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厨神空间:逆袭爽爆玄灵界 > 第710章 实施遇阻巧化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块焦木递到眼前时,洛璃正蹲在村口的黄土坡上,拿树枝画防身动作的步点。

她抬手接过,指尖蹭了蹭木片边缘,还带着点温,像是刚从火堆里扒出来的。她没说话,只把木片轻轻放在地上,用小石子压住一角。

“昨夜脚印边上捡的?”她问。

传讯的少年点头,喘得肩膀直抖:“村西老槐树下,三道印子,这木头就在中间那道旁边,烧得只剩一半。”

洛璃站起身,拍了拍手,扫了眼远处稀稀拉拉站着的村民。几个孩子缩在墙角偷看,大人三三两两聚着,眼神躲闪。她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练拳没用,打不过妖兽,迟早还是得靠联盟来救。

她弯腰拎起随身的小铜锅,锅底还温着,掀开盖子,一股米香混着灵草的清气扑出来。她没急着说话,而是把锅架在临时支起的小炉上,加了点泉水,又撒了把空间里刚收的“云露米”,小火慢炖。

香气一出来,人群就松动了。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忍不住靠近:“这……是灵米?”

“对。”洛璃笑着盛了一碗,递过去,“不练也行,先吃口热的。”

那妇人愣了愣,接过去,孩子立马凑上来闻。接着又有两个老人试探着走近,洛璃照旧每人一碗,不提训练,也不催促,就坐在小马扎上,吹着粥,看远处山头的云。

人越聚越多。

等锅里还剩小半时,她才放下碗,站到空地上。

“我来演一遍。”她说,“端木云,过来当妖兽。”

端木云早就等得不耐烦,一听招呼,咧嘴就冲过来,一掌劈风,直取她肩头。

洛璃不退不闪,侧身一让,左手顺势一带,右脚轻勾,端木云收势不及,整个人往前一扑,差点啃泥。他反应快,顺势滚了半圈,爬起来挠头:“你这手劲……真不像是人练的。”

洛璃回头对村民笑:“看见没?不是要你们打得过,是能躲、能绊、能趁机跑。谁来试试?”

没人动。

她指了指站在后排的李阿婆——村里最年迈的老人之一:“阿婆,您来。”

李阿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一碰就散。”

“没事。”洛璃走过去扶她,“我让公孙宇当‘妖兽’,您只管照我刚才那样,绊他一下。”

公孙宇冷着脸站出来,刚站定,李阿婆颤巍巍伸手一拉,脚下一勾,公孙宇“哎哟”一声,仰面摔进土堆里,眼镜都歪了。

全场哄笑。

李阿婆自己也笑了,脸都红了。

“瞧见没?”洛璃拍拍手,“不是非得有力气,是懂方法。明天这时候,我还炖粥,来的人,每人多加一勺灵汁。”

人群开始叽叽喳喳。

第二天清晨,训练场来了三十多人,连几个半大小子都扛着木棍来了。

端木云咧嘴:“灵米粥比鞭子好使。”

“那是你不懂人心。”洛璃舀着粥,“人不怕苦,怕没盼头。给口吃的,给点笑,事就成了。”

端木云耸肩:“反正我只管教动作,你管人心。”

话音未落,公孙宇从村北急步走来,手里攥着一截木架,眉头拧成疙瘩:“墙撑不住。”

“怎么了?”

“玄铁藤不够。”他把木架往地上一放,“原定十根加固柱,现在只有三根材料,外调得三天。普通藤条一拉就断,昨晚试过,扛不住一次冲撞。”

端木云一脚踢在木架上:“那还建个屁!等妖兽来的时候,咱们拿嘴咬它?”

洛璃蹲下摸了摸那截木架,又抬头看了看村口正在打地基的土台,忽然起身:“等我一下。”

她退到角落,指尖轻点掌心,一道微光闪过,人影一闪,已进入灵幻美食桃源空间。

阁楼静立,铜锅安稳,灵田里新一批“地脉韧根”刚长到半尺,根须泛着淡金,纤维密实如织。

她拔了十株,用灵泉泡软,又顺手摘了两把“缠络叶”——这叶子自带黏性,晒干后能结成天然胶质。

再出来时,怀里多了个鼓鼓的布包。

“拿去。”她把布包递给公孙宇,“韧根泡过灵泉,泡软了编成网,裹在木柱外层。叶子捣碎,涂接口,干了比铁箍还牢。”

公孙宇翻开布包,抽出一根韧根,用力一掰,纹丝不动。他眼神一亮:“这东西……比玄铁藤柔,但韧性强得多。”

“而且长得快。”洛璃笑,“明天还能收一批。”

两人立刻动手。村民见状也围上来,妇女们负责编网,汉子们打桩缠绕,公孙宇在关键节点嵌入微型聚灵阵,增强结构稳定性。

端木云不信邪,等第一段墙建好,撸袖子就是一拳。

“轰”一声,墙面晃了晃,只留下个浅坑。

他摸着指节,咧嘴:“行啊,这玩意儿比石头还硬。”

“那是自然。”洛璃叉腰,“我种的,能差?”

墙基顺利推进,哨塔也立了起来。

但预警系统试运行第一天,就出了岔子。

清晨第一声“叮”响,村东王婶立马掀开灶盖:“谁家汤潽了?”

隔壁孩子听见铃声,觉得好玩,拿根竹竿去敲阵眼,结果一连串“叮叮叮”,全村乱窜,鸡飞狗跳。

公孙宇气得想拆阵。

洛璃却笑出声:“得教,也得管。”

当晚,她就着油灯画了三张大告示,贴在村口、祠堂和井边。

画上一只狰狞脚印,一道闪电劈中阵眼,旁边一个村民脑袋冒烟,脸上画着大哭脸,底下一行大字:“别碰!碰了头秃!”

下面还附了小字:“误敲者,罚扫三天村道。”

孩子们围在告示前咯咯笑,念得比学堂还熟。

她又让公孙宇改了阵法逻辑:初响为“叮”,十息内无人到阵眼确认,自动转为急促锣声。

“第一声是提醒,第二声才是警报。”她说,“别把人吓出毛病。”

还拉了个“护阵小队”,专挑调皮但机灵的孩子,发红布条当袖章,表现好就奖励灵米粥加蛋。

第三天演练,警报一响,九成村民三息内进屋,孩子护阵队主动巡查,连王婶都学会了看阵眼灯色。

慕容雪虽没在场,但她编的《应急手册》被印成小册子,家家户户发了一本,连不识字的老人也让孙辈背下来。

傍晚,洛璃坐在棚屋前,看着村口灯火渐起。

端木云啃着干粮走来:“明天能搞全员合练不?”

“能。”她点头,“等公孙宇把最后一块阵盘调好就行。”

公孙宇从哨塔下来,摘下眼镜擦了擦:“行了,全村联动,误差不超过两息。”

“好。”洛璃站起身,指尖又轻轻一划,空间门开了一线。

她探手进去,摸了摸铜锅,余粥温热,灵田里的韧根又长高了一截。

她正要关门,忽然发现锅底裂痕处,那缕银光微微跳动了一下,像是被什么轻轻推了下。

她皱眉,伸手去探,银光却已归于平静。

她没多想,关上空间门,转身回屋。

棚屋里,端木云正拿木炭在墙上画训练分组表,公孙宇低头记数据,油灯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土墙上,晃得像在动。

洛璃喝了口凉茶,刚坐下,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

一个孩子冲到门口,手里举着半片烧焦的藤条,脸色发白:

“西边……阵眼……自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