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厨神空间:逆袭爽爆玄灵界 > 第577章 遗迹深处遇灵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璃的指尖还沾着那滴悬空凝成的墨迹,锅铲虚影在眼前微微晃动,脚下的地面却已裂开成深渊。金色粥海翻涌如沸,热气蒸腾中浮出一座灵谷堆成的小岛,中央巨锅无火自燃,光焰冲天。她来不及细想,脚下一沉,整个人几乎被热浪掀翻。

“别愣着!”端木云一把拽住她胳膊,饭勺印记在掌心发亮,一股暖流顺着经脉窜上来,“这锅看着像是要煮咱们。”

公孙宇蹲在裂缝边缘,算盘珠子噼里啪啦自己跳动起来:“粥海不是液体,是凝固的灵力流,踩上去会下沉,三秒内没支撑就吞没。”

“那就别让它吞!”洛璃抬手一划,冰霜灵力自指尖迸发,在滚烫的海面凝出第一阶冰晶台阶。可刚踏出一步,热浪扑来,冰阶“咔”地炸裂。

“你这冰太脆,得加点‘筋’。”端木云咧嘴一笑,掌心玉光一闪,武道真气化作风旋托住四人,稳稳落在第二阶上。

慕容雪趁机甩出银针,精准刺入漂浮巨石的禁制缝隙。针尾残留的甜香渗入石纹,原本刺目的符文顿时黯淡半分。“快走,只能撑半炷香!”

四人连跃数步,终于踏上灵谷岛。脚底刚稳,巨锅下的光焰猛地暴涨,轰然一声,半截青铜鼎从粥海中浮出,鼎身刻满兽纹,缝隙里渗出森白寒气。

“好家伙,藏得挺深。”公孙宇眯眼盯着鼎身铭文,“这些字……活了?”

话音未落,铭文竟化作血色咒文,如藤蔓般向四人缠来。洛璃反应极快,袖中避毒灵稻粉一扬,粉末遇咒即融,发出“滋滋”轻响,血纹退缩半寸。

“管用!”她立刻从空间取出更多灵稻粉,撒向鼎身九宫位。公孙宇趁机将算盘珠子嵌入对应凹槽,珠子自行旋转,测算灵力流向。

“寒气逼近!”端木云低吼,饭勺印记泛起玉光,真气外放形成屏障。三人背靠背,硬生生扛住那股刺骨冷流。

“轰——!”

鼎盖炸开,一只巨爪率先探出,玄色鳞甲泛着冷光,尾部缠绕冰火双纹。灵兽跃出,落地瞬间,金色粥海冻结成冰原,咔嚓声如雷贯耳。

它盯着四人,额前冰纹忽蓝忽红,每闪一次,洛璃的空间印记就烫一下,端木云的饭勺更是灼痛难忍。

“它认得咱们的印记?”洛璃心头一震,脑中灵光乍现,“《万兽谱》里提过,双纹鳞兽守宝,只认‘灶心火’与‘味引脉’!”

“那你就是灶心,我们是火。”端木云咧嘴,“说吧,怎么烧?”

慕容雪已抽出银针,看准灵兽后颈一处隐穴,指尖一弹,银针破风而入。甜香扩散,巨兽动作微滞,仿佛被按了暂停。

“快!”她咬牙,“只能定它半息!”

公孙宇算盘珠子飞射而出,精准嵌入鼎底阵眼,九宫格瞬间重组。鼎身铭文逆转,血咒消散。

可就在此时,灵兽仰头咆哮,双纹交汇处,一只竖瞳缓缓睁开。瞳孔深处,画面飞速变换——冰莲与火椒并列,玉笛声与锅铲敲击声交错,每三秒一换,快得看不清。

“这是……羁绊条件?”洛璃瞳孔一缩,“它要我们同时满足灵植配比和音律节奏!”

“你有冰火淬心糕吗?”慕容雪急问。

“有!”洛璃从空间取出一块,香气刚溢出,竖瞳画面立刻定格在“糕点入鼎”一瞬。

“端木云,敲锅!”她把糕抛向巨兽嘴边,同时结出“百味凝实”手印。

端木云抄起饭勺,照着青铜鼎边缘“铛”地一敲,玉光化作音波,与糕香共振。公孙宇和慕容雪同步结印,四人灵力交汇,空中浮现出熟悉的掌影虚痕。

竖瞳中的画面终于静止——四人手持锅铲虚影,立于巨锅之上。

巨兽低吼一声,收爪伏地,巨锅光焰熄灭,再燃起时已转为青焰。岛中央升起石台,其上摆放一柄青铜勺,勺柄镶嵌七彩灵晶,符文流转。

“好勺!”端木云两眼放光,“这要是拿去炒菜,一勺下去能香翻十里!”

“先别做梦。”公孙宇盯着石台周围刻痕,“那些都是失败者,献祭灵力不够,反被吸干。”

洛璃蹲下细看,凹槽形状与避毒灵稻极为契合。她立刻取出一粒种子嵌入,灵稻瞬间生根发芽,嫩芽破土而出。

“端木云,用真气催熟!”

“明白!”他掌心玉光大盛,武道真气如暖流灌入灵稻。嫩芽疯长,转眼结出金穗,灵力顺着稻秆蔓延,形成一座发光的桥梁。

“上!”四人同时伸手按在青铜勺上。

灵力置换启动,七彩灵晶吸收灵稻生长之力,勺身嗡鸣。就在即将融合的刹那,石台剧烈震动,四周刻痕亮起血光,仿佛要将他们灵力抽空。

“稳住!”洛璃咬牙,空间印记全力运转,桃源阁楼震动,一股古老灵力自深处涌出,汇入掌心。

青铜勺“咔”地一声融入她空间。灵谷岛开始崩塌,粥海化作洪流扑来。千钧一发之际,灵兽猛然叼住洛璃衣领,一跃而起。

它双纹间渗出的灵力,竟与桃源阁楼产生共鸣,七道光束自空间射出,分别嵌入阁楼七方位。灵兽额头双纹与洛璃冰火印记共振,遗迹深处轰然裂开一条通道,壁上布满上古食纹,一路延伸至黑暗尽头。

灵兽四蹄踏空,载着四人冲向通道入口。

通道内,第一块食纹突然亮起,浮现出一行小字:“灶已点火,菜未上齐——差一道‘无味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