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人间烟火故事集 > 第93章 电脑屏幕后的秘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节:凉掉的银耳羹

林薇的白瓷勺在玻璃碗里轻轻搅动,泡得软糯的银耳裹着冰糖,在舌尖化开清甜的滋味。可这甜味还没咽下去,客厅的挂钟就 “当 —— 当 ——” 敲了十下,厚重的钟声像块小石头,砸得她心里发沉。斜对面的书桌前,丈夫陈默还盯着电脑屏幕,冷蓝色的光把他的侧脸切成明暗两半,左边是疲惫的黑眼圈,右边是没来得及整理的胡茬,连衬衫领口的褶皱里,都还沾着昨天的咖啡渍 —— 那是他为了赶 “智能养老社区” 的方案,在公司通宵留下的 “勋章”。

“要不要加点枸杞?我刚温了水,泡着正好。” 林薇把玻璃碗往陈默手边推了推,瓷碗边缘不小心碰到鼠标线,电脑屏幕晃了晃,弹出的设计图上,“智能养老社区” 五个黑体字闪得刺眼。这是陈默公司接的重点项目,从上个月启动到现在,他回家的时间从晚上七点拖到十点,睡前的拥抱从每天三次变成零,连周末一起逛超市的约定,也被 “再等等,忙完这阵” 的话压了又压。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半秒,眼镜片后的红血丝像张细密的蛛网,爬满了眼白。“不了,这版方案明天一早就要交,得再改改细节。” 他说话时肩膀往回收了收,林薇上周趁他打盹时给他捏过肩,当时摸到他的肩胛骨,硬得像两块凸起的礁石,硌得她手心发麻,问他疼不疼,他只含糊说 “老毛病了,没事”。

卧室的床头柜上,那本《夫妻相处之道》还摊在 “沟通技巧” 那页,林薇用荧光笔标了句 “理解对方的压力周期,比追问更重要”,可现在看来,那行墨迹早被她偷偷掉的眼泪晕得发虚。上周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她从下午就开始炖陈默最爱喝的排骨汤,特意加了他喜欢的玉米和胡萝卜,结果等他到半夜十二点,汤凉得结了层油膜,他回来时只说了句 “抱歉,甲方临时改需求”,就倒在沙发上睡着了,领带还紧紧系在脖子上,像根勒住呼吸的绳子。

“楼下的玉兰花谢了。” 林薇的指甲在玻璃碗沿轻轻划着,发出细微的 “咯吱” 声,“上周你还说,等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拍下来,给方案里的‘空中花园’当配图,说要让养老院的老人每天推开窗就能看见花。” 她记得当时陈默说这话时,眼睛亮得像夜空里的星星,手还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花园,旁边写着 “薇薇喜欢的白色玉兰”。

陈默的鼠标突然点错了键,设计图的图层瞬间乱成一团,文字和图片叠在一起,像他此刻乱糟糟的思绪。“明天让助理去拍吧,我这边实在走不开。” 他的声音裹着化不开的疲惫,“这个项目太关键了,成了就能升总监,到时候……” 后面的话被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淹没,可林薇却听出了他没说出口的承诺 —— 去年他接另一个项目时,也是这样说 “忙完这阵带你去大理”,结果项目结束那天,她正发着 39 度的高烧,抽屉里的机票过期成了废纸,他抱着她哭了好久,说 “下次一定”。

凌晨一点,林薇起来给陈默盖毯子,路过书桌时,突然发现他的电脑屏保换成了他们的婚纱照。照片里的她穿着白纱,裙摆被风吹得飘起来,陈默的手在她腰间轻轻捏出个俏皮的褶,那时他还凑在她耳边说 “以后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抱你三次,少一次都不行”。再看鼠标垫,边缘用马克笔写的 “不离不弃” 四个字,是她去年生日时画的,现在被磨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他们这段时间慢慢变淡的互动。

