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一声令下,两支骑兵分列左右,如离弦之箭冲向汉军车队。

毛熊境内广袤无垠的草原,历来孕育着庞大的骑军力量。

这些铁骑曾纵横沙场,屡建奇功,创下无数赫赫战绩。

这一次,他们依旧毫无畏惧,迎着硝烟发起冲锋!

“冲!踏平他们!”

俄军骑兵指挥官浑然不知即将面对的是何等恐怖的对手。

他望见汉军卡车排成一线前进,嘴角不由浮现讥笑。

这分明是送上门的活靶子!只要利用骑兵机动优势,两面夹击,定能将其彻底摧毁!

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

一名又一名俄军骑兵嘶吼着策马冲锋,动作极为熟练,显然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骑手。

当他们逼近汉军车队两翼时,依照指挥官的命令迅速形成夹击之势,随即亮出各式武器——有人举起步枪朝车队猛烈开火,有人挥舞马刀直扑卡车,企图近身劈砍。

然而,这些攻击几乎毫无成效。

普通子弹打在加固过的车身上,只迸出几点火星便无力弹开;马刀砍在厚实的钢板上,非但未能破防,反而震得骑兵虎口发麻,连一道划痕都未能留下!

目睹敌方骑兵尽数集结,负责指挥这支机械化部队的汉军将领嘴角微扬,心中冷笑。

这些人还真是记吃不记打。

当初顿河军团在西伯利亚旷野上就曾用这招对付过汉军装甲车队,结果惨败收场,尸横遍野。

原以为他们会吸取教训,重新制定应对策略,甚至研发新战法来抗衡。

可如今竟又搬出这套老掉牙的打法,简直让人觉得无可救药!

“机枪准备!”

“射击!”

突突突!

架设于车顶的重机枪猛然咆哮,火舌喷吐间,密集弹雨如镰刀割草般扫入敌阵,将一匹匹战马连同骑手掀翻在地,血肉横飞。

与此同时,车厢内的步兵也从预设射孔探出枪管,向两侧倾泻火力。

无数子弹交织成一张死亡之网,凡靠近车队者,无一幸免,顷刻间就被清扫一空。

鲜血如雾弥漫,大地之上横七竖八躺满了俄军骑兵的尸体,层层叠叠,触目惊心。

这般景象令幸存者魂飞魄散。

他们内心充满恐惧: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

不仅车辆坚不可摧,还配备如此恐怖的杀伤手段。

自己手中这点老旧步枪和冷兵器,在对方面前根本形同儿戏!

继续进攻?那不是作战,是送命!

侥幸活下来的骑兵纷纷胆寒,攻势戛然而止。

一些意志薄弱者更是调转马头,不顾军令,仓皇溃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再待下去只会白白牺牲。

他们无法对敌造成任何威胁,而对方却能轻松将他们像猎物般清除。

既然毫无胜算,何必留在原地等死?

眼看局势失控,残余骑兵顿时四散奔逃,各自求生而去。

骑兵本就难以与钢铁战车抗衡,俄军派来的这支骑兵团在汉军机械化部队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汉军可在车上持续输出火力,而俄方的反击却如同隔靴搔痒,完全无效。

最终,只能选择放弃抵抗,全线撤退。

远处俄军阵地中,目睹己方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竟在转瞬间土崩瓦解,全军上下震惊万分。

“这……这是什么部队?”

“怎么会强到这种地步?”

此前负责防守伏尔加河防线的俄军主将已在前次战役中被俘,现任指挥官是刚从西线调来的新人,对汉军实力了解甚少。

这位新任统帅因在西部战场对抗德军时表现出色,赢得沙皇赏识,遂被擢升至东线,委以重建防线的重任。

但他很快发现,东线的对手与西线截然不同。

德军虽强,装备也优于俄军,但双方武器体系尚属同一量级,除了机枪数量占优外,并未出现代差。

可汉军完全不同!

他们不仅普遍列装机枪,且型号更先进、射速更快。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闻所未闻的新式兵器。

比如那种轻便灵活、射速惊人的小口径曲射火炮——迫击炮,便是德军都不曾广泛配备的利器。

这玩意儿外表平平无奇,比起常规的野战炮和步兵炮来毫不起眼,但胜在轻便灵活,体积小、重量轻,能直接配发到步兵手上,士兵可以扛着它一路冲锋。

这样一来,汉军推进到哪儿,火力支援就延伸到哪儿,完全实现了随叫随到。

更让人头疼的是,别看它模样普通,射速却惊人!

一名熟练炮手一分钟能打出二十到三十发炮弹!

