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甚至有人骑上马匹沿着铁轨追逐,一边追赶一边兴奋地吹起口哨,仿佛在向这个钢铁怪物打招呼。

坐在车厢内,望着窗外那些惊讶不已、骑马追赶的人群,林文额头上不由浮现出一条黑线。

当初在初中课本上,好像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日不落帝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它正式通车的时候,当地人也出现了类似的场面,甚至还有人骑着马试图追赶火车。

说实话,这种时速只有40公里的蒸汽机车,还真有可能被马匹追上。

因为战马全力奔跑时,最高时速能达到70公里!

不过蒸汽火车只需不断加煤便可持续前进,本身不会感到疲倦,所以只要燃料充足,并且没有机械故障,它可以一直行驶下去。

而战马就完全不同了,它们跑不了多久就会筋疲力尽,要是长时间奔跑,甚至会把马活活累死。

正因如此,古时候才需要设立大量的驿站,每个驿站都备有马匹,这样一来,一旦边疆有紧急文书需要飞驰送至京城,传递者只需中途换马,就能一路不停奔驰!

当然,骑手也需要轮换,不然一天跑八百里,他们自己也会吃不消。

35公里的路程很快便到了,不到一个小时,列车已经抵达佛城,稳稳地停靠在佛城新建火车站的月台旁!

“殿下,目前蒸汽机的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旦将来解决了技术难题,提高输出功率,火车的速度还会更快,从佛城到粤城的通行时间也将进一步缩短!”

詹天佑激动地说道。

在他看来,现在使用的蒸汽火车远远没有发挥出火车应有的潜力。

自瓦特改良蒸汽机以来,蒸汽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从最初只能驱动织布机的小功率机器,到现在可以带动火车甚至是万吨级军舰的强大动力设备!

蒸汽机的进步速度非常惊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功率的进一步提升是迟早的事!

或许将来,当蒸汽机足够强大时,人们真的能凭借它飞上天空!

“嗯,你们做得很好。

有了这条铁路,北方运往粤城的各种物资,可以直接通过铁道送到佛城工业园来!”

修建这条铁路最初的意图就是为了打通佛城与粤城之间的联系。

虽然佛城也临海,但并没有一个理想的港口。

而粤城位于珠江之畔,海上货船可直接停靠在粤城码头,南北货物运输极为便利。

等到铁路全线贯通后,来自北方的大批资源如铁矿石、铜矿、煤炭等都可以先用船只运抵粤城,再由粤城转运至佛城。

当然,等佛城这边的深水港建成之后,还可以在这里新建一条铁路,将码头与工业园区连接起来,届时运输将更加高效便捷!

“呵,能为殿下分忧,替天下的亿万黎民尽一份心力,是属下的福分!”

受到汉王的夸奖,詹天佑心中满是喜悦。

作为一名工科出身的人才,他心思朴实,只知道踏实做事,对那些权谋手段一窍不通。

幸运的是,他遇见了林文这样开明的君主,若是换作历史上的那些割据军阀,恐怕他这一身本事也就难以施展了!

“国家兴衰,人人有责。

你有这样的心胸很好。

我大天朝疆域辽阔,拥有13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般广阔的国土,将来要铺设的铁路,恐怕得用十万公里来衡量!

若换作旁人,听到还要修建这么多铁路,只怕立刻就皱起眉头抱怨起来。

可詹天佑不同,他听闻此事后,眼中闪着光,激动不已。

“殿下您说的是真的吗?真要建那么多铁路吗?”

他的专长就是修铁路,如果没有工程可做,那他就无事可做了!

“当然,这项规划已经写入帝国的第一个五年发展纲要中。

在未来五年内,帝国将先修建一条从粤城到江城的铁路,然后在江城北面再建设一条通往京城的线路,最后在长江之上架设一座宏伟的铁路桥,将南北两段连通,贯通整个天朝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林文娓娓道来,描述的是前世着名的京广铁路线。

作为天朝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命脉,这条铁路无论如何都必须建成!

而当詹天佑听完这番描绘,激动得全身发颤,整个人仿佛充满了无穷动力!

仅仅听描述,就知道这条路极具挑战性,让他忍不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对你们后续的工作充满期待,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从佛城回到粤城后,林文听取了以内阁首辅洪仁玕为首的团队所拟定的大汉帝国首个五年发展计划草案。

“殿下,自1865年起,未来帝国将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

这是第一期的内容,请您审阅。”

对于内阁提出的首期五年计划,林文认为略显保守。

在他们的构想中,未来五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兴建十座年产五十万吨的钢铁厂,以缓解天朝目前钢材短缺的局面。

钢铁是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基石,缺少它,工业化进程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除了特种用途的钢之外,普通铁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它可以用于制造农具或生活器具等日常所需,这类产品使用普通的铁材即可,无需耗费昂贵的钢材资源。

而且相比起钢铁来说,普通的生铁更为便宜,民众的承受能力也更强。

因此,在汉军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内阁制定了建设10座年产100万吨生铁厂的方案。

此外,大规模基建工程离不开水泥的大量使用,因此内阁还计划建设20座年产量为100万吨的水泥工厂。

这样一来,等到五年之后,汉军每年将拥有500万吨的钢铁产能、1000万吨的生铁产量以及超过2000万吨的水泥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其基础建设的需求。

在解决了钢铁和水泥等原材料问题后,汉军其他的工业设施就可以全面启动发展进程了。

因此,在这五年规划之中,内阁还准备于粤省与松江分别设立两座大型造船基地,一方面承担海军舰队的建造任务,另一方面也为民间制造商用货轮和民用船只。

预计这两座船厂建成后,每一座的年下水吨位可达35万吨,一年大致能生产出超过100艘5000吨以上的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