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盖世悍卒 > 第144章 辉煌大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风谷内的厮杀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胤军士兵们压抑着兴奋的打扫战场声和军官们此起彼伏的口令声。硝烟与尘土混合着浓郁的血腥气,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峡谷之中,但气氛已然截然不同。

初步的战果统计被迅速汇集到江辰这里。

战损方面:胤军阵亡三百余人,重伤失去战力者约两百,轻伤者近千。相较于他们取得的战果,这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尤其是考虑到他们面对的是蛮族王庭最精锐的万人队,并且是在野战中取得的胜利!

歼敌方面:山谷内清理出的蛮军尸体超过五千具!这还不包括被火炮轰碎、被战马踏烂难以计数的部分,以及在骑兵追杀途中倒在谷外草原上的溃兵!俘虏搜检之下,也抓到了近两千名惊慌失措、大多带伤的俘虏!真正能跟随那万夫长突围出去的,不足百骑,且几乎人人带伤,建制彻底打散,武器辎重丢弃殆尽!

缴获方面: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那数架被蛮军视为破城利器的重型投石机和巨型弩炮,虽然部分部件在战斗中被损毁,但主体结构大多完好,稍加修复便能为我所用!除此之外,还有完好的战马八百余匹,损坏但可修复的盔甲兵刃无数,以及大量蛮军随身携带的干粮、肉干、金银细软!最重要的是,那面象征着王庭荣耀与指挥权的“金狼旗”,被一名小校在乱军中缴获,此刻正如同最耀眼的战利品,被呈送到江辰面前!

以五千对一万,野战伏击,近乎全歼,自身伤亡轻微,缴获堆积如山!

这已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这是一场足以震动整个北境,甚至改变两国战略态势的——辉煌大捷!

当最终的战果被确认,并由江辰和赵副将联名签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城时,整个雁门关先一步陷入了沸腾!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速传遍关内每一个角落。

“大捷!黑风谷大捷!” “江指挥使带着咱们,全歼了蛮子一个万人队!还是金狼旗的!” “缴了巨弩!还有投石车!” “老天爷!我们赢了!我们真的赢了!”

难以置信的狂喜,如同火山般喷发出来!连日来压抑在军民心头的阴霾、恐惧、屈辱,在这一刻被这巨大的胜利彻底冲散!士兵们抛起头盔,相拥欢呼,泪流满面;百姓们走出家门,敲锣打鼓,喜极而泣。

江辰的名字,再次被所有人挂在嘴边,但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勇将”或“福将”,而是真正拥有了“名将”的光环!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出击,是他精心策划了这场完美的伏击,是他那些“奇技淫巧”的新式武器奠定了胜局!

当江辰率领得胜之师,押解着长长的俘虏队伍,运送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返回雁门关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赵副将亲自出关相迎,重重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军营之中,更是彻底变了一番气象。胜利是最好的凝聚剂和兴奋剂。新兵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眼神中的稚嫩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彪悍;老兵们则扬眉吐气,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所有人对江辰的命令不再有丝毫怀疑,变成了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信服。那严苛的军纪、古怪的练兵法、危险的新式武器,此刻都成了“英明神武”的证明!

然而,在这普天同庆的氛围中,江辰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他亲自探望伤员,抚恤阵亡将士家属,督促匠作营加紧修复缴获的攻城器械,并立刻投入到防御体系中。他深知,这场胜利虽大,但并未伤及蛮族根本,反而可能引来更加疯狂的报复。

果然,捷报传到京城,引起的震动远超雁门关。

紫禁城内,龙颜大悦!

年轻皇帝一扫连日来的阴郁,拿着那份血迹未干的捷报,反复看了数遍,猛地一拍御案:“好!好一个江辰!好一个雁门关守军!扬我国威!壮哉!”

朝堂之上,主战派扬眉吐气,纷纷上书盛赞此役之功,请求重赏有功将士。原本那些质疑江辰、弹劾卢怀远的声音,在这铁一般的战功面前,瞬间微弱了下去。

皇帝当即下旨:擢升江辰为镇北将军麾下参将(虽卢怀远去职,但此衔表功勋与地位),实领兵权不变,赏金银绸缎无数;赵副将代理指挥有功,正式擢升为雁门关总兵;所有参战将士,论功行赏,抚恤从优;并将此役晓谕天下,以振军心民心!

圣旨随着嘉奖的物资,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北境。

然而,在这份浩荡皇恩的背后,暗流依旧涌动。

监军太监的密奏几乎与捷报同时到达皇帝的案头。密奏中,虽也承认战功,却大肆渲染江辰“滥用危器,杀伐过重,有伤天和”,并隐晦提及军中“只知有江参将,不知有朝廷”的苗头,暗示其“恐成藩镇之患”。

兵部的一些官员,则在欣喜之余,开始担忧那“霹雳炮”、“震天雷”乃至“火枪”的巨大威力,以及其背后代表的、可能颠覆传统战争模式的力量。这种力量,掌握在一个边将手中,是好是坏?

皇帝看着两份截然不同的奏报,喜悦的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他重赏了江辰,却并未完全采纳监军对卢怀远的弹劾,只让其“继续留京候勘”,同时,又“体贴”地下旨,让兵部选派“精干得力”之员,前往雁门关“协理军务,并察验新械之效,以备推广”。

赏赐、升迁、荣誉,如同潮水般涌向江辰。 但猜忌、审视与制衡的绳索,也正在无声地收紧。

辉煌大捷的光芒,照亮了前程,也投下了更深的阴影。

江辰接旨谢恩时,脸上平静无波。他捧着那卷沉甸甸的圣旨,感受着周围军民狂热的欢呼,目光却越过人群,投向北方依旧阴沉的地平线。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