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松涛苑的清晨,天光尚未大亮,薄雾笼罩着庭院。小厨房的方向已传来轻微却有序的动静——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啪声,锅铲与铁锅碰撞的轻响,还有仆妇压低嗓音的交谈。不多时,一股混合着米粮清香和淡淡甜枣气息的暖香便顺着回廊,丝丝缕缕地飘进了正屋。

内室里,地龙依旧散发着舒适的暖意。鎏金熏笼里的梨花香换成了更清冽提神的松柏香片。林姨娘早已醒来,却并未起身。她半靠在重新布置过的、垫了厚厚软枕的窗边矮榻上,身上搭着轻软的绒毯。

与静心苑那破败漏风的窗户不同,眼前这扇宽大的支摘窗,糊着崭新厚实的高丽明纸,透光性极好,却将深秋的寒意牢牢隔绝在外。此刻,晨光正透过明纸,毫无阻碍地洒进来,形成一片温暖柔和的光斑,恰好落在她的膝盖上。那光带着令人舒适的暖意,驱散了骨子里残留的阴寒。

她眯着眼,有些出神地看着窗外。庭院里,引来的活水在石渠中潺潺流淌,几尾肥硕的锦鲤在澄澈见底的池水中悠闲地摆尾,鳞片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碎金般的光芒。假山旁的几株松柏苍翠依旧,一只不知名的雀儿在枝头跳跃,发出清脆的啁啾。一切都充满了宁静祥和的生机。

脚步声从门口传来,沈清璃端着一个红漆托盘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娘,您醒了?正好,早膳来了。”

托盘上放着一个青玉小碗,里面是熬得浓稠软糯、泛着晶莹光泽的山药薏米粥,旁边一小碟碧绿的腌渍小黄瓜,还有一盏温热的红枣桂圆枸杞汤。

“今日感觉如何?睡得可安稳?”沈清璃将托盘放在榻边的小几上,先试了试汤的温度,才递到母亲手边。

林姨娘接过那盏温热的汤,小口啜饮着。甘甜的滋味混合着红枣桂圆的香气,温润地滑入腹中,带来舒适的暖意。“好…好多了。”她放下汤盏,声音虽然依旧带着病后的虚弱,却比昨日更清晰有力了些,“夜里…没再惊醒,手脚也暖了许多。这窗…真好,透亮,还不冷。”

沈清璃闻言,眼中笑意更深。她拿起粥碗,用银匙轻轻搅动着散热:“这窗纸是王爷昨晚特意吩咐人连夜换上的。用的都是上好的高丽明纸,透光隔寒。王爷说,您久病体虚,最怕阴寒,又需见光养阳,这纸最合适不过。”她一边说,一边舀起一勺温度适中的粥,小心地喂到母亲嘴边。

林姨娘慢慢咽下那软糯清香的粥,心头又是一暖。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只见回廊下,那个熟悉的玄色身影正静静伫立。萧珩似乎刚练完早课,一身利落的劲装还未换下,更显身姿挺拔如松。玄铁面具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侍卫墨影正站在他身侧,低声快速地禀报着什么。萧珩微微侧头听着,下颌线条绷紧,周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冷肃气场。

似乎是察觉到了窗内的视线,萧珩的目光倏然转了过来。隔着明净的窗纸,隔着不算近的距离,林姨娘猝不及防地对上了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睛。她心头本能地一紧,握着绒毯的手指微微蜷缩。

然而,预想中的冰冷威压并未降临。那双眼睛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在她气色尚可的脸上确认了一下什么,然后,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向她这个方向,颔首示意了一下。

那动作快得如同错觉,却清晰地印入了林姨娘的眼中。

没有言语,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一个极其细微的颔首动作。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瞬间漾开了圈圈涟漪。一股难以言喻的、熨帖的暖流,悄然从心底升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竟比手中温热的粥碗和窗外的阳光更让她感到温暖踏实。

“娘?”沈清璃见母亲愣神,轻声唤道。

林姨娘回过神,连忙收回目光,掩饰性地低头又喝了一口女儿喂来的粥,低声道:“…王爷…有心了。”

沈清璃顺着母亲刚才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萧珩已听完墨影禀报,转身大步离去的挺拔背影。她唇角弯起,心中了然,却没有点破,只柔声道:“王爷面冷心热。娘您安心养着,有什么需要,只管说。”

早膳用罢,顾太医准时前来请脉施针。一番忙碌后,林姨娘的精神又好了几分。顾太医捻须微笑,对恢复情况表示满意,调整了药方中两味药的剂量,又叮嘱了午膳药膳的要点。

送走顾太医,沈清璃并未立刻离开。她扶着母亲在温暖的室内慢慢走了几步,活动了一下筋骨。林姨娘虽步履虚浮,但能下地走动,已是天大的进步。

“娘,您看这个。”沈清璃扶着母亲在窗边榻上重新坐下,从旁边多宝阁上取下一个巴掌大小、用上好紫檀木精雕细琢的盒子。打开盒盖,里面铺着柔软的红色丝绒,丝绒上静静躺着一枚通体翠绿欲滴、水头极足、雕成如意云纹的翡翠玉佩。玉佩下压着一条同样质地的翡翠珠链,颗颗圆润饱满,莹光流转。

“这…”林姨娘被那纯粹浓郁的绿色晃了一下眼,有些无措。

“这是给您的。”沈清璃将玉佩轻轻放在母亲掌心。温润细腻的触感带着玉特有的微凉,入手却很快变得温润。“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胜在颜色正,水头好,养人。女儿给您戴上?”她拿起那串翡翠珠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