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53章 接受调停,与高卢议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3章 接受调停,与高卢议和!

普鲁士直接无视了他们的调停努力,让他们在欧洲列强面前丢尽脸面。

而且,日不落方面也开始意识到普鲁士的野心。

如果他们不放下对高卢的旧恨,立即伸出援手帮助高卢,那么普鲁士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威胁欧洲稳定的强权。

因此,日不落于1867年9月22日再次向风车国增派五万兵力,使驻扎当地的军队总数达到了十五万人。

虽然十五万兵力或许还不足以彻底击败普鲁士军队,但与此同时,日不落帝国最强大的皇家海军也已出动,封锁了普鲁士的出海口,并扣押了所有普鲁士商船与渔船。

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对普鲁士发出的严重警告。

如果普鲁士继续一意孤行,进攻高卢的话,日不落极有可能正式参战,与高卢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普鲁士!

对普鲁士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击败高卢、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平衡,同时避免激怒日不落——这是俾斯麦早前为普鲁士乃至整个德意志制定的战略方针。

然而如今,由于威廉一世固执己见、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局势正朝着偏离原本轨道的方向发展。

这让俾斯麦感到危险正在逼近。

短短三天之内,他连续五次向威廉一世提出劝告,希望对方适可而止,接受日不落的调停。

否则,他们不仅难以真正消化这场战争的胜利成果,还可能彻底激怒日不落,使其从旁观者变成敌人!

整整五天的猛烈进攻下来,普军损失了数万名精锐士兵。

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也让威廉一世冷静了下来。

正如俾斯麦所言,此时普鲁士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并不乐观。

他们在色当发动的猛烈进攻,让欧洲诸国普遍担心普鲁士是否会乘胜追击、彻底摧毁高卢。

许多邻国开始担忧,普鲁士是否怀有强烈的扩张野心。

而日不落帝国海军的强势介入,更让普鲁士腹背受敌。

尽管十五万英军看似不多,但如今普鲁士本土防御力量薄弱,若敌军趁虚而入,后方必将陷入混乱,付出惨重代价。

更让威廉担忧的是东方的毛熊,他们已经集结了超过二十万大军,正计划从菠兰方向对东普鲁士发动进攻。

一旦战争打响,东普鲁士将面临三面夹击的困境,几乎难以守住。

到那时,普鲁士只能放弃在高卢的战果,仓促回援本土,极有可能重蹈高卢人在战场上的覆辙。

从表面看,普鲁士似乎仍占优势,但实际上局势已岌岌可危。

面对日不落带来的巨大压力,普鲁士最终选择接受调停,与高卢议和。

而色当城内的高卢军队,也借这场惨烈的战争为自己的失败挽回了一些尊严。

虽然战败已成定局,但法军的表现并不算糟糕,至少没有让高卢在欧洲国家面前彻底颜面尽失。

在此时选择和谈,对于高卢来说,也并非不可接受的结果。

10月初,战事结束,双方停火,各自派遣代表前往日不落国的首都雾都城进行谈判。

日不落成功调停之后,也顺势向普鲁士示好,默许其向高卢提出严苛的赔偿条件,以削弱高卢的实力。

高卢是目前欧洲唯一能与日不落在海外殖民地展开竞争的国家,削弱其力量,使其与普鲁士结怨,便可牵制其精力,使其专注于欧洲事务,减少对海外扩张的投入。

如此一来,日不落的压力将大大减轻,也能顺势扩大自己在全球的利益。

因此,日不落不仅默许普鲁士狠狠地敲诈高卢一笔,甚至默许威廉一世前往高卢的凡尔赛宫举行加冕仪式,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在一个敌国的皇宫中登基称帝,而且是踩着敌人的血迹登上皇位。

这一幕,高卢人绝不会轻易遗忘。

从这一刻起,两国之间的仇恨彻底埋下。

未来的他们,注定只能是死敌,再无和解的可能。

10月21日,谈判落幕,高卢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并承诺支付6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次日,也就是10月22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举行盛大的加冕典礼,正式称帝,建立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

这两大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德意志的崛起与高卢的衰落。

从此,欧洲大陆的霸主之位,由高卢人手中转到了德意志人手中。

条约签署后,普鲁士军队从高卢首都铁塔城撤出,但仍占据边境六个省份,作为高卢偿还战争赔款的抵押。

只要高卢一日未能清偿赔款,普军便一日不会撤出。

巨额赔款与领土主权的丧失,使国内民众对拿破仑三世极为不满。

尽管他在色当战役最后阶段的表现稍稍挽回了一些声望,但他作为战争失败的直接责任人,自然难辞其咎。

拿破仑三世害怕自己会步路易十六的后尘被送上断头台,因此从德军战俘营出来后,连家都不敢回,直接乘船逃往日不落避难。

皇帝一逃,高卢更加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之中。

在德军撤离铁塔城不久后,铁塔城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社起义!