这是什么概念?如今各国最先进的野战炮,最快也不过每分钟二十三发。

这意味着这种火器的射速整整提升了近十倍!

火力密度翻了十倍,带来的打击效果几乎是压倒性的。

更何况汉军用的还是开花弹——落地即炸,碎片四溅,一片范围内无人能幸免。

这样的杀伤力,让俄军根本无法招架。

除了这种轻便火炮外,汉军的卡车部队也给俄军造成了巨大威胁——就是眼下他正面对的这种装备。

这些车辆跑起来和骑兵差不多快,可持久作战能力却远超骑兵。

骑兵毕竟靠人和马,短时间突击尚可,时间一长体力耗尽,战马也会活活累垮。

可这些卡车不需要休息,能以高速持续奔袭,一晚上就能突进几百里。

稍不留神,原本还在后方的敌军,转眼就绕到了自己前头,切断了退路!

最终,俄军没能达成既定战术目标,未能阻止汉军从侧翼包抄。

后方的俄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前方上万己方部队被汉军合围,陷入绝境,彻底被吃掉。

所谓同病相怜,后方那些毛子士兵望着远处战友在猛烈攻势中灰飞烟灭,人人自危,本就不高的士气更是跌入谷底。

俄军主将也曾想派兵救援被困部队,可他们的动向全被汉军的热气球侦察得一清二楚。

只要俄军一出动,汉军立刻调集炮火轰击其行军路线,进行威慑。

若他们执意前进,汉军便设下埋伏,张开口袋阵,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接连几次中计,损兵折将之后,毛子终于学聪明了。

他们大概也明白,凭这支士气低落、战斗力薄弱的队伍,根本不可能从装备精良、指挥高效的汉军手中救出被困部队。

而救援失败的后果就是——被围困的那支俄军,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便全军覆没!

此役,汉军共歼敌一万两千余人,其中击毙两千三百多人,俘虏九千七百余人。

阵亡者多数死于前期炮火覆盖,少数是在后续交战中被击毙。

大多数俄军士兵见大势已去,后援无望,干脆放弃抵抗,主动投降。

战后清点战果,汉军不仅抓了大批俘虏,等于多了不少劳力资源,还缴获了一万多支步枪、一百多万余发子弹、二十多门火炮以及两千发炮弹。

可惜这些武器对汉军来说用处不大,与自家制式装备相比太过落后,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去用这些近乎废铁的家伙。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东西毫无价值。

将来天朝向西伯利亚乃至东欧地区移民时,完全可以把这些武器分发给普通百姓,增强他们的自卫能力。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野兽众多,像西伯利亚狼、棕熊之类时常出没。

没有武器防身,平民生活极不安全。

此外,当地居民还可能遭遇毛子的侵扰甚至袭击。

为保障移民安全,适当武装他们,平时既能防野兽,也能应对潜在的人为威胁,实为必要之举。

战争爆发时,这些人能迅速被召集起来,编入预备役补充汉军兵力,对汉军来说可谓一举多得!

因此,那些武器装备也都被妥善保存着,总有一天还会派上用场。

就算实在用不上,当废铜烂铁回收换点钱也未尝不可。

汉军攻下俄军第一道防线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乘胜追击,直扑第二道防线。

这一举动让俄军措手不及,人人自危,生怕重演先前那支部队全军覆没的惨剧。

汉军刚发起进攻,他们便纷纷溃逃,阵脚大乱!

“跟毛子打仗竟然这么轻松?我还以为会打得天昏地暗呢!”

顾维钧全程观战,目睹俄军如此不堪一击,心中颇感震惊。

眼下汉军兵锋已逼近莫思科,按理说,守在这里的应是毛熊最精锐的部队才对,

可眼前这些士兵怎么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

“他们今天确实表现反常,但也不算太出人意料。

毕竟,他们的主力早在之前的战役中就已被打残了。”

白起虽也对敌军迅速崩溃感到意外,却很快想通了其中缘由。

俄军的王牌部队在东西两线接连受创——顿河军团葬身于汉军之手,菠兰军团则被德军歼灭。

而他们的禁卫军更惨,先是在喀山败于汉军,后来伏尔加河一役又被彻底击溃,短短时间内连遭两次毁灭性打击,早已元气大伤。

如今驻守前线的这支部队,与开战初期相比,几乎全是新兵蛋子,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

“既然如此,那就直接向他们的京城推进吧!”

顾维钧微微颔首。

虽然天朝原本并无占领莫思科的计划,

但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姿态,吓一吓对方,逼他们乖乖坐上谈判桌,接受我方条件,也是个不错的策略。

“明白。”

白起随即下令,命汉军机械化部队紧追溃逃的俄军,一路向莫思科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