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就已经陷入混乱、快要支撑不住的罗刹国军队,在猛烈轰击下彻底丧失了斗志,纷纷扔掉兵器,跪地投降!

然而,这次他们碰上的对手是白起!

而白起,素来从不留俘!

因此,这二万罗刹国士兵最终全被歼灭,仅有寥寥无几的幸运者侥幸逃脱!

库伦一战,前后不过八个小时,汉军以相当的兵力,成功击溃装备精良的罗刹国部队。

他们用实际战绩向罗刹国人表明,汉军不仅海军强大,陆军同样不可小觑!

前锋部队与全部辎重物资都被汉军摧毁的消息传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勃然大怒!

“废物,全都是一群废物!”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敌人摸到眼皮底下都察觉不到!”

当亚历山大二世得知这场战斗的具体情况后,内心极为震惊。

他一方面为汉军展现出的强悍战力感到惊愕,另一方面也为己方军队所犯下的那些低级、难以容忍的错误而愤怒不已!

“陛下请息怒,尽管汉军利用突袭的方式对我们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我军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仍有至少十万兵力可供调动,从兵力上看,我们依然占据着明显优势。”

眼看沙皇要将所有责任归咎于陆军,一位陆军将领急忙出面劝解。

然而,他说出的话却让人难以信服——两万人全军覆没,在他口中竟只是轻微的损失!

那在他眼里,多大的伤亡才算严重呢?

听了陆军高级将领的解释,沙皇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

无论如何,这一仗必须继续打下去,否则他们在西伯利亚长期维持大量驻军,迟早会把国库掏空,拖垮整个国家!

尽管首战失利,并且失去了两万训练有素的部队以及几乎所有补给物资,

但主力尚存,远东还保留着十万可用之兵。

拥有敌军两倍以上的兵力优势,他坚信只要能正面交锋一场,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唯一的难题是,没有粮食、没有弹药,仗该如何打?

“这个简单,粮草和补给汉军已经替我们准备好了,只要我们能在战场上迅速击败他们,他们的物资就统统归我们了,到时候不就什么都有了吗?”

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让亚历山大二世顿时眼前一亮!

没错!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帮我们造!

直接出兵去夺取汉军的军队不是更好吗?

况且他听说汉军的武器装备似乎十分精良,如果能够战胜他们,把这些武器抢过来,自己的部队就能变得更加强大!

到时候,等打完了天朝,再把这支装备了汉军武器的军队调往欧洲战场,他们在欧洲的扩张之路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想到这里,沙皇不再迟疑,果断下令:

“立刻向前线发电报,命令西北和东北方向的俄军迅速向南推进,占领天朝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后,立即向漠北以南地区集结,切断汉军主力的退路,将他们彻底歼灭在漠北!”

亚历山大二世的野心不小,他不仅想要击败汉军,还想趁其主力未归之时,顺势吞并天朝的西北与东北地区!

然而,这样的设想未免太过理想化。

因此,当俄国战败的消息,以及沙皇决定扩大战争的讯息传到普鲁士,传进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耳中时。

俾斯麦对威廉一世国王说道:“看来罗刹国已难逃败局,我该动身再去一趟俄国了!”

……

就在俾斯麦刚刚启程的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天朝境内,战火却正在进一步蔓延。

西北与东北两地的汉军,在接到汉王发来的紧急警报后,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狠狠打击毛熊人的入侵。

在西北地区,平定了当地部族的叛乱之后,左宗棠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清剿并驱逐大量在此地盘踞的异族势力,并开始从关内招募移民,计划在当地屯田垦荒,恢复生产,吸引更多汉人前来定居。

这些治理措施已初见成效,在军队的保护下,越来越多在关内难以维生的贫困百姓,在汉军的支持下,拖家带口来到西北安家落户。

西北其实有多个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区域,非常适合大规模开垦耕种。

但由于周边异族和北方毛熊的军事威胁,使得当地的居民缺乏安全保障。

明明拥有大片肥沃土地,但在汉军入驻之前,几乎没人敢来此开荒种地。

原因很简单——那些异族只知劫掠,自己从不从事生产。

一旦有人辛辛苦苦将土地开垦出来,等到丰收时节,他们便率众前来烧杀抢掠。

一年劳作下来,不但颗粒无收,甚至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即便是在关内生活艰难的人,也很少愿意离开家乡,冒险前往西北求生。

但如今形势不同了,汉军的到来已经彻底铲除了这里的反叛异族,剩下的也都被汉军的威势所震慑,没等大军压境就仓皇逃往中亚。

而这些异族的撤离,为关内百姓腾出了大量的生存空间。

再加上汉军发放枪支,组建民兵队伍,使得从关内迁来的民众组成带有半军事性质的屯田组织。

平时他们在田间耕作.

空闲时则被军队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一旦战事爆发,他们也能迅速武装起来,拿起武器,跟随汉军一同出征作战。

尽管他们的作战能力无法与汉军正规部队相提并论,但执行一些后方任务,例如护送粮草、维持占领区秩序等工作,他们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手中有枪,心中不惧。

更何况还有两万骁勇善战的汉军驻扎在西北地区作为坚强后盾,这让关内的百姓顿时感到安心不少。

因此,愿意迁徙至此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战乱不断,再加上外国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捻军在北方地区的横行肆虐,中原一带大量人口沦为流民。

这些流民中,有数百万南下投奔了汉军,也有一部分人进入关中地区寻求生路。

然而关中平原毕竟地域有限,承载力不高,这么多人聚集于此,迟早会引发问题。

因此,汉军开始开发西北地区,吸引关内的无业游民前来垦荒,不仅缓解了西北地区汉族人口不足的问题,也缓解了关内人口稠密、土地紧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