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人间烟火故事集 > 第74章 病房里的天价账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节:晃悠的针管

南湖市立医院住院部三楼的走廊,消毒水味浓得能钻进人的每个毛孔,混着中药房飘来的苦气,在瓷砖地上绕着圈儿打旋,闻着都让人打哆嗦。护士刘小雅捏着针管的手指关节泛白,针管里的镇静剂在日光灯下晃悠,细碎的光忽明忽暗,活像条蜷着身子、随时要扑人的银蛇。

“张医生,这针真非得打啊?” 刘小雅的白大褂下摆蹭过墙角的灭火器,蹭出 “沙沙” 的响,“302 床那大爷今天出院,行李都收拾得能直接拎走了,刚才还跟护工吹呢,说出去第一顿就得整个牛油火锅,要‘庆祝重获自由’!”

张医生的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他腾出一只手往上推了推,另一只手在病历本上 “唰” 地圈出 “账单金额” 四个字,笔尖的墨汁在 “ 元” 上洇开,活像个黑黢黢的大墨团。“你进去瞅一眼就知道了。” 他的声音压得低,还带着点闷,像块浸了水的棉花,“那李大海,上周骑电动车摔断了腿进来的,昨天还跟小护士吐槽‘医院的饭比看守所的还难吃’,我看他是没见识过咱这账单的厉害 —— 保管他看完,比吃了黄连还苦。”

刘小雅手里的针管 “哐当” 晃了一下,差点掉地上。她猛地想起昨天给李大海换吊瓶的场景:老爷子正捧着个泡面桶,塑料叉子在碗沿上敲得 “叮叮当当”,跟敲快板似的,还冲她乐:“妹子,你尝尝?这面虽说比我媳妇做的差远了,但饿的时候吃着也香!等我出院,请你吃海底捞,咱点最贵的肥牛!” 当时她嘴都抿成了线,愣是没敢说 —— 那碗普普通通的红烧牛肉方便面,在医院收费系统里,名字都给包装成了 “营养膳食调理套餐”,标价 8800 元,比她一个月工资还多!

病房门没关严,留了道缝。刘小雅凑过去瞅,好家伙,李大海正把病号服往旅行袋里塞,动作快得跟逃荒似的,生怕慢一秒就被人拦下。他那条打了石膏的腿往地上一杵,单脚蹦着收拾东西,嘴里还哼着《好运来》,跑调跑得能把天花板上的墙皮震下来,隔壁床要是有人,估计得以为是谁家装修电钻响了。

“哥,先停会儿,打一针缓缓?” 刘小雅推门进去,手里的针管转了个圈,金属反光 “唰” 地扫过李大海的脸,晃得老爷子赶紧眯起眼。

李大海的手 “啪” 地一抖,手里的保温杯盖掉地上,不锈钢内胆撞在瓷砖上,发出 “哐当” 一声闷响,跟敲锣似的。他眉毛拧成了疙瘩,活像个打了结的麻绳:“出院打啥针?我又没疯!” 他的目光扫到刘小雅白大褂口袋露出来的账单一角,那数字后面的零一串接一串,跟糖葫芦似的,顿时嗓门就高了:“你们这医院,不会是想讹人吧?我就摔断个腿,难不成还得把家底都赔在这儿?”

刘小雅往消毒棉上猛哈了口气,酒精味 “呼” 地飘过去,呛得李大海直皱眉。她一边擦着老爷子的胳膊,一边撇撇嘴:“不是我要打,是医生怕你瞅见账单,直接在这儿撅过去 —— 到时候还得再收你个‘急救费’,更不划算。” 针尖 “噗” 地刺破皮肤,她慢悠悠补了句,“对了哥,就昨儿你吃那碗泡面,咱医院给它配的碗,那可是纯金镶钻的,不然能收你八千八?”

李大海的胳膊 “腾” 地一抽,差点把刘小雅手里的针管甩飞。老爷子眼睛瞪得溜圆,嗓门陡然拔高,震得窗户玻璃都嗡嗡响:“啥碗能值这价?慈禧太后当年用的碗也没这么贵吧!你们这是敲诈!我要投诉!我要找媒体曝光!”

