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不认识他,但既然被汉军押到这儿来,肯定是牵涉了什么大事。

而且看样子,他们一定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才惹来了天朝的怒火。

他在心里把这人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脸上却堆着笑问道:“顾大人,这位是?他犯了什么错?”

见对方还装傻,顾维钧心中冷笑: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便让你看个明白。

“来,让他把刚才说的再重复一遍。”

士兵拎来一桶凉水,“哗啦”一声泼在那名昏迷的俘虏头上。

那武士猛地惊醒,打了个哆嗦。

“把你之前做的事老实交代一遍,不然有你好受!”

一名士兵将顾维钧的话翻译过去,也许是想起了在汉军手里吃过的苦头。

那武士一听,脸色瞬间煞白,眼中露出恐惧和哀求。

“我说,我全都交代!”

他立刻把如何假扮琉球人、借船难之名在呆湾登陆、实则进行地形侦察的事全盘托出,为的是为将来的大规模登陆做准备。

说完之后,他连连叩头,求汉军饶他一命。

他的同伴在逃往北方时,被汉军舰队拦截抓获。

原本十二名逃亡者,被打死七人,五人被俘,他正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最开始嘴硬得很,什么也不肯说,可一尝到汉军的手段,尤其是水刑之后,一个个全都撑不住了。

“你现在明白天朝为何兴兵而来吧?”顾维钧冷冷地看着井上正直。

后者此时早已冷汗直流,双腿发软,几乎站不稳!

虽然这次行动是下级武士擅自行动,但在那个时代,无论幕府将军还是各地大名,都对海外扩张充满野心,这类事情也屡见不鲜。

尤其是在先前天朝内战之际,他们嗅到了机会,曾计划出兵进犯呆湾岛与高丽半岛,进而以这两地为据点,逐步侵蚀整个天朝疆土。

然而,汉军在征讨湘军期间,派出聂士成率领五千精兵占领了对马岛,使得倭人南下高丽的野心彻底破灭。

西进无望,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东边与南方。

谁料幕府尚未有所动作,各地的武士阶层竟自行掀起风波。

若是寻常事端倒也罢了,真正麻烦的是这件事惊动了天朝,这让幕府成了替罪羊!

“顾大人,您听我解释,这些人并非幕府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毫无干系……”

井上正直深知,若此事处理不当,极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事。

而如今的倭国,早已四分五裂,幕府正严控各地意图谋反的大名。

西南各地的大名已与维新派及洋人暗中勾结,图谋推翻幕府政权。

在此局势下,若再遭遇如天朝这般强敌,幕府将毫无还手之力。

一旦开战,幕府恐怕最先覆灭。

此时的倭国,局势与晚清清廷颇为相似。

天朝是天朝,朝廷是朝廷。

清廷的旗人所维护的是自身特权,而非国家利益。

他们不关心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不计较战争赔款多少,更不在意百姓是否温饱。

只要旗人地位稳固,他们便心安理得地做着“人上人”。

而倭国如今亦是如此,倭国是倭国,幕府是幕府。

幕府将军和德川家族,便如同清廷的旗人,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存亡与民生疾苦。

因此,镇压国内倒幕势力,远比应对外部冲突更为紧迫。

为了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倒幕派,幕府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以换取天朝的谅解,意图竭尽所能平息争端,避免因与天朝开战而引发自身政权的倾覆。

因此,他们必须将所有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绝不给汉军任何开战的借口!

在江户城中,一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腰挎武士刀的男子,谨慎地走入一条幽深小巷,四下张望后,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口令!”

屋内传来拔刀戒备的声音,有人低声喝问。

“维新!”

“倒幕!”

确认无误后,屋内人立即打开了门。

只见门后站着七八个精壮汉子,手持利刃,占据各个关键位置,若来人稍有差错,恐怕早已被斩于刀下。

“阁下是?”

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书生走出,开口询问。

“在下坂本龙马,来自荻城。”

荻城是长州藩的治所,此人从荻城而来,意味着他已接触过长州藩。

那青年听后微微颔首,拱手一礼,道:

“原来是坂本先生,久仰大名。

在下伊藤薄文,先生请进。”

坂本龙马点头回应,伊藤薄文身为维新派骨干,他早有耳闻。

传闻五年前震惊倭国的日不落使馆爆炸案,正是此人策划。

“先生自长州藩而来,长州方面是否已决定举兵倒幕?”