第二节:未发出的散步邀请

林薇的粉色瑜伽垫在客厅铺开时,早上的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陈默的电脑屏幕上,把设计图里的 “防滑地砖” 字样染成了暖金色。她的手机屏幕亮着,草稿箱里存着条没发送的消息:“下午三点,要不要去护城河散步?听说那边的柳树都发芽了。” 往上翻,这样的消息还有十七条,最早的那条发在一个月前,当时陈默回复了个 “等忙完这阵就陪你去”,后面跟着个抱歉的表情,可这 “一阵”,却拖到了现在。

“尝尝我新烤的蔓越莓饼干?刚出炉的,还热乎着。” 林薇把烤盘往陈默手边挪了挪,黄油和蔓越莓的香气钻进他的鼻腔,连空气都变得甜滋滋的。陈默突然停下手里的工作,转身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像要捏碎她的骨头,眼睛里的红血丝比昨天更密,像快要裂开的蛛网:“薇薇,这个项目对我真的太重要了,你再等等,就快好了。” 他的喉结上下滚了滚,声音带着点恳求,“甲方的负责人是张总,你还记得吗?就是去年说我方案‘没温度、太冰冷’的那个,这次我一定要让他认可。”

林薇的手指在陈默的手背上轻轻划着,那里有块小小的疤痕,是他们第一次约会时,为了给她抢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被体育馆的栏杆蹭到留下的。“我知道。” 她的声音软得像,怕说重了会戳破他紧绷的神经,“张总的母亲去年在养老院摔过一跤,所以你特别在意防滑设计,对不对?” 她偷偷看过陈默的笔记本,在 “地面材质” 那页,他画了十七种防滑纹路,每种纹路旁边都标着 “适合轮椅通行”“老人行走不易滑” 的小字,密密麻麻的,比给甲方的正式方案还认真。

陈默的电脑突然 “叮咚” 响了声,弹出视频会议的提示框,张总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养老院的走廊,老人的笑声和轮椅滑动的声音混在一起,像碎玻璃似的扎耳朵。“小陈,你这个无障碍设计还是太理想化了。” 张总的手指在屏幕上划着,语气里带着点无奈,“成本已经超标 30% 了,甲方那边明确说不同意,你得再改改。”

林薇悄悄退到厨房,刚拿起水壶想烧点热水,就听见书房里陈默的声音突然拔高:“张总!您上周去养老院的时候,没看到三楼的李奶奶吗?她的轮椅在大理石地面上打滑了三次,差点摔下来!成本可以省在别的地方,比如减少装饰性的设计,但老人的安全不能省!” 接着是椅子摔倒在地的 “哐当” 声,随后是陈默压抑的喘息声 —— 林薇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知道陈默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去年还为此住过院,医生反复叮嘱 “不能久坐,更不能激动,容易加重病情”。

傍晚的菜市场里,林薇在水产摊前停住了脚。玻璃缸里的鲈鱼在水里游动,鳞片闪着银光,那是陈默最爱吃的鱼,他总说 “薇薇做的清蒸鲈鱼,比饭店里的还好吃”。她突然想起上个月陈默趴在书桌上画图时,随口说的一句话:“等这个项目成功了,咱们就生个孩子吧,到时候带着孩子去养老院,让孩子陪老人们玩,他们肯定会很开心。” 摊主称鱼的时候,林薇的手机震动了下,是闺蜜发来的微信:“男人忙起来都这样,你别多想,他心里肯定有你。” 后面跟着个拥抱的表情,可林薇看着屏幕,却觉得眼底的落寞像潮水似的,怎么都压不住。

第三节:抽屉里的体检报告

林薇的手指在陈默的公文包拉链上悬了整整三分钟,指尖都有点发麻。公文包的侧袋里,露出半截白色的纸,是医院的体检报告,她早上收拾书房的时候不小心看到的,日期就在上周,封面 “腰椎间盘突出” 几个黑色的大字,被折得变了形,像在藏什么秘密。