刘小雅把针管里的液体推完,用棉签按在针眼上,力道大得跟盖章似的,生怕老爷子再乱动。“投诉电话在床头贴着呢,分机号 888,好记!” 她憋着笑,故意逗他,“你打通了记得说是 302 床的,说不定院长心情好,给你打个九折,八千八变七千九,多划算!” 她瞅着李大海的眼神渐渐发直,嘴巴还保持着张嘴的姿势,跟尊被冻住的兵马俑似的,又补了句,“哥,你这眼皮打架的频率,不去参加‘眼皮奥运会’可惜了,指定能拿金牌!”

话音刚落,李大海的头就 “咚” 地往旅行袋上一靠,睡着了,嘴角还留着没闭上的缝,活像个没关紧的闸门。

第二节:心跳账单

李大海再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趴在旅行袋上,口水把帆布泡出了一大片深色的印子,跟地图似的。他刚想坐起来,就听见 “啪” 的一声 —— 张医生正把一叠账单摔在床头柜上,动作重得能把抽屉震出来,账单边角都被摔得卷了边。

“瞅瞅,这才哪儿到哪儿,还有更狠的!” 张医生的金丝眼镜在账单上投下三角形的阴影,跟侦探小说里的反派似的,“你这床位费,不是按天算的,是按心跳次数算!昨晚你失眠,多跳了八十下,额外收二百八 —— 这还是给你按‘批发价’算的,要是白天跳多了,还得加钱!” 他的手指在 “氧气费” 那栏敲得 “哒哒” 响,跟敲算盘似的,“还有你吸的氧气,里面掺了崂山白花蛇草水,说是‘增强免疫力’,每毫升加收十块。你想想,你吸了多少,这钱不得往上加?”

李大海的手指在账单上使劲抠,指甲缝里都沾着旅行袋上的线头,差点把账单抠破。他指着 “护理费” 那行字,声音抖得像被风吹的树叶,还带着颤音:“掀次被子三百?你们这护士的手是金做的啊?我在家掀被子,还得给我媳妇钱不成?”

“这算便宜的了。” 张医生翻开下一页账单,圆珠笔在 “陪唠嗑费” 上画了道波浪线,跟画心电图似的,“你前天跟护士吐槽你前任,足足说了三小时,每小时五百,这还是‘友情价’—— 要是换了别的病人,最少得收八百!” 他突然压低声音,跟说悄悄话似的,“你不知道,上次有个大爷跟护士聊了一下午抗战故事,最后收了五千,说是‘历史文化传播费’,还说这是‘知识付费’,合理!”

李大海猛地从旅行袋上抬起头,石膏腿往地上一杵,划拉出 “吱呀” 一声刺耳的响,跟指甲刮黑板似的。他脑子里 “嗡” 的一声,想起前天跟护士吐槽的场景:“那娘们嫌我穷,跟着个开宝马的跑了!其实我那辆二手捷达,虽说旧了点,但开着稳啊!她就是眼皮子浅……” 当时说得解气,现在一想,每句话都像在烧钱,说一句就得好几块,比他抽烟还贵!

“我要找你们院长!我要跟他评理!” 李大海挣扎着要站起来,手还没撑住床,就被刘小雅按住了肩膀。小姑娘掌心的温度透过病号服传过来,跟块滚烫的烙铁似的,烫得他一哆嗦。

“哥,你可别冲动!” 刘小雅赶紧把杯温水递到他嘴边,“镇静剂的劲还没过去呢,你现在蹦起来,指定得脸先着地,跟拍黄瓜似的,到时候脸肿了,还得再收你‘外伤处理费’!” 她指了指账单最下面一行,无奈地叹了口气,“还有这个‘康复指导费’,其实就是护工教你怎么拄拐杖,总共说了三句话,收了两千 —— 比说相声还赚钱!”

李大海的目光在账单上扫来扫去,突然 “噗嗤” 一声笑了,笑声在病房里撞来撞去,跟回声似的:“我把这病号服顺走!折旧费扣他们账上!” 他拍着旅行袋,帆布发出 “膨膨” 的响,跟敲鼓似的,“这衣服料子差得能透光,风一吹都能看见里面的秋衣,最多值五十块!扣完折旧费,我看他们还怎么坑我!”

