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47章 六十年过去,军队依旧让人胆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六十年过去,军队依旧让人胆寒!

普鲁士不仅巩固了在普奥战争后的地位,进一步赢得了德意志民众的认同,还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兵源与财政两大难题。

随着这两大障碍的扫除,德意志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终于毫无阻碍地全速运转起来。

而他们的敌人,乃至整个世界,此刻都未曾察觉,这台一旦全面运转起来的战争机器,将会爆发出何其惊人的威力!

在普法战争刚刚打响的阶段,由于法国率先挑起战端,法军一度占据了主动地位。

他们的部队被编成三个军团:第一军团由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统率,挺进莱茵河区域,意图向北席卷整个莱茵地区;

第二军团由麦克马洪指挥,从梅斯要塞出发,向萨尔布吕肯推进,意图在中央战线撕开德军的防线,深入德意志境内;

第三军团则由法军元帅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将军统领,从斯特拉斯堡出发,向东进击德意志西南部地区。

每个军团的兵力都接近三十万人,首批动员的法军总数已超过九十万人,这一数字比之前任何一次战争动员都要多出近一倍!

从高卢军队那凌厉的攻势来看,他们的确是为此战倾尽全力,并且显然抱着彻底击溃敌国的决心!

战争开始初期,高卢的三路大军几乎如狂风扫落叶般推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得了极其显着的战果。

8月22日,拿破仑三世亲自指挥的第一军团占领了波恩与科隆,正朝日后闻名遐迩的鲁尔工业区大步迈进;

麦克马洪的第二军团攻陷了萨尔布吕肯与美因茨,正朝德意志第三大城市法兰克福进发;

而巴赞将军率领的第三军团则攻下了符腾堡王国西部的弗莱堡要塞,使得该国的首府斯图加特几乎无险可守。

以符腾堡自身的军力,根本无力抵御巴赞麾下的三十万大军,而普鲁士的援军尚远在天边,因此在任何人看来,斯图加特的失守只是早晚的问题。

高卢军队的攻势迅猛无比,整个北德意志联邦仿佛暴风雨中的一间老旧房屋,随时可能被彻底摧毁。

而站在远处观望的欧洲各国,在拿破仑战争之后,再一次领教了高卢军队那可怕的军事实力。

“果然不愧是欧洲最强陆军,这次普鲁士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高卢人这是重拾拿破仑时代的雄风啊,六十年过去,他们的军队依旧让人胆寒!”

“欧洲第一陆军的名号,看来还是非高卢人莫属!”

这场初期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各国对高卢实力的认知。

也许是因为法军在最初阶段展现出的压倒性优势,又或许是普鲁士方面在应对上出现了失误。

总之,眼下形势似乎预示着高卢已胜券在握,而普鲁士则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战败。

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人,在目睹高卢军队那惊人的攻势后,彻底打消了原本打算趁火打劫、与普鲁士联手对抗高卢的念头。

他们不久前刚与奥地利交手,深深体会到自己与欧洲主流强国之间的差距。

而那支曾将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奥地利军队,却在普鲁士面前溃不成军。

而如今,普鲁士的军队又被高卢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如此一比较,意大利军队面对法军时,几乎毫无胜算。

若贸然加入战局对抗高卢,一旦法军解决掉普鲁士,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自己。

以意大利目前的实力,恐怕根本承受不起高卢的反扑,于是他们决定继续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而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伦敦,约翰牛人眼看法军即将彻底击溃普鲁士,也开始坐不住了。

约翰牛已经下令驻扎在荷兰的部队,一旦法军进入鲁尔地区,便立即出兵干预,以阻止法军进一步推进!

然而,谁也没有意识到,在这表面高奏凯歌的背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逼近高卢军队!

1867年8月26日,正当法军连战连捷,攻克科隆,一步步蚕食莱茵地区之际,

一支规模庞大的普鲁士军队突然出现在凯撒斯劳滕地区,而统帅这支军队的将领,身穿一身醒目的红色军服。

这正是普鲁士骠骑兵高级军官的标志性制服。

若有人熟悉普鲁士军界的名将,看到这身装束,大概就能猜出他的身份了。

没错,出现在凯撒斯劳滕地区的正是普鲁士第二军团,其指挥官正是在普奥战争中屡建奇功的腓特烈·卡尔亲王!

此刻,这位被称作“血亲王”的卡尔王子正立于凯撒斯劳滕境内的一座山丘之上,凝望着远方的大地。

“亲王殿下,您的伤势还好吗?”

第二军团的参谋长走上前来,关切地询问。

这位年轻的参谋是从总参谋部调来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别看他年纪尚轻,能力却极为出色,深得总参谋长老毛奇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等高层的赏识。

此次德军即将展开的重要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我没事,参谋长。

部队的情况怎么样了?”

