格外茂盛的寻常花草......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亮的火柴,在他心中闪现。

或许......可以从\"食\"入手。

宗门提供的饮食,无非是饱含灵气的米粮果蔬,功能大于滋味。而对于一个内心苦闷、情感压抑的人而言,一份超出预期、带着细微关怀的\"味道\",或许能成为叩开心扉的第一块敲门砖。

不需要多么珍贵稀有的食材,那反而引人注目。只需要最普通的材料,加上一点......恰到好处的\"心意\"。

他开始在脑海中飞速筛选。记忆中,外门弟子偶尔能采集到的一些不入流的灵植,后山常见的几种野果,甚至是一些凡俗间带来的、被修士们视为无用的调味品......

关键在于如何制作,如何投放,才能神不知鬼不觉。

这需要周密的计划,对云芷烟行动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对那些监控神念盲区的利用。

沈砚收回目光,继续手中的活计。

表象依旧平静,但他的内心,已然开始了一场无声的布局。对手是元婴真君,是筑基天才,是无数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而他,只是一个炼气三层、身份卑微的杂役。

这无疑是一场实力悬殊到极致的对决。

但沈砚的嘴角,却勾起一抹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越是险峻的舞台,越能彰显演员的价值。他要在这绝境之中,为那个被困在华丽牢笼里的灵魂,送去第一缕,只属于\"云芷烟\"的微光。

光虽微,足破暗。

**第2章:光鲜下的裂痕(续)**

接下来的数日,沈砚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继续着他的观察。他逐渐摸清了云芷烟出现在后山的大致规律——通常在晨修之后,巳时前后,她会由几位内门弟子陪同,在这片相对僻静的区域散步、论道,或是演练剑诀。

每一次,他都选择不同的隐蔽位置,借助\"心源炉鼎\"的玄妙,远远地、细致地观察着她身上那些无形的\"丝线\",以及她在那张完美面具下偶尔流露的细微破绽。

他发现,那些监控着她的神念并非时刻保持最高强度的关注。在她与同门进行着无关紧要的日常交流时,尤其是当话题围绕着修炼心得、宗门轶事时,那些神念,尤其是来自凌霄真人的那道最强神念,会显得相对\"松弛\",更像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确保整体局面在掌控之中,而非聚焦于每一个细微的瞬间。

然而,一旦话题涉及到\"瑶光仙子\",或是凌霄真人对她的某些特定要求时,那道幽蓝色的神念便会立刻变得\"锐利\"起来,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时刻准备纠正任何\"偏差\"。云芷烟在这种时候,表现也最为\"标准\",如同一个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傀儡,一言一行都精准得令人心惊。

沈砚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云芷烟偶尔会独自一人,停留在溪边,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出神。那一刻,她周身的灵气会变得异常沉寂,那张清冷的面容上会浮现出一种近乎脆弱迷茫的神情。也正是在这短暂的、属于她自己的时刻,她指尖那个无意识抠动袖口的小动作,出现得最为频繁。

\"她在挣扎,在怀疑……\"沈砚默默思忖,\"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间隙。\"

他的计划开始逐渐清晰。他需要制作一种东西,能够在她处于这种相对\"松弛\"或\"自我怀疑\"的状态下,悄无声息地送到她面前。这东西必须普通到不会引起任何神念的警觉,却又必须特殊到能让她感受到一丝不同——一丝并非源于\"瑶光替身\"这个身份的、单纯的关怀。

他想到了\"甜羹\"。

并非什么灵丹妙药,只是用最普通的、外门弟子也能接触到的食材,精心熬制的一碗羹汤。关键在于\"心意\",在于其中融入的那一丝经由\"心源炉鼎\"净化、温和而纯粹的灵气,以及那份\"希望你能开心\"的简单意念。

他开始利用完成杂役后的零星时间,在外门弟子允许活动的范围内,搜集所需的材料。几株带有天然清甜气息、灵气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玉絮草\",一些同样普通、但口感软糯的\"地灵薯\",还有一小罐外门膳堂偶尔会提供给杂役、用以恢复体力的最低阶\"百花蜜\"。

过程必须隐秘。他不能使用任何可能引起灵力波动的烹饪手法,只能像最普通的凡人一样,借助外门杂役区公用的、以普通柴火为能源的灶台。好在身为\"影帝\",他对火候、食材处理的掌控力远超常人。

在一个无人注意的黄昏,他躲在灶房最偏僻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食材。玉絮草只取最嫩的芯,细细切碎;地灵薯去皮,耐心捣成泥状。他没有添加任何复杂的佐料,只求突出食材本身那一点微弱的清甜。

当混合物在陶罐中慢慢熬煮,散发出温和香气时,沈砚屏息凝神,悄然运转\"心源炉鼎\"。他没有试图注入大量灵气,那无异于黑夜中的明灯。他只是将一丝极其微细、经由炉鼎彻底净化、不带任何个人属性、只有纯粹\"温和\"与\"宁静\"意味的能量,如同呵护幼苗般,轻柔地融入那逐渐粘稠的羹汤之中。