张医生在旁边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的光正好落在李大海得意的脸上,跟泼了盆冷水似的:“你可别想了,这病号服是医院租的,不是送的。租金一天五百,你穿了三天,正好一千五 —— 够抵那碗泡面的零头了,还想扣折旧费?没让你多交钱就不错了!”

李大海脸上的笑瞬间僵住,跟被冻住的湖面似的,连嘴角都不动了。他一把抓住刘小雅的手腕,指节捏得发白,声音都带着哭腔:“妹啊,再给我来一针!我现在看见这医院就犯晕,不镇静镇不住啊!再看这账单,我怕是要心梗了!”

第三节:消失的吊瓶

刘小雅拿着第二支镇静剂进来时,刚推开门就被闪光灯晃了眼 —— 李大海正举着手机拍账单,闪光灯 “咔嚓咔嚓” 地闪,在病房里跳来跳去,跟迪斯科舞厅的灯似的,晃得人眼睛疼。老爷子的旅行袋敞开着,里面除了件洗得发白的换洗衣裳,就只有半包抽剩的烟,还有张皱巴巴的彩票,号码是上周买的,还没兑,估计是想等着出院了再去碰运气。

“哥,这针算我友情赞助,不收你钱。” 刘小雅手里的针管在灯光下晃了晃,跟耍魔术似的,“毕竟你账单上‘过度医疗费’那栏,都快写不下了,我再收你钱,良心不安。”

李大海没躲,任由针头扎进胳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手机屏幕,手指还在上面划来划去,跟要把账单刻进屏幕里似的。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还夹杂着委屈:“我要把这账单发到网上,让大家都评评理!我就是摔断个腿,又不是换了个肾,凭啥收我十二万八?这钱够我买辆新的电动车了!”

刘小雅推药的手顿了顿,动作慢了下来。她脑子里突然想起昨天核对收费记录的场景:李大海明明住的是普通病房,账单里却多了项 “重症监护费”,每天两千,收了五天,整整一万;还有 “专家会诊费”,五千块一次,说是请了 “北京来的专家”,可她压根没见专家来过 302 床,连影子都没有 —— 估计是 “空气专家” 吧!

“哥,有些费用…… 可能是系统错收了。” 刘小雅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叫,还得凑到李大海耳边说,生怕被别人听见,“我帮你查查,说不定能减掉点,总不能让你吃这亏。” 她的白大褂口袋里,藏着张皱巴巴的纸条,是护士长昨天塞给她的,上面就一句话:“302 床的账,按 VIp 标准收,院长亲戚的朋友,别问为什么,照做就行。” 字写得龙飞凤舞,却看得她心里发堵。

李大海的眼睛突然亮了,跟看到救星似的,挣扎着坐起来,石膏腿在地上支成个歪歪扭扭的三角,差点没稳住:“你说啥?能减?妹子,你没骗我吧?” 他激动得手都抖了,“我就知道,这世上还是有讲道理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想坑我!” 他从旅行袋里掏出个苹果,红彤彤的,是昨天护工送的,他没舍得吃,一直揣在袋子里,现在塞到刘小雅手里,“妹子,这个给你,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

刘小雅的脸 “唰” 地红了,跟涂了腮红似的,接过苹果的手在白大褂上蹭了又蹭,蹭得布料都起了毛。她转身往外走,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李大海在后面喊:“妹子,等会儿!我那吊瓶呢?就是昨天护士给我换的那个,说是进口药,一小瓶收了五千!我得留着当证据,到时候好跟他们对质!”

