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时代重塑的王 > 第218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怕出名猪怕壮 。

随着无忧货栈一夜成名,调查它的人也多了起来。

货栈周围多了很多蹲点的,西市不常见的乞丐,在夜晚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朱仁祥已经收到了不止一次邀请,都是城中商家送来的。

就连以前不起眼的春涧茶楼,这些天的交集也变得多了。

陈逸也不知道打发了多少,找个由头来货栈打秋风的差役。

他们并不是来找麻烦的,都是走到货栈门前找些事做,也讨一份赏钱。

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商栈,在上面人没有发话前,他们是不敢自作主张的。

贾正这两日也没有闲着,带着三娘,毛奎,和好酒,去了两次天命阁。

别人在探听他的消息,贾正也没有落下。

白三郎去了左建明的山寨,思来想去贾正还是准备,将左建明手下的秦伍调到锦州城来。

除了天命阁,贾正也要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站。

出了天命阁,贾正先将三娘送回了院子。

便和毛奎往西城走,赌坊的事情以后,贾正已经完全退隐到了幕后。

除了黄二爷,暂时还没有人将贾正和无忧货栈的人联系起来。

走出三娘居住的巷子,毛奎靠的贾正近了一些;公子,前些天我们抓的那些人该怎么处理,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

如果再关下去,就都要饿死了。

贾正的心里咯噔一下,温柔乡英雄冢,这两天三娘服侍的太舒服。

抓人的事,他早抛九霄云外去了。

但他也不想承认是自己的错,黑着脸看着毛奎,不是让你们审一下,问清背景就放了吗?

无影都是干什么吃的,这种事只需告诉我结果就行了。

看到贾正冷脸,毛奎都有些记忆错乱了,公子有说过要放人吗?

但他又不能挑贾正的不是,这黑锅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背着。

公子,情况无影的兄弟都问清楚了,都是城中的二世祖,还都不是什么大家族。

无影的人也查了一下,他们的家境,可能连春涧茶楼都赶不上。

跟着公子一起赌钱输了,就想找公子弥补损失。

在赌坊里面他们不敢闹事,一直盯着赌坊大门,公子出门以后他们就跟了上来。

不过有一个消息挺重要的,一人交代,天命阁最大的东家是州府里面的人。

具体是谁,什么官职那人也不知道,就说手段挺硬的。

所以他们才不敢在天命阁里闹事。

贾正道;这算什么重要消息,这锦州城中的赌坊青楼,哪个没有官府的关系?

就说现在查我们的人,哪个不是先从官方入手的?

晚上出现在商栈周边的那些乞丐,为什么不受宵禁的限制,还不是有官府的在人背后刻意放纵。

晚上回去,找个机会就把他们放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尽可能的少惹麻烦。

好!

毛奎回道!

二人路过春涧茶楼的时候,茶楼依旧人满为患。

周边的街道边多很多巡城的士兵,和得了无忧货栈好处的差役。

经过几天的发酵,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烈酒和新纸出自还在装修的无忧货栈。

茶楼墙上的纸张全都换成了旧纸,因为新纸一贴上去就会被人揭走。

在文化人眼里,拿和文化相关的东西,都不为偷。

掌柜的贴过两次新纸,写诗的一个没有,偷纸的到处都是。

没有办法,只能换上了市面上,最便宜的那种旧纸。

二人没再茶楼停留,直接朝着西市无忧货栈走。

朱仁祥已经送来四张请帖了,前几封都是些锦州城二类商人发的。

不说是贾正,就连朱仁祥都不想理他们。

但今早收到的就不一样了,一次来了三个请帖。

一是锦州书院的祭酒,说要感谢无忧货栈给学子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二是锦州城中三大家族的,丰家,只是发了请帖,没说具体事务。

三是锦州城中的刘家,想和朱仁祥当面商议,采购无忧货栈的烈酒。

贾正没能进入无忧货栈,就被一个女子拦住了去路。

毛奎只是看了一眼拦路的人,就识趣的离开了。

现在整条街都被人盯着,同样整条街也被无影军的人盯着。

毛奎一离开,拦路女子便开口道;知道如今东家肯定事忙。

每日求见东家之人如过江之鲫,小女子也是没了其它法子了。

只能当这拦路的恶人,还请东家看在我们是对门的面子上,原谅小女子的失礼。

宋小姐客气了,您都说了我们是对门了。

有事,何不直接去货栈里面,何必在这烈日下,多遭这一份罪。

女子看了眼正在装修的无忧货栈,东家在这城中也有几天时间了。

家门不幸,宋家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了锦州城的笑话。

作为宋家长女,我想和东家单独谈谈,还请东家能够赏脸。

女子说完做了一个屈膝万福,并一直保持着。

贾正看了眼已经没有了门头的铺面,宋小姐客气了。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既然宋小姐相请,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正如宋小姐所说,这几日我的确是俗事缠身,我只能给宋小姐半个时辰。

多谢东家成全,半个时辰自是够的,还请东家移步。

女子说完就走在前面带路,带着贾正进了宋氏货栈里面。

虽然大门开着,柜台里面依然站着掌柜的。

但是货架上已经看不到一匹布的影子。

女子带着贾正进屋,掌柜的站起身,和女子打了声招呼,便去了里面的后院。

自始至终都没看贾正一眼。

可能也知道货栈没有货物还开着门有些别扭,女子主动解释道;自从家父出事以后,这布坊就没进来一匹布料。

之所以还坚持开门,是因还有很多商队,还不知道宋家出了变故。

货栈红火的时候,很多商队都信任家父的为人,不好及时出手的货物,都会在货栈里面寄卖。

家父走的突然,很多商队的货款还没给人结清。

只要还有一两不属于宋家的银子在这账上,这货栈就会一直开下去。

宋家其他人我不管,也管不了。

作为宋家长女,我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就毁了父亲一辈子的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