当初维新派袭击日不落使馆,原意是驱逐洋人,但后来他们才意识到,若不先推翻幕府,攘夷终究是徒劳。

因他们每次驱逐洋人,幕府都会加倍赔偿列强损失。

列强毫发无损,倭国却背上了更沉重的枷锁。

这让他们明白,若不铲除这个附在国家身上的寄生虫,倭国将永无出头之日!

于是,改革派计划联合外样大名,借助他们的兵力来推翻幕府,实现他们尊王攘夷、复兴倭国的理想。

“长州藩、土佐藩、萨摩藩、肥前藩等已经答应出兵,组成倒幕联军,向关东进发,直指江户!”

坂本龙马将西南各藩的情况一一说明,改革派的众人听后无不振奋。

“太好了,有了这些大名的支持,我们倒幕派的实力就更加雄厚了!”

“正是如此,到时候我们可以趁德川幕府出兵在外,趁机在关东地区,特别是江户城内发起动乱,搅乱他们的后方,让他们首尾难顾!”

伊藤博文虽也为之欣喜,但并未被胜利的前景冲昏头脑。

他很快冷静下来,并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西南诸藩的联军,兵力有多少?”

坂本龙马如实回答:“大约八万人。”

“八万不够,德川幕府手中至少有十万军队,单是江户城内就有五万,周边还有三万,还不算京都、大阪等地的兵力,如果再加上亲藩和谱代大名的支持,他能调动的兵力不下十五万!”

众人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幕府兵力十五万,而倒幕军仅八万,实力差距悬殊。

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若贸然开战,恐怕胜算渺茫。

“我们必须寻求其他力量的帮助才行!”

伊藤博文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不愿多年努力付诸东流,更不愿复兴倭国的理想就此破灭。

因此,不动手则已,一旦动手,就必须有十足的胜算。

否则一旦失败,倒幕势力必遭幕府残酷镇压,届时再想翻身,难度将大得多!

“先生可有办法破解当前局势?”

坂本龙马听后,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似乎已有想法,伊藤博文不禁好奇地问道。

“我原本打算效仿你当年刺杀日不落国使节的行动,再赴江户城,去他们的使馆走一趟。”

伊藤博文却摇了摇头,说道:“这条路恐怕行不通。

即便日不落国大使被杀,他们也不会因此对幕府开战。

对他们来说,只要利益不受损,死几个人无关紧要。”

日不落人只在乎利益,使节死了大可换人。

刺杀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被日不落国利用,借机向幕府敲诈勒索。

以德川幕府以往对洋人的态度来看,多半会卑躬屈膝,竭力满足洋人要求,以求得他们的好感。

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削弱幕府,反而加深了洋人与幕府的利益绑定。

一旦倒幕派表现出推翻幕府的决心,从幕府处获得巨大利益的日不落国,甚至可能直接出兵干预,阻止幕府覆灭。

这并非伊藤博文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在邻近的天朝,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洋人从清廷那里获得了大量好处,不愿看到太平天国推翻清廷,于是与清廷联手镇压起义。

若不是洋人提供武器与支援,胜负仍未可知。

有了这样的现实案例,伊藤博文自然不认为刺杀洋人使节会有效果。

“确实如此,我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改变计划了!”

坂本龙马赞赏地看了伊藤博文一眼,此人能冷静分析局势,既不盲目自信,又能看清列强的真正立场,对当前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这让坂本龙马对他产生了几分敬意,甚至隐隐觉得此人将来必成大器,甚至可能执掌倭国大权。

“改变计划?先生是说……”

伊藤博文心中一动,似乎猜到了什么。

“江户湾内,不是停着一艘外国军舰吗?你们可知道,那是哪个国家的?”

坂本龙马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众人互相看了看,江户湾来了一艘巨大的白色战舰,这个消息他们已经听说了。

但那艘战舰究竟属于哪个国家,他们却没人能说得准。

“会不会是日不落帝国的?”

有人试探着问,坂本龙马却摇了摇头。

“或许是法兰西?”

“也可能是美利坚?”

“或者是西班牙?”

众人接连报出了好几个国家的名字,可全都被坂本龙马一一否决了。

“都不是,那艘战舰是来自我们西方的那个大国!”

在江户城中,井上正直回到城内后,立刻向德川庆喜报告了白天与汉军会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