刘小雅心里 “咯噔” 一下,赶紧回头:“哥,你别急,我帮你找!” 她在治疗室的垃圾桶里翻了半天,手都沾了灰,只找到个空的葡萄糖瓶子,标签上的 “生产日期” 被人用马克笔涂得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活像块黑炭。护工说 “用完就扔了”,清洁工说 “没见着”,问张医生,他只说 “不知道”,那瓶 “进口药”,就跟凭空消失了似的。

张医生进来时,正好看见刘小雅对着电脑屏幕发呆,鼠标停在 “302 床收费明细” 页面,“进口药” 那行的备注写得清清楚楚:“国产葡萄糖,换包装,按进口药标准收费”。他突然咳嗽了两声,声音大得像故意提醒,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刘小雅脸上扫来扫去,跟扫描仪似的:“查得怎么样了?院长刚才来电话,问 302 床的账结了没,让你快点,别耽误事。”

刘小雅的手指在键盘上乱敲,敲出一串乱码,跟鬼画符似的。她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咚咚” 地响,都快蹦到嗓子眼了。口袋里的纸条被手心的汗浸湿,字迹晕成了团蓝雾,跟水墨画似的,看不清原来的字了。

第四节:突然的反转

刘小雅正给李大海拔针,刚把针头拔出来,就听见 “砰” 的一声 —— 病房门被撞开了,一个穿着外卖骑手制服的小伙子冲了进来,头盔都没摘,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李大海的旅行袋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爸!你咋样了?没事吧?” 小伙子的声音带着哭腔,还喘着粗气,手里攥着张银行卡,指节都捏白了,“我把电动车卖了,又跟工友借了点,凑了五万,先给你结账!不够的话,我再去借,总能凑够的!” 他的目光扫过床头柜上的账单,“ 元” 那几个字像针似的扎进他眼里,小伙子瞬间愣住了,嗓门陡然拔高:“十二万八?这是抢钱啊!我爸就摔断个腿,怎么能收这么多?”

李大海没说话,只是抬起手,拍了拍儿子的手背,眼神里的绝望像块浸了水的棉花,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刘小雅的手机突然 “嗡嗡” 震动起来,她掏出来一看,是条匿名短信,内容就一句话:“302 床的过度收费,证据已收集,直接联系卫健委,分机号 6789,他们会处理。”

刘小雅的心脏 “咚” 地一下,狂跳起来,跟打鼓似的。她猛地想起昨天夜班时,看见信息科的小王在偷偷拷贝收费系统的记录,当时她还以为小王是在加班,现在一想,恐怕是小王也看不下去这离谱的收费,偷偷收集证据呢!

“哥!有办法了!” 刘小雅突然抓住李大海的胳膊,力道大得差点把老爷子的石膏捏碎,“你照我说的做,这钱不用交!咱找卫健委,让他们来评理!” 她赶紧把卫健委的分机号告诉李大海,还帮他拨通了电话,对着电话那头把情况说了一遍,说得又快又急,生怕晚了一步。

半小时后,病房门口传来脚步声,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来了,一共三个人,为首的中年人手里拿着证件,在李大海眼前亮了亮:“我们接到举报,说你在医院被过度收费,现在需要核对一下账单和诊疗记录,请你配合。” 他的目光锐利得像刀子,扫到刚进来的张医生脸上,语气严肃:“张医生,麻烦把 302 床的诊疗记录和收费凭证拿过来,我们要核对。”

张医生的脸 “唰” 地一下白了,跟纸似的,金丝眼镜差点从鼻子上掉下来。他手忙脚乱地扶了扶眼镜,声音都带着颤音:“这…… 这可能有点误会,我…… 我去拿,马上就来!” 他转身的动作快得像逃跑,白大褂的下摆扫过墙角的垃圾桶,带出来个揉成团的收费明细单,展开一看,“VIp 加价 50%” 的字样格外醒目,跟红字似的,刺得人眼睛疼。

核对结果出来时,李大海的旅行袋已经收拾妥当了,拉链都拉好了。多收的费用加起来有八万六,包括那碗 8800 元的 “金镶钻方便面”、按心跳收费的床位费、掺了崂山白花蛇草水的氧气费,还有子虚乌有的专家会诊费,全都是不合理收费,得全额退还。

“这些不合理收费都会全额退还,医院相关责任人我们也会进一步调查追责。” 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把更正后的账单递到李大海手里,纸上的金额明明白白写着 “4200 元”,旁边还附了明细,“这是你住院期间合理的治疗费、床位费和基础护理费,你核对一下,没问题的话今天就能办结出院。”

李大海的手指在账单上摸了又摸,粗糙的指尖蹭过 “4200 元” 那行字,突然就红了眼眶,老泪纵横地往下掉,砸在账单上晕开小小的墨点。他一把拉住刘小雅的手,把那个揣了两天、还带着温度的苹果塞进她掌心:“妹子,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老头子怕是要被坑得倾家荡产了!你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啊!”