这一丝能量微弱到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检测,即便是元婴修士,若非刻意针对性地扫描这碗普通的羹汤,也极难察觉。但它存在,如同冬日里呵出的一口暖气,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到。

羹汤制成,色泽莹白,质地均匀,散发着淡淡的、自然的甜香。他用一个最普通的、外门弟子常用的粗陶碗盛好,小心地以干净的布巾覆盖。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投放。

他不能直接送到云芷烟面前,那太冒险。他需要一个绝对巧合、绝对自然的方式,让她\"偶然\"发现。

根据连日来的观察,沈砚注意到,云芷烟在独自于溪边发呆后,返回居所时,偶尔会选择一条更僻静、靠近一片紫竹林的小路。那条小路相对少有人走,路边有一处天然的石凹,被茂密的杂草半遮半掩。

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云芷烟看似心情格外低落,监控神念相对松弛,且她有很大概率会走那条小路的时机。

机会在三天后的一个午后降临。

这一日,云芷烟似乎刚经历过一场强度不小的修炼,或是承受了来自凌霄真人的某种\"指点\",脸色比平日更显苍白,眼神中的空洞之下,压抑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黯淡。陪同她的内门弟子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情绪不高,谈话声都小了许多。

在溪边驻足时,她望着水面倒影的时间格外长,周身散发出的那股沉寂甚至带着几分哀伤的气息。沈砚远远感知到,那道最强的幽蓝神念,此刻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她能自行\"调整\"过来,而非像往常一样直接进行干预。

就是现在!

沈砚心如电转,在云芷烟终于转身,看似要踏上返回之路时,他凭借多日来对地形的熟悉,以及\"心源炉鼎\"对自身气息的完美隐匿,如同鬼魅般,抢先一步沿着一条更隐蔽的路径,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那片紫竹林旁的石凹处。

他将一直用体内微薄灵气小心保温的粗陶碗迅速而平稳地放入石凹,用杂草稍作遮掩,确保它看起来像是不小心遗落在此,却又不会完全看不见。

做完这一切,他毫不迟疑,立刻沿着原路退回,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甚至没有多看那碗羹汤一眼。他重新拿起扫帚,在距离足够远的另一段小径上,恢复了他那卑微杂役的模样,心脏却在胸腔中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

种子已经播下。

接下来,就是等待。

他一边机械地挥动扫帚,一边将一部分感知悄然投向那片紫竹林的方向。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沈砚以为云芷烟今日不会选择这条路时,那道月白色的身影,果然独自一人,踏着略显沉重的步伐,出现在了小径的尽头。

她微垂着头,似乎仍在出神,并没有立刻注意到石凹处的异常。

沈砚的心微微提起。

就在她即将与石凹擦肩而过时,一阵微风吹过,拂开了遮掩的杂草一角,那只粗陶碗的边缘在阳光下反射出一点微弱的光。

云芷烟的脚步顿住了。

她有些疑惑地转过头,目光落在了那只碗上。她迟疑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小径上空无一人。

沈砚屏住了呼吸,全力收敛气息,同时通过\"心源炉鼎\"敏锐地感知着周遭神念的波动。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她此刻处于相对\"安全\"的返回途中,或许是因为那碗羹汤实在太过普通,蕴含的能量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些监控的神念并未产生明显的异动。

在短暂的犹豫后,云芷烟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端起了那只碗。她揭开覆盖的布巾,看到了碗中那莹白细腻、散发着淡淡甜香的羹汤。

她愣住了。

这不是宗门膳堂会提供的东西。也不是任何她认识的人会送给她的礼物。它出现的如此突兀,如此……平凡。

她再次警惕地环顾四周,神念也微微扫过,却一无所获。除了眼前这碗还带着些许温热的、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羹汤。

沈砚远远地\"看\"到,她端着碗,站在原地,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真实的困惑表情。那完美面具出现了一丝裂痕,不再是刻意维持的清冷,而是一种属于她这个年龄少女应有的、面对未知事物时的茫然。

她低头看着碗中的羹汤,久久未动。

最终,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思,或许是那淡淡的甜香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属于\"云芷烟\"而非\"瑶光替身\"的回忆,或许是内心深处对这份突如其来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给予\"产生了一丝好奇,她并没有将碗放下,而是重新用布巾盖好,端着它,继续向自己的居所走去。

步伐,似乎比刚才轻快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沈砚缓缓直起身,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第一步,成了。

这碗微不足道的甜羹,如同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或许激不起滔天巨浪,但至少,在那片死寂的水面上,荡开了一圈涟漪。

他不知道这涟漪最终会扩散至何方,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悄然改变。

光鲜的表象之下,裂痕已然显现。而他,将继续隐匿于阴影之中,等待着下一个播撒光芒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