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景明笑了笑,故意卖关子:“有个好消息,也有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徐一蔓攥紧了衣角,指尖都有些发凉:“先说坏的吧,先苦后甜,心里能好受点。”

“坏消息是,陈副总不知道从哪听说我们要申请省级重点文旅项目,正在暗中阻挠。”

苏景明的声音沉了些,“他找了几个文旅厅的老关系,说我们的项目‘风险过高’‘缺乏实际经验’。

还说我们的‘文旅指数’是‘纸上谈兵’,想让文旅厅驳回我们的申请。”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好消息是,江局长帮我们约到了明天下午见文旅厅的王副厅长。

王副厅长是负责重点项目审批的,只要能说服他,陈副总的阻挠就不算什么。”

徐一蔓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这算什么坏消息?明明是好事啊!江局长也太给力了,关键时刻总能帮我们一把。”

“别急着高兴。”苏景明苦笑了一下,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徐氏集团总部大楼——

即使是晚上,顶楼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见面地点定在徐氏集团总部。

陈副总在集团里经营了这么多年,总部里到处都是他的人,我们明天去那里见王副厅长,等于是在对手的主场演戏,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出岔子。”

徐一蔓的笑容也淡了些,她望着远处的大楼,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

“你说得对,陈副总肯定会趁机搞小动作。明天我们得小心点,最好别单独行动。”

两人又走了一会儿,夜色渐深,河面上的画舫也少了。

苏景明看了眼时间,对徐一蔓说:“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明天还要早起。老陈还在酒店门口等着呢,别让他等太久。”

徐一蔓点点头,两人转身往回走。

青石板路上的灯影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叠在一起,像是在夜色里悄悄牵起了手。

谁都没说话,但心里都清楚,明天的南京,注定不会平静。

翌日上午,南京的天空蒙着一层薄纱似的阴云,风裹着湿意吹在脸上,带着几分春末的微凉。

徐氏集团总部大楼矗立在新街口商圈的核心,玻璃幕墙倒映着周边楼宇的影子,在阴沉的天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苏景明和徐一蔓刚走进大厅,鞋底踩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瞬间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前台的工作人员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走廊里匆匆走过的职员也放慢了脚步。

眼神里藏着好奇与探究,还有几道目光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像细针一样落在两人身上。

前台小姐穿着黑色职业套装,领口别着银色胸针,脸上挂着标准却疏离的微笑,声音平稳无波。

“徐总,苏总,陈副总已经在三楼第一会议室等候了,特意交代说等二位到了,就直接过去,有重要事项沟通。”

徐一蔓下意识地攥了攥手提包的带子,凑到苏景明耳边,声音压得很低。

“他倒是会摆架子,故意让全楼的人都看着我们‘迟到’,想用这种方式压我们一头。”

苏景明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胳膊,语气从容:“急什么?他想摆谱,我们就陪他演。反正今天的主角不是他。”

说罢,他对着前台小姐颔首:“麻烦你带路吧,我们也正好想跟陈副总请教集团的运作流程。”

电梯门缓缓合上,镜面倒映出两人的身影。

徐一蔓整理着风衣的下摆,小声嘀咕:“真不知道他又要耍什么花样,昨天刚派人偷拍,今天又这么‘热情’。”

苏景明没接话,只是盯着电梯里跳动的数字——1、2、3,每跳一下,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交锋倒计时。

“叮”的一声,电梯门打开。

三楼的走廊铺着深棕色地毯,吸走了所有脚步声,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显得格外安静。

第一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隐约的说话声,夹杂着翻文件的“哗啦”声。

苏景明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深灰色定制西装的男人——

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胶把每根发丝都固定得整整齐齐。

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正是陈副总。

“一蔓,好久不见啊。”陈副总快步迎上来,伸手握住徐一蔓的手,力道不大不小,却带着几分刻意的亲近。

“上次见你还是在集团年会上,这才几个月,又出落得更漂亮了。”

他的目光转向苏景明,上下打量了一番,像是在评估一件商品。

“这位就是苏景明苏总监吧?徐董在董事会上可是把你夸得天花乱坠。

说你是金融圈难得的奇才,能把‘文旅+金融’玩出花来。今日一见,果然年轻有为。”

苏景明伸出手,指尖与陈副总的掌心相触——

对方的手很凉,指腹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握得却很紧,像是在暗中较劲。

“陈副总过奖了,我不过是运气好,刚好找到了文旅和金融的结合点。

比起陈副总在集团深耕多年的经验,我还差得远。以后在集团事务上,还得靠陈副总多指点。”

几人在会议桌旁坐下,陈副总拿起桌上的紫砂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热气从杯口冒出来,带着淡淡的菊花香。

他放下杯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打某种暗号。

“听说二位在贵州搞了个大项目?又是开发景区,又是做私募基金的,动静不小啊。”

他话锋一转,眼神突然变得严肃,“不过按集团的规矩,超过一个亿的投资项目,都得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才能启动。

你们这五个亿的项目,怎么没跟集团打招呼就擅自推进了?

苏总监刚加入集团,可能不清楚流程,一蔓你可是在集团待了好几年的,怎么也忘了规矩?”

徐一蔓皱了皱眉,正要开口解释,苏景明却抢先一步,打开笔记本电脑。

调出项目资金结构表,推到陈副总面前:“陈副总误会了,我们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并非集团自有资金。

而是由张总、李总等几位外部投资人直接注资,所有资金都由第三方托管机构监管,专款专用,不会动用集团的一分钱。

按《徐氏集团投资管理条例》第12条规定,外部独立注资项目无需经过董事会审议,只需向集团报备即可。”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不过陈副总要是对项目感兴趣,我们也欢迎集团参与投资。

您在地产领域经验丰富,要是能帮我们对接些景区配套的酒店资源,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副总的脸色微变,指尖在桌面上顿了顿,又很快恢复了笑容:“原来如此,是我误会了。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风险。

贵州那边的文旅市场复杂,很多企业进去都栽了跟头,你们五个亿砸进去,万一收不回来,不仅投资人会有意见,传出去对集团的声誉也不好。

徐董把项目交给你们,是信任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多谢陈副总关心,我们的风控措施已经做得很完善了。”

苏景明调出风控方案,指着其中一页数据,“您看,我们的私募基金采用‘量化对冲+主观选股’双策略,单只股票持仓不超过总资产的5%。

还设置了10%的止损线,极端情况下最大回撤能控制在15%以内。

去年我在北京管理的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23.7%,这个风控水平,在行业内也算中上。”

他话锋一转,眼神平静地看着陈副总。

“倒是我听说,陈副总负责的城东地产项目最近遇到了些麻烦——

业主投诉房屋质量问题,银行那边又收紧了贷款,资金链好像有些紧张?

要是陈副总需要帮忙,比如对接些过桥资金,我认识几个做私募的朋友,或许能帮上忙。”

陈副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握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

却还是强撑着笑容:“小问题而已,已经解决了,不麻烦苏总监费心。”

他端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掩饰着尴尬。

“不过说到风控,我认识几个银监会的老朋友,他们对金融项目的合规性审查很严格。

你们的私募基金要是需要做合规备案,我可以帮你们打个招呼,让他们多关照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