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绝色寡妇让我生不如死 > 第178章 地道的本帮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苏景明站起身,没有多说什么,兄弟俩默契地向前一步,伸出手臂,用力地拍了拍彼此的后背和肩膀。

这是一个男人之间、无需言语便能传递千言万语的动作,包含着问候、关心和一种血脉相连的支撑感。

午餐极其丰盛,巨大的圆形红木餐桌上几乎摆满了盘子,都是苏景明记忆深处最地道的本帮菜。

浓油赤酱、酥烂入味的红烧肉;壳脆肉嫩、咸鲜可口的油爆虾;汤白汁浓、肉质鲜美的腌笃鲜;清香醇厚、口感软糯的草头圈子。

还有清蒸鲥鱼、蟹粉豆腐、油焖春笋……李玉兰仿佛要将儿子在国外错过的所有家乡味道一次性补偿回来,不停地用公筷给他夹菜,很快,苏景明面前的碗里就堆起了一座小小的“山丘”。

\"妈,够了够了,碗里都堆不下了,再夹就没地方放米饭了。\"苏景明看着碗里冒尖的菜肴,无奈地笑着告饶,心里却暖洋洋的。

\"你在外面哪吃得到这么地道的本帮菜?\"李玉兰根本不理会他的“抗议”,又动作利索地舀了一大勺金黄油亮的蟹粉豆腐扣在他碗里的“山尖”上。

\"多吃点,我看你就是瘦了,肯定是外面饮食不习惯,工作又辛苦。\"

她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心疼,仿佛苏景明不是在迪拜做叱咤风云的资本大佬,而是在哪个工地搬砖受苦。

苏志伟坐在主位,慢条斯理地剥着一只油爆虾,动作优雅而专注,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声音不高,却让原本洋溢着欢声笑语的餐桌瞬间安静了几分:\"这次回来,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连正在埋头研究新手表各种功能的苏文斌,都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抬起头来,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小叔。

苏景明放下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斟酌着用词,既不能说得太复杂让家人担心。

也不能过于敷衍:\"先在徐家那边帮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现在的情况……您可能也听说了些,确实不太好。\"

\"徐家的事,我零星听到一些风声。\"苏志伟点了点头,将剥好的虾肉蘸了点醋,放入口中,咀嚼了几下才缓缓说道。

\"那个张董,还有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吃相是难看了点。不过商场上的事,你自己把握分寸。\"

他的话点到即止,既表达了关注,又严守了不与具体商业事务牵扯的界限。

坐在苏景明斜对面的林薇轻声插话,语气温柔带着关切:\"景明在迪拜不是做得风生水起吗?报纸上都说是‘东方传奇’呢。

怎么突然就决定回来了?\" 她说话时,习惯性地微微侧头,露出优美的颈部线条。

\"外面再好,终究不是家啊,嫂子。\"苏景明说得轻描淡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而且,国内有些事,有些人,终究是放不下的,必须得回来亲自处理。\"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父母期盼的脸庞,意思不言而喻。

一直安静品尝黄酒的苏建国此时抿了一口杯中琥珀色的液体,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回来也好,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现在这个年纪,正是一个人经验、精力、人脉都处于巅峰的时候,是干事业的好时机。

不过要记住,做事要有根,要脚踏实地,不能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那样再大的成就也是虚的。\"

\"爸说得对,我记下了。\"苏景明恭敬地应道,对父亲的教诲,他向来是虚心接受的。

苏志伟用湿毛巾仔细擦干净手指,看向弟弟,眼神变得认真起来:\"既然回来了,总不能一直给人当救火队长。

总要有个长远的规划,你在迪拜那一套资本运作的模式,确实是做得不错,名声在外。

但那边的环境、规则和国内有很大不同,成功的模式未必能完全照搬过来。

现在全球和国内的经济形势都比较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我明白。\"苏景明点头,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些,他知道大哥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点。

\"其实我这次来上海,除了看您和爸妈,也是想认真听听大哥您的意见。您站得高,看得远。\"

一直埋头吃饭的苏文斌突然抬起头,嘴里还嚼着饭,含混不清地大声问道:\"小叔小叔,我们同学都说迪拜可有钱了!真的有七星级的帆船酒店吗?

酒店里的马桶真的都是用金子做的吗?那我要是去上厕所,是不是就算……嗯……‘点石成金’了?\"

童言无忌的问话让一桌人都忍俊不禁,刚才略显严肃正式的气氛顿时被这活泼的插科打诨搅得轻松愉快起来。

\"别听网上那些夸张的传言瞎说。\"苏景明被侄子逗笑了,伸手轻轻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颊。

\"哪有那么离谱,等你这学期期末考好了,表现好的话,小叔下次出差,可以考虑带你去迪拜亲眼看看,让你知道真正的迪拜是什么样子,可不是只有金马桶哦。\"

午餐在愈发温馨融洽的氛围中继续。

饭后,林薇陪着公婆在客厅的沙发上喝茶聊天,苏文斌被要求回自己房间完成午间的功课。

苏志伟则对苏景明使了个眼色,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去我书房聊聊?那里清静。\"

兄弟俩一前一后穿过客厅,走进位于走廊尽头的那间大书房。

这间书房非常宽敞,整整一面墙都是顶天立地的实木书柜,里面密密麻麻、分门别类地排列着各种书籍。

从厚重的马列经典着作、党史文献,到前沿的经济学专着、城市规划理论,甚至还有一些中外文学名着,排列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另一面墙上则挂着巨幅的上海市行政区划地图和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图,上面用红蓝两色的磁钉和细线标记着各种项目和信息,看起来像是个微型的作战指挥室。

宽大的红木书桌上,除了电脑和必要的办公用品,也堆着不少文件和报告,一切都彰显着主人繁忙而严谨的工作状态。

苏志伟在靠窗的一张舒适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松了松领带,让自己稍微放松一些。

然后指了指对面的沙发:\"坐,现在没外人了,跟我说说你的真实想法。徐家那边,你具体打算怎么介入?点到为止,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