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 > 第115章 部委决策,影响全国政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部委决策,影响全国政策

祁天佑把车停进地下车库。他没有马上离开驾驶座,而是盯着前方看了几秒。

手机屏幕亮起,时间显示早上七点四十五分。

他解开安全带,拿起放在副驾的公文包,推门下车。

电梯上升过程中,他整理了袖口。袖扣上的字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光。

他右手小指的扳指轻轻碰了下按键,十一楼到了。

会议室门开着,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祁天佑走进去,目光扫了一圈。中央靠前的位置空着,没人说话,但有人抬头看他一眼又低头翻文件。

他走到那个位置坐下,打开平板,调出三组数据。

会议开始。一位司长开口:“这次召集大家,是讨论下一步全国性政策方向。

京州试点成效明显,但能不能推广,还得看整体适配性。”

旁边有人接话:“一个刚进部委不到两年的副处,真能把握全国经济脉搏?别把地方经验当成万能药。”

祁天佑没抬头,手指滑动屏幕。

“讲真,我不是来证明自己正确的,是来防止错误重复发生的。”他把平板转向投影区,

“这是赵家倒台后京州产业转型率,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

环保试点区内企业就业人数同比上升百分之九点二。

劳工权益强化后,合规成本平均只增加百分之三点五,远低于预期。”

会场安静了几秒。

“单一Gdp考核容易催生短期行为。”祁天佑继续说,“我建议引入‘绿色增长权重指数’,

把环保成效、民生保障、产业升级三项指标捆绑考核。

不是不要发展,是要更可持续的发展。”

另一位副部长皱眉:“想法不错,但执行难度大。各地情况不一样,一刀切不行。”

“不需要一刀切。”祁天佑说,“可以分阶段推进。

先在工业基础好、转型意愿强的地区试行,比如京州光明区。积累经验后再扩散。”

有人点头。有人记录。没人再质疑他的资格。

中午十二点十分,小型汇报会在部长办公室举行。阳光照在桌角,一堆文件垒得很高。

祁天佑站在投影前,讲解《关于推动生态优先型发展模式的指导意见(草案)》要点。

柳小叶坐在侧位,手边放着一份签批函。她没说话,只是在关键节点轻轻点头。

分管工业的副部长翻着材料:“政策导向没问题,但我担心过快收紧环保门槛,会导致传统企业大规模停工裁员。

特别是钢铁、水泥这些行业,牵一发动全身。”

祁天佑调出一张图表。“这是孙连城提供的案例。京州第三钢铁厂去年完成技改,能耗下降百分之四十,排放减少百分之六十二。

反而新增就业岗位一千二百个,主要是技术岗和运维岗。”

“技改要钱。”副部长说,“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这个能力。”

“所以需要政策引导。”祁天佑说,“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专项补贴都可以配套。

关键是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而不是年年续补亏损企业。”

柳小叶这时开口:“根据第十六条巡视条例,重大政策出台前须评估廉政风险。

该方案切断了资源审批寻租空间,符合反腐败长效机制要求。”

部长听完,沉默片刻,拿起笔在文件上签字。“按这个方向走,下周报国务院。”

下午四点三十六分,祁天佑走出主楼。风有点凉,他拉了下外套领子。

孙连城已经在门口等他,手里拎着一个文件袋。

“刚才有人找我谈话。”孙连城低声说,“想把试点功劳归给省里。

说是省级统筹的结果,跟区级执行关系不大。”

祁天佑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拨通电话。“今天会上通过的文件,请务必注明‘基于京州市光明区实践经验’。”他挂断,

看向孙连城,“放心,现在不是谁抢功的问题,是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地的问题。

你那块地,很快就会成为全国观察窗口。”

孙连城笑了下。“我还怕你急着争名分。”

“争不来的东西,不争。”祁天佑说,“能掌控的事,也不让。”

两人并肩走向地下车库入口。电梯下行时,孙连城问:“接下来是不是要准备全国现场会?”

“有人会推,也有人会拖。”祁天佑说,“我们只要确保事实清楚、数据真实,节奏就不会乱。”

车库灯光一格一格亮起。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

走到车边,祁天佑没急着开门,而是转身面对孙连城。

“讲真,这轮决策下来,不只是京州的机会。”他说,

“是整个系统重新定义发展标准的开始。以前拼速度,现在拼质量。谁适应得快,谁就能走在前面。”

孙连城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祁天佑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他系好安全带,启动车辆。

仪表盘亮起绿灯。他看了眼后视镜,孙连城还站在原地。

他按下通话键。“走,找个安静地方聊聊。”

车子缓缓驶出车位。轮胎压过地面水痕,溅起一圈细小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