她深吸了口气,轻轻拉开拉链,把体检报告抽了出来。翻开第一页,“L4-L5 椎间盘突出加重” 的诊断结果格外刺眼,医生的建议栏里写着 “建议卧床休息,避免久坐,尽快进行康复治疗”,可陈默却只字未提,每天照样早出晚归,坐在电脑前改方案。林薇拿着体检报告走到书房门口,刚好看到陈默的电脑屏幕亮了下,设计图被最小化,弹出的是医院的 ct 片,他的鼠标在 “突出部位” 的标注上反复划着,旁边还打开了个康复训练的视频,播放记录显示 “已观看 17 次”,最近一次就在昨天半夜两点。

林薇的心脏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攥住了,疼得她差点喘不过气 —— 原来陈默每天说 “在研究方案”,其实有一半时间是在查腰椎康复的资料;他晚上躲在书房不出来,不是在赶工,是怕疼得呻吟出声被她听见;就连她递过去的银耳羹、蔓越莓饼干,他说 “没胃口”,其实是怕吃多了半夜起夜,牵动伤口。她突然想起前几天晚上,她起夜时路过书房,看到陈默正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后背挺得笔直,可脚步却有点发颤,当时她问 “怎么还不睡”,陈默只笑着说 “马上就好,改完这页就睡”,现在想来,他哪里是在改方案,是疼得坐不住了,想站起来活动活动。

“这周末去医院复查吧?我已经跟医生约好了时间。” 林薇端着温好的牛奶走进书房,把杯子轻轻放在陈默手边,瓷杯的热度透过掌心传过去,想给她点温暖。陈默的肩膀猛地一颤,像被烫到似的,飞快地把 ct 片的窗口缩小,藏在设计图后面,动作慌张得像个被戳穿秘密的孩子。

“不用不用,我好多了。”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了,可慌乱中,把 “防滑地砖” 打成了 “防滑地转”,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指尖都有点发抖。林薇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他疼痛发作时的征兆,去年住院的时候,护士跟她说过 “腰椎疼得厉害,手指会不自觉地发抖,连握笔都费劲”。

深夜的书房里,林薇翻出了陈默藏在书柜最底层的日记本。封面是她去年送他的,上面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最新的一页写着:“今天薇薇给我做了银耳羹,甜甜的,特别好喝,可我没敢多喝,怕半夜疼得睡不着,吵醒她。她最近好像不开心,总是看着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她在担心我,可我不敢说,怕她觉得我没用。” 下面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标着 “距项目结束还有 7 天,再坚持坚持”。林薇的眼泪滴在纸页上,晕开的墨迹里,藏着陈默没说出口的话 —— 那些加班的夜晚,他不是在赶方案,是疼得睡不着觉,只能靠看设计图转移注意力;那些拒绝拥抱的时刻,是怕稍微用力就牵动伤口,让她担心;就连那句 “忙完陪你”,也是怕她失望的安慰。

第四节:轮椅上的真相

张总的视频电话在周六上午打来时,林薇正在给陈默贴膏药。他趴在沙发上,后背的淤青像幅诡异的地图,青一块紫一块的,是昨晚疼得忍不住打滚时,不小心撞到茶几角留下的。林薇的手指轻轻碰了碰淤青的地方,陈默就疼得 “嘶” 了一声,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可还是强忍着,把温热的膏药小心翼翼地贴在他的腰上。

“小陈,对不起,我刚知道你的情况……” 屏幕里的张总突然红了眼眶,语气里满是愧疚,“昨天我去养老院,李奶奶跟我说,上周看到你在走廊里反复推轮椅测试防滑地砖,结果不小心从台阶上摔下来了,腰椎的旧伤加重了,你怎么不跟我说啊?”

