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 第255章 京鲁大战,硝烟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5章 京鲁大战,硝烟再起

那场2比2的平局,以及克雷桑那记不讲道理的世界波,在赛后迅速发酵。

日本媒体用《横滨的噩梦,被一脚天外飞仙续写》来形容他们的绝望,韩国媒体则惊叹《一支拥有“疯子”和“神仙”的球队,正在动摇东亚足球的格局》。

而在国内,球迷们的狂欢,则以一种更加立体、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展开。

林昊在场边那句清晰的国骂,和他一脚踢飞水瓶的视频,被做成了无数个表情包,其传播速度甚至超过了克雷桑的进球集锦。

“林昊同款矿泉水”一夜之间成了购物网站的热搜词,销量暴涨。

老徐那句对着贾西姆说的“很好,现在我们教练组,凑成一对了”,更是被球迷们奉为“年度最佳吐槽”,他和林昊被戏称为“红黄牌cp,锁死!”

狂欢之下,是暗流。

足协的电话,在第二天上午就打到了俱乐部。

电话那头,领导的语气很复杂,既有对球队顽强表现的肯定,也有对林昊“不冷静行为”的担忧和“善意提醒”。

老徐挂了电话,走进战术室,看到林昊正对着一面白板出神。

“足协那边来电话了,让你注意影响。”老徐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哭笑不得,“网上有个投票,评选本轮亚冠最佳进球,克雷桑排第一。还有一个投票,评选最佳脚法,你那一脚踢水瓶排第一。”

林昊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罚款了吗?”

“那倒没有,亚足联的罚单估计还在路上。不过……”老徐顿了顿,“京鲁大战的裁判组名单出来了,是咱们的老朋友了,马宁。”

“嗯。”林昊应了一声,似乎对这个名字并不意外,他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白板上。

那上面,左边是横滨水手的主场信息,右边,则贴着北京国安的球员大头照。

两个战场,无缝衔接。

亚冠的硝烟尚未散尽,联赛的战火已然燃起。

仅仅三天后,新赛季的第一次“中超春晚”——京鲁大战,就将在济南奥体中心上演。

外界的舆论,在短暂的兴奋后,迅速转向了担忧。

“魔鬼赛程!泰山队能否扛住?”

“体能告急!血拼横滨之后,泰山队主力阵容已是强弩之末。”

“以逸待劳的北京国安,或将成为泰山队新赛季的第一个拦路虎。”

各大体育自媒体的分析文章,几乎口径一致。

刚刚和横滨水手进行了一场身体与意志双重消耗的极限拉扯,紧接着就要面对宿敌北京国安,四天后还要飞去日本打生死战。

这样的赛程,对任何一支球队来说,都是地狱级别的考验。

泰山队的球迷论坛里,也充满了担忧。

“这场打国安,要不就战略性放弃吧?留着力气死磕横滨才是正事啊!”

“楼上的说什么胡话?打谁都能歇,打国安能歇吗?”

“理智一点,现在球队最重要的是亚冠。联赛是三十轮的漫长征程,丢一场球没什么。要是为了争一口气,把主力都拼伤了,亚冠怎么办?”

……

基地食堂里,球员们也在讨论着。

“哎,你们说,教练这场会让谁上?”王大雷叼着一根油条,含糊不清地问。

“还能有谁?肯定是轮换啊。”高准翼的腿上还缠着厚厚的冰袋,那是和横滨拼了九十分钟留下的纪念,“就我这腿,现在让我去追我家那条狗都费劲。”

“轮换好啊!”王大雷眼睛一亮,把油条往豆浆里一蘸,“那我岂不是可以带薪休假了?我跟你们讲,那天冲刺八十米去庆祝,比我扑十个点球都累。我感觉我腿部肌肉的储备,全用在庆祝上了。”

正埋头干饭的克雷桑抬起头,默默地指了指王大雷,又指了指自己的腿,然后做了个跑步的姿势,竖起了大拇指。

王大雷看懂了,得意地一拍胸脯:“那是!巴西兄弟有眼光!我就是门将里跑得最快的,前锋里守门最好的!”

一旁的郑铮摇了摇头,笑了笑,没说话。

他知道,这些插科打诨的背后,是极度的疲惫。

那场比赛,对每个人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战术分析室里,林昊和教练组也在为此事发愁。

“硬拼,肯定不行。”老徐指着一份球员身体机能报告,“郑铮、高准翼、李源一……这几个球员的疲劳指数已经亮红灯了,再让他们打满全场,受伤风险极高。”

“所以,必须轮换。”林昊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但是林导,这场是京鲁大战。”一位助理教练提醒道,“球迷们很看重。如果我们上替补输了球,舆论压力会很大。”

林昊抬起头,看着他,反问了一句:“我们有替补吗?”

助理教练一愣。

“在我这里,没有主力替补之分。”林昊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上面是泰山队所有球员的名字和照片,“经历了一个冬天的魔鬼训练,每一个人的体能和战术理解,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他们缺的,不是能力,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拿起一支笔,圈出了几个名字:童磊、廖力生、陈蒲,甚至还有几名更年轻的U23小将。

“国安以为我们累了,媒体以为我们要放弃。所有人都觉得,我们最好的选择是收缩防守,保个平局。”林昊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那我们就反着来。”

他看向老徐,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

“告诉球员们,打国安,我们不仅要轮换,还要对攻。”

“用我们体能最充沛的一帮人,去冲击他们以逸待劳的防线。用最快的节奏,把他们拖进我们习惯的肉搏战里。”

“他们想打控制,我们就用练了一个冬天的逼抢,让他们连三脚传递都打不出来。”

老徐看着这个年轻人,心里的那点担忧,瞬间被一种熟悉的兴奋所取代。

他知道,林昊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退缩”和“保守”这两个词。

万一有球员在轮换中踢出来了呢?

这对球队的长远发展,对未来的多线作战,都是天大的好事。

风险和收益,永远并存。

而林昊,永远是那个敢于把所有筹码都推上赌桌的人。

于是,一套颠覆了所有人想象的轮换阵容,在林昊和教练组的讨论中,逐渐成型。

在林昊这里,没有放弃。

只有,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