刘小雅的脸又红了,这次红得发亮,是实打实的高兴。她看着李大海和儿子互相搀扶着往外走,李小宝帮父亲拎着旅行袋,老爷子的石膏腿走得慢,却每一步都透着轻松,嘴里又哼起了跑调的《好运来》,这次没震墙皮,反倒听得人心里暖洋洋的。直到父子俩的背影在走廊尽头消失,刘小雅才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苹果,沉甸甸的,像揣着颗滚烫的心。

张医生站在病房门口,脸色白一阵青一阵,手里攥着那张被揉皱的 VIp 收费单,跟攥着块烫手山芋似的。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拍了拍他的肩膀:“张医生,跟我们回办公室一趟吧,有些情况还需要你配合说明。” 他没敢反驳,耷拉着脑袋跟在后面,白大褂的下摆拖在地上,没了之前的神气。

刘小雅收拾着治疗盘,把用过的针管、棉签放进医疗垃圾桶,心里像卸下了块大石头。她想起刚才李大海儿子说的 “我爸就是个农民工,攒点钱不容易”,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一切都值 —— 哪怕会被医院穿小鞋,哪怕会丢了工作,也比看着老实人被欺负强。

第五节:护士的账单

李大海出院后的第三天,刘小雅正在护士站整理病历,快递员突然递过来个小盒子,上面写着她的名字。拆开一看,里面是盒包装精美的海底捞火锅底料,还附了张纸条,是李大海歪歪扭扭的字迹:“妹子,说好请你吃火锅,现在我腿还没好,先给你寄包底料,等我能走路了,咱再约!谢谢你帮我,你是个好姑娘!”

刘小雅把火锅底料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旁边正躺着她刚写好的辞职信。昨天下午,院长把她叫到办公室,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手里捏着卫健委的调查通知书:“302 床的事,你多嘴了。这个月奖金扣掉,后续要是医院声誉受影响,你也别在这儿待了。” 那语气里的警告像根冰冷的针,扎得她心里发疼,却也让她更坚定了离开的念头。

“小雅,你真要辞职啊?” 同科室的护士小王凑过来,看着她收拾桌上的东西,语气里满是惋惜,“这份工作多少人抢着要,工资高、福利好,就为了个不相干的病人,值得吗?”

刘小雅没说话,只是把那支没打完的镇静剂扔进垃圾桶,动作干脆得像斩断了什么牵绊。她想起去年父亲住院时,也被收过莫名其妙的 “仪器使用费”,当时她刚入职,怕丢工作,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多交钱,心里堵得慌;现在她不想再那样了 —— 有些事,比安稳的工作更重要,比如良心。

走出医院大门时,阳光正好,金灿灿地照在 “市立医院” 的牌匾上,晃得人眼睛有点疼,却也让人觉得敞亮。刘小雅摸了摸白大褂口袋,里面揣着张她自己写的账单,上面没写数字,只写了三行字:“良心:无价;正义:免费;帮助别人的快乐:无法用金钱衡量。”

她抬头看了看天,蓝得像块刚洗过的蓝布,飘着几朵白云,风一吹,带着点春天的暖意。远处突然传来熟悉的歌声 —— 是跑调的《好运来》,不知道是谁的手机在放,跟李大海哼的一模一样。刘小雅忍不住笑了,脚步也轻快起来。

小王追出来,喊她:“小雅,你接下来去哪儿啊?找好下家了吗?”

刘小雅回头挥挥手,笑容明亮:“还没呢,不过慢慢来,总会找到的!” 她转身往公交站走去,白大褂的衣角在风里飘着,像只自由的小鸟。

她不知道下份工作会在哪里,不知道未来会不会遇到困难,但她知道,自己没做错。有些账单,永远不能用金钱来结算,比如心里的踏实,比如帮助别人后的温暖 —— 这些东西,比任何高薪都珍贵,也会陪着她,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