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在下玄安 > 第72章 新部门的成立与染血的卷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新部门的成立与染血的卷宗

古玩市场那场铩羽而归的“捡漏”之行,像一盆兜头浇下的冰水,彻底浇灭了我靠“眼力”翻身的虚妄之火。然而,杨鹏关于象牙纹路、青铜锈色、瓷釉火气的那些精妙论断,连同他烧烤摊前那番振聋发聩的“权利真义”,却像一枚枚滚烫的烙印,深深镌刻进我的骨髓。文玩鉴定的学问,不再仅仅是“捡漏”的工具,它本身散发出的那种沉淀千年的智慧、匠心的执着与真伪博弈的惊心动魄,竟让我着了迷。闲暇时翻阅古籍图录、摩挲瓷片标本、学习行规术语,成了我在这沉闷体制内唯一能汲取养分的窗口。

更挥之不去的,是杨鹏那八个字——“**保护弱小,伸张正义**”。这八个字,如同在档案室积年的尘埃里,点燃了一盏微弱却无比执拗的灯。它驱散了麻木,赋予了我整理那些冰冷卷宗时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每一次翻阅那些可能记录着不公、申诉、冤屈的档案,我都格外仔细。我告诉自己:也许我无法改变全局,但至少在我经手的环节,不能让真相被湮灭,不能让黑暗完全吞噬微光。做一个平凡的档案工作者?挺好。至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要成为一道小小的堤坝,尽力阻挡那些汹涌而来的污浊。

就在我怀着这份近乎朴素的责任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工作了半年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在沉闷的北城区管理处炸开了锅:上级决定整合力量,从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一个全新的、更具实权的部门——**督察纠察部**!

消息传来,整个档案室都骚动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更直接地介入基层事务调查,意味着对各类违规、渎职甚至腐败行为的监督权!意味着从档案的“记录者”,变成现实的“干预者”!这与我心中那“保护弱小、伸张正义”的理念,瞬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手中那点档案室的“隐形权力”,将有机会化为真正能刺破黑暗的利剑!

遴选过程意料之中的激烈,却也毫无悬念。杨鹏凭借其文物局背景带来的严谨、敏锐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以及他那些深不可测的“背景”),毫无争议地被任命为常务副主任,成为部门实际运作的核心。而我,这个在档案室“默默无闻”的王翼,也因为杨鹏的力荐和这半年展现出的踏实细致(以及对文玩知识的“意外”加分),幸运地被选入其中。

然而,喜悦的泡沫很快被现实的冰水刺破。当新部门的架构和领导名单正式公布时,一盆冷水浇了下来。督察纠察部的一把手,并非众望所归的杨鹏,而是从市府办空降下来的——**王山峰**。

初次见到这位王主任,印象便极其深刻。个子不高,身材发福得厉害,将一身崭新的藏青色行政夹克撑得紧绷绷的。圆盘脸上总是堆着和煦的笑容,仿佛永远不会生气。开口闭口必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服务是根本宗旨”、“我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民族大义”,言辞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然而,那双掩藏在镜片后的小眼睛,却总在慷慨陈词时不经意地扫视着众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与审视,仿佛在评估每个人的利用价值。

很快,部门的运行模式就清晰地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股力量。

* **一派是以杨鹏为首的“青年派”。** 除了我,还有另外几个从基层抽调上来的年轻面孔。我们思维活跃,对新技术敏感(比如建议建立电子档案追溯系统),做事雷厉风行,信奉“事实就是事实,真相不容粉饰”。杨鹏是我们的主心骨,他冷静、专业、目标明确,对新部门赋予的监督权力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改革期待。我们渴望用这柄尚方宝剑,真正斩断那些盘根错节的不公与腐败。

* **另一派则是以王山峰为核心的“守旧派”。** 成员多是原管理处或其他部门调来的四五十岁“老资格”,经验丰富,深谙体制规则,但也暮气沉沉。他们更关心的是程序是否“完美”,流程是否“合规”,报告措辞是否“稳妥”,对“解决问题”本身反而兴趣缺缺。王山峰的“太极功夫”堪称一绝,面对任何需要担责或触及敏感地带的议题,他总能以“需要进一步研究”、“要报请上级指示”、“要平衡各方利益”、“要考虑稳定大局”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轻飘飘地推挡开,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安稳混到退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新部门成立不久,这种理念上的巨大裂痕便在一次次的会议、一次次的事件处理中暴露无遗。青年派想深挖、想彻查、想动真格;守旧派则只想捂盖子、和稀泥、维持表面和谐。王山峰稳坐钓鱼台,娴熟地利用着两派的矛盾,扮演着“平衡者”的角色,实则牢牢把控着最终的决定权。压抑和憋闷感,像办公室窗外灰蒙蒙的天气,笼罩在青年派每个人的心头。

---

一个沉闷的午后,刚在食堂草草对付完午饭,我和杨鹏并肩走回单位大院。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了些灼人的热度,晒得人有些昏昏欲睡。大院门口那两棵老槐树,枝叶繁茂,在地上投下大片浓密的阴影。

就在这时,一阵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呜咽声穿透了午后的宁静,传入耳中。紧接着,一个瘦小佝偻的身影,猛地撞入我们的视线!

那是一位老太太。头发花白凌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布衫,裤腿上沾满了尘土。她枯瘦如柴的手臂,正奋力地高举着一卷粗糙的白布!白布上用浓墨写着歪歪扭扭、却触目惊心的大字:

**“冤!冤!冤!还我孙女清白命!奸杀真凶逍遥法外!”**

**“六扇门包庇凶手!天理何在?!”**

**“求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

每一个字都像用尽全身力气书写,墨迹淋漓,透着刻骨的悲愤和绝望!

老太太显然已在此守候多时,嘴唇干裂,脸色蜡黄,浑浊的老泪在她布满沟壑的脸上肆意流淌。她看到穿着制服、气度不凡的杨鹏,如同溺水者看到了最后一根浮木,猛地扑了过来!

“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