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海关大捷的电报传到沈阳时,刘川正和聂政委研究北满的布防图。参谋长刘亚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难得的兴奋:\"司令员,政委,山海关拿下了,肖光副司令来电,全歼守敌,缴获无数,\"

聂政委接过电报仔细看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这下咱们的南大门算是关牢了,国民党想从陆路进东北,得先问问咱们答不答应。\"

刘川走到地图前,从山海关缓缓移到长春,最后停在哈尔滨的位置:\"山海关是拿下了,但真正的难题在北边,山田乙三把近卫师团、战车师团这些精锐都摆在北满,明显是要跟苏联人拼个你死我活。\"

\"司令员说得对。\"聂政委走到地图前:\"苏联红军随时可能对日宣战,百万大军压境。咱们现在控制着南满,这个位置既是机遇,也是风险。\"

刘亚立即接话:\"司令员,政委,我建议立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北进方案。咱们不能等苏联人打进来再行动,必须抢占先机。\"

很快,指挥部里坐满了东北军区的高级将领。韩楚刚从西线赶回来,朱锐和梁中玉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谭正则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

刘川开门见山:\"同志们,山海关拿下了,南大门关上了。但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北满还有七十万关东军,苏联百万大军随时可能越过边境。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要研究下一步的北进方案。\"

韩楚第一个发言:\"司令员,我建议立即组织北进兵团,趁关东军主力被苏联牵制,一举拿下长春、哈尔滨,咱们现在兵强马壮,完全有这个实力,\"

\"老韩说得轻巧。\"肖光刚从山海关前线返回,对攻坚战的残酷记忆犹新:\"长春是关东军经营多年的老巢,工事比沈阳还要坚固。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朱锐插话道:\"炮兵没问题,只要弹药跟得上,我把山海关那套再来一遍,保证把长春的城墙给他掀了,\"

梁中玉却摇头:\"朱司令,北满平原开阔,适合装甲部队机动作战。我建议发挥咱们的机动优势,绕过坚固据点,直插敌人纵深。\"

\"都说得有道理。\"刘川打断众人的争论,\"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苏联人。\"

他走到地图前划了一条线:\"根据情报,苏军主力将从西面的满洲里、东面的绥芬河同时进攻。如果我们贸然北进,很可能与苏军发生误会甚至冲突。到时候,局面就复杂了。\"

聂政委补充道:\"中央来电特别强调,要我们谨慎处理与苏军的关系。既要积极配合苏军作战,又要确保我们的独立自主。\"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沉默。这个问题确实棘手。

这时,刘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司令员,政委,既然直接北进有风险,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采取'剥笋战术',先扫清长春外围,逐步压缩关东军的生存空间,同时等待苏军发动总攻?\"

\"剥笋战术?\"韩楚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先把长春变成孤城,等苏军和关东军打得两败俱伤,咱们再坐收渔利,\"

谭正却提出不同意见:\"这样会不会太保守了?等苏军打进来,整个北满的工业基地和战略要地恐怕都要被苏军占领。到时候咱们就被动了。\"

正在争论不休时,机要参谋送来一份紧急电报。刘川看完后,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同志们,情况有变。\"刘川把电报传给众人:\"侦察团长老猫发来密电,他们发现在中苏边境的几个秘密地点,关东军正在加紧部署所谓的'杉计划'。老猫判断,这可能是关东军准备在最后关头使用的特殊手段。\"

\"特殊手段?\"韩楚眉头紧锁,\"小鬼子又要耍什么花招?\"

刘亚分析道:\"从老猫描述的情况看,这些地点都在边境筑垒地域深处,守卫极其严密。不像是常规的军事部署。\"

肖光突然说:\"会不会是...鬼子准备在苏军进攻时,使用某种极端手段?\"

刘川沉思片刻,果断下达命令:\"不管这个'杉计划'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刘亚立即制定一个'斩首行动'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务必在苏军进攻前,摧毁这些目标,\"

\"是,\"刘亚立即记录。

刘川继续部署:\"同时,北进计划不能停。韩楚,你负责组建北进先遣兵团,以骑兵纵队和装甲纵队为主,配属两个步兵纵队。你们的任务是:向长春方向做战术侦察,扫清外围据点,但不强攻长春。要像一把尖刀,随时准备插向鬼子的心脏,\"

\"明白,\"韩楚兴奋地领命。

\"肖光,你坐镇沈阳,统筹南满防御和后勤保障。山海关方向要万无一失,绝不能让国民党军钻了空子。\"

\"是,\"

\"朱锐,你的炮兵要随时做好机动准备,无论是北上支援还是南下防御,都要能做到快速部署。\"

\"司令员放心,\"

\"梁中玉,装甲纵队要加强训练,特别是夜间作战和复杂地形下的机动能力。\"

\"是,\"

刘川最后看向谭正:\"谭主任,政治工作要跟上。向北发展,群众基础相对薄弱,要派出得力干部,宣传我们的政策,争取民心。\"

\"明白,我立即着手安排。\"

会议结束后,各位将领匆匆离去执行任务。指挥部里只剩下刘川和聂政委。

聂政委忧心忡忡地说:\"司令员,这个'杉计划'让我很不安。山田乙三这是要破罐子破摔啊。\"

刘川望着北方:\"我担心的不只是'杉计划'。苏联百万大军一旦进入东北,局势就会变得异常复杂。到时候,我们既要对付负隅顽抗的关东军,又要应对可能的苏军越界行为,还要防备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抢夺胜利果实...\"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但是,再难我们也要走下去。东北必须完整地回到中国人民手中,绝不能成为第二个外蒙古,\"

就在这时,电话铃急促地响起。刘川拿起电话,听了几句,脸色突变。

\"什么?说清楚,...什么时候的事?...好,继续监视,\"

放下电话,刘川对聂政委说:\"老猫的侦察分队发现,关东军正在秘密向中苏边境的几个大型水库调动工兵部队,还运去了大量不明物资。\"

聂政委猛地站起来:\"水库?他们想干什么?难道要...?\"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刘川急迫中带着冷静:\"丧心病狂,他们这是要毁灭整个东北,立即给中央发电,同时命令各部,北进计划提前执行,我们必须抢在鬼子实施这个疯狂计划之前,控制这些关键设施,\"

新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向北的铁路线上军列满载士兵和装备呼啸而过;公路上,坦克、炮车、卡车的洪流滚滚向前。

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敌人较量的生死竞赛,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悄然展开。而远在中苏边境,关东军的\"杉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留给刘川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