卡尔亲王转过身来,语气和缓地问道。

两人年纪相仿,腓特烈·卡尔亲王今年三十九岁,施里芬三十五岁,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起行动!”

施里芬神情振奋地答道。

能够追随被誉为“普鲁士战神”的卡尔亲王作战,对他来说,简直是一场难以想象的荣耀!

“很好,传令下去,全军迅速推进,目标——阿登森林!”

当腓特烈·卡尔亲王所率领的第二军团突然现身于阿登森林一带时,普鲁士的第一军团与第三军团也分别出现在莱茵河地区与符腾堡王国境内。

这三路大军的快速部署,直接切断了法军的前进路线,迫使他们不得不打起精神,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斗!

“哼,终于来了,我还以为普鲁士人只敢躲在后方不敢露头呢!”

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听闻普军主力终于现身的消息后,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此前还有人向他大肆吹捧普鲁士军队如何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结果呢?

八月十五日战争爆发,十几天过去,正面战场上却几乎见不到普鲁士正规军的身影。

面对这种情况,不是对方怯战,不敢出战,便是他们动员效率低下,集结军队耗费了太多时间,才导致前线迟迟无法形成有效兵力。

在拿破仑三世看来,普鲁士人两者兼而有之——既胆小怕事,又缺乏像法军那样迅速完成动员的能力!

虽然真正的主力决战尚未打响,但从双方军队的反应来看,差距已经一目了然。

因此,他对法兰西军队充满信心,对对面的普鲁士军团则毫无畏惧。

“陛下,我认为我们不能太过轻敌。”

法军总参谋长埃德蒙·勒伯夫在一旁谨慎地提醒,“据情报显示,前线的敌军很可能是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亲自统率,人数甚至超过我们,多达三十五万人!”

这位总参谋长深知,皇帝始终志大才疏。

尽管他与那位传奇皇帝拿破仑拥有一样的名字,但他的能力远不及他的叔叔——那位曾横扫欧洲、令各国闻风丧胆的拿破仑大帝。

那位真正的拿破仑,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带领法兰西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几乎无人可敌。

即便是多国联军数次围剿,也未能撼动高卢帝国的根基。

如果不是他在远征莫斯科时遭遇惨败,损失了大批精锐部队,恐怕历史上也就不会有滑铁卢之战了。

相比之下,拿破仑三世恐怕连他叔叔一成的能力都不到。

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完全是由于法兰西自拿破仑战争之后,国际地位持续下滑,民生日益困顿,民众开始怀念那个曾经带领他们走向辉煌的伟大时代。

在这种局面下,依靠与叔父拿破仑一世的亲属关系和相同的名字,拿破仑三世才得以勉强掌握权力,登上高卢皇帝的宝座。

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坐上皇位,与其说是他个人能力出众,不如说是因为“拿破仑”这个姓氏所承载的巨大光环,使民众对他抱有过高的幻想与期待。

眼下看来,如果他真能在战场上击败普鲁士,或许确实有机会让高卢重新找回昔日的荣光。

然而在参谋总长埃德蒙·勒伯夫的眼中,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皇帝陛下与军中许多将领都严重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普鲁士远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软弱可欺!

作为法军最高军事策划者,埃德蒙对这位对手的强悍心知肚明。

当初,普鲁士仅凭十几万人马,便成功抵挡住了几十万法军的攻势。

如今怎会突然变得如此不堪,任由他们长驱直入?

埃德蒙几乎可以断定,这一切极有可能是普鲁士精心布置的圈套!

可是在敌人露出真面目之前,谁也无法预料他们下一步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

“哼,兵力再多又如何?当年我叔叔与缪拉、絮歇、达武等将领率军征讨普鲁士时,对方常常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不照样被我叔叔与缪拉等人打得落花流水?以少胜多的战例在法军历史上难道还少见吗?”

拿破仑三世显然并不认同埃德蒙的看法,他顺口便提起了当年拿破仑大帝时期的辉煌战绩。

这番话却让埃德蒙忍不住在心里冷笑着吐槽:

当年的拿破仑大帝在位之时,手下26位元帅,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是欧洲乃至世界级别的名将。

达武、马塞纳、缪拉、絮歇、拉纳、苏尔特……这些人可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将才!

而如今法军的将领,如麦克马洪、巴赞之流,又拿什么与他们相提并论?

这些人之所以能爬到高位,多半是靠巧言令色、阿谀奉承,讨得皇帝欢心罢了。

就他们那点战绩,连拿破仑时代的将领们都比不上,更别提跟对面的普鲁士腓特烈·卡尔亲王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