林薇手里的膏药突然掉在了地上。她转头看向陈默,他的头埋在沙发垫里,肩膀微微发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原来陈默为了测试不同地砖的防滑效果,上周特意去了养老院,推着轮椅在走廊里来回走,从一楼到三楼,走了不下二十遍,结果在二楼的台阶处,轮椅不小心打滑,他为了护住轮椅上的假人(模拟老人),自己摔了下去,腰椎的旧伤一下子加重了。他怕林薇担心,也怕甲方因为他受伤而取消合作,硬是瞒着所有人,每天吃止痛药撑着,说 “等方案通过了再去医院治疗”。

“你这傻子!你是不是傻啊!” 林薇的拳头在陈默的背上轻轻捶着,像在打鼓,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他的衬衫上,晕开一片湿痕,“你以为我在乎的是你升不升职、赚多少钱吗?我在乎的是你疼不疼!是你能不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她突然想起这一个月来的每个细节:他拒绝拥抱,是怕牵动伤口;他躲在书房不出来,是在偷偷做康复训练;他说 “忙完陪你去大理”,是怕她失望;就连他吃饭时总吃很慢,也是因为止痛药的副作用,让他没胃口。这些她曾经以为的 “冷漠”,原来全都是他藏在心里的牵挂。

陈默突然慢慢转过身,小心翼翼地把林薇搂进怀里,力道轻得像捧着易碎的瓷器,怕稍微用力就会弄疼她。“我怕…… 我怕你觉得我没用。” 他的下巴在林薇的头顶蹭着,声音里带着点哽咽,“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还怎么给你未来?怎么实现带你去大理、生个孩子的承诺?” 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什么时候落了满地,白色的花瓣铺在地上,像一场迟到的雪,轻轻覆盖了所有没说出口的牵挂和委屈。

第五节:晨光里的拥抱

项目庆功宴那天,林薇推着陈默的轮椅走进会场。陈默穿着新买的西装,虽然因为腰椎的伤,坐得有点僵硬,可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他的设计方案最终被甲方采纳了,张总特意在台上举着方案说:“这个方案最打动人的,不是多先进的技术,也不是多精美的设计,而是设计师把对爱人的牵挂,缝进了每个防滑纹路里,把对老人的关心,藏在了每个细节里。” 台下的掌声像潮水似的响起,林薇看着陈默,发现他的眼眶红了,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委屈和开心混在一起,格外可爱。

回家的路上,晚风轻轻吹着,带着玉兰花的香气。陈默的手指在林薇的手背上轻轻划着,那里有块新添的小疤痕,是前几天帮他贴膏药时,不小心被热水烫到的。“等我的腰好了,咱们就去大理。” 他的声音比春风还软,“去看你说过的洱海,在洱海边拍新的婚纱照,这次要在相册里夹一片玉兰花,就像咱们当初约定的那样。” 林薇点点头,把脸靠在陈默的肩膀上,觉得心里满当当的,像被温暖的阳光填满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爬上窗帘,把房间照得暖洋洋的。林薇是被陈默的拥抱弄醒的,他轻轻把她搂在怀里,下巴在她的发顶蹭着,带着刚做完康复训练的汗水味,却一点都不难闻。“以后每天都抱你三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少一次就罚我做十个俯卧撑。” 他的手在林薇的腰间轻轻捏出个俏皮的褶,像在弥补这一个月来缺失的拥抱,动作里满是温柔。

林薇睁开眼睛,看向书桌,发现陈默的电脑屏幕亮着,上面不再是密密麻麻的设计图,而是一张全家福的草图。陈默的鼠标在 “宝宝” 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 “薇薇说想要个女儿,像她一样可爱”。林薇突然明白,夫妻之间的理解,从来不是沉默的等待,也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看穿对方的逞强,握住那双藏在键盘后的、疼痛的手;是知道对方的秘密后,不仅不责怪,还会轻轻说 “我懂你”。就像此刻的晨光,不用刻意取暖,却能把所有没说出口的秘密,都晒成温暖的模样,把所有的牵挂,都变成往后余生里,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