这场起义一经爆发,迅速激发了大量工人和底层民众的参与热情。

他们武装起来,夺下了德军撤退后遗留下的法军武器库,建立起一支由工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

此时的法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群龙无首,皇帝也已逃亡国外,军心涣散,一开始根本无力应对铁塔城内部的动荡局势。

而正是法军迟迟未能采取行动,使得公社运动声势愈发壮大,参与人数不断攀升,影响范围也迅速扩展,整个高卢地区都开始感受到这股力量的震动。

这让高卢当局坐立不安。

不只是高卢正府,整个欧洲也纷纷将目光投向铁塔城,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70年前,正是铁塔城人民发动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动,最终造就了横扫欧洲的军事统帅拿破仑!

因此,各国都隐隐担忧,若铁塔城局势继续失控,会不会再次孕育出一个如拿破仑般的强人。

于是,各国纷纷表态支持高卢正府,提供援助,希望他们尽快集结兵力,平定首都的动乱,防止这场革命的火种蔓延至整个欧洲。

然而,法军此时的状况实在难以担此重任。

在原本的历史中成功镇压公社运动的麦克马洪元帅,如今还被关押在卡尔亲王的战俘营中。

失去了正规军的指挥体系,铁塔城原有的部队早在德军进城前就被解除武装。

高卢正府几乎无兵可用,而铁塔城公社则吸纳了大量原正府军士兵。

在这些老兵的指导下,公社武装的战斗力迅速提升,比历史上的水平更强。

因此,当临时正府仓促组织起力量前去围剿时,反被公社军队击溃,损失惨重,只能狼狈地撤出铁塔城。

他们的败退,几乎等于放弃了对铁塔城的控制。

公社随即成立临时领导机构,组建了自己的政权。

其影响力随之进一步扩大。

在原本的时间线里,普鲁士曾在镇压铁塔城公社过程中给予高卢正府大力支持,释放了大批法军战俘,包括麦克马洪、巴赞等高级将领,让他们重回战场指挥作战。

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与临时正府中的乌合之众完全不同,他们带领着训练有素的大军,迅速扭转了局势,最终镇压了公社运动。

但在这一时空,由于高卢与毛熊结盟,普鲁士虽战胜了高卢,但并未彻底摆脱东线威胁。

他们必须回师应对毛熊的威胁。

为防高卢趁机反扑,与毛熊联手夹击自己,普鲁士并未释放战俘,而是将他们严密监管起来。

这就使得高卢临时正府缺少经验丰富的正规军,只能依靠临时拼凑的部队和从各地仓促调来的二线兵力。

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与铁塔城公社的军队相差无几,而士气上更是远远不如,因此几次交锋下来,不仅毫无建树,反而屡战屡败,被公社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高卢第三共和国先后发动三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而公社军队则在战火中不断成长,甚至主动出击,离开铁塔城,向周边城镇推进,试图扩大势力范围,增强战略纵深。

这一系列行动令高卢临时正府震惊不已。

他们目前盘踞在凡尔赛宫,正是当年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登基的地方,距离铁塔城不过咫尺之遥。

一旦公社军队来袭,他们恐怕连退路都难以保障。

于是,高卢当局一方面紧急向欧洲列强求援,另一方面匆忙撤离凡尔赛,向南方城市转移,以求自保。

原本在这个时候,铁塔城公社的运动已经呈现出愈发不可收拾的势头,而高卢正府的仓皇撤离,更让人们觉得公社几乎已经势不可挡。

这样一来,许多此前还在犹豫观望的人,信心顿时大增,纷纷主动加入公社,使得其力量迅速膨胀,愈发壮大!

更进一步的是,这一局势也极大激励了各国的工人阶级,不少人甚至开始秘密筹划,想要效仿铁塔城的工人,发动属于自己的武装起义。

这使得各国统治阶层深感忧虑。

若放任局势发展下去,遭殃的绝不仅仅只是高卢一国,其他政权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于是,在接到高卢方面的紧急求助后,日不落国迅速派出一支军队横渡日不落海峡,在高卢登陆后直扑首都方向——很明显,他们是来协助高卢正府镇y公社运动的。

就在西欧因为铁塔城公社的崛起而陷入动荡之际,远东战场上的天朝军队也正势如破竹,接连在西伯利亚与中亚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