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拜金猎手:开局反杀成首富 > 第194章 盛宴与荆棘王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t国风云的尘埃缓缓落定,如同暴雨过后泥泞土地上逐渐干涸的水洼,虽痕迹犹在,但危机已然解除。“伯爵”帝国崩塌的余震在国际资本圈持续回荡,而林灿,这个最初被卷入漩涡的“小人物”,如今已屹立在风暴眼的中心,成为了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隐庐的书房内,气氛却并非胜利后的狂欢,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宁静与审慎。林灿翻阅着耗子整理的最新报告:港口项目在新供应商的支持下已重回正轨,甚至因祸得福,引入了更具性价比的技术方案;永星集团股价不仅收复失地,更因展现出的强大抗风险能力和“民族企业”光环,市值再创新高;生态基地的“涅盘”计划进展神速,新一代技术的专利壁垒正在快速构筑。

“灿哥,现在外面可是把你传神了。”耗子的声音带着与有荣焉的兴奋,“说你是‘资本猎手’,‘点金胜手’,连那些老牌财团都开始悄悄研究你的投资轨迹了。”

林灿淡淡一笑,并未被虚名所惑。他清楚,打垮一个“伯爵”,不过是清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巨石,放眼望去,更广阔的天地也意味着更莫测的险峰。资本的世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博弈。

“基础夯实了,下一步,该考虑如何将手里的牌打出最大的价值了。”林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拥有的不仅仅是巨额财富,更是港口物流、绿色农业、高端养生、前沿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优质资产和稀缺资源。如何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接成网,形成一个相互赋能、牢不可破的商业生态,是接下来战略的重心。

就在这时,一封做工精美、散发着淡淡檀香味的邀请函,由顾北烨亲自送到了隐庐。

“林兄,看看这个。”顾北烨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亚洲未来商业领袖峰会’,规格极高,发起方是几个隐世的华裔老钱家族和新加坡的主权基金。受邀者不仅是商界巨子,还有政要学者。这次,你是主角之一。”

邀请函上,林灿的名字赫然排在显眼位置,主题演讲的议题竟是“新经济周期下的产业生态重构与价值创造”。这已不是普通的认可,而是将其视为定义未来商业风向的标志性人物。

“看来,这顶‘王冠’,不想戴也得戴了。”林灿接过邀请函,语气平静。他知道,这场峰会既是荣耀的加冕,也是更严格审视的开始。无数双眼睛会盯着他,朋友、敌人、潜在的合作者,都会在这场盛宴上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需不需要提前准备一下演讲稿?或者,我帮你收集一下其他参会关键人物的资料?”顾北烨贴心问道。

“演讲稿不必了,心里有数。资料倒是需要,越详细越好。”林灿点头。他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真实的战略思考和过往的成功案例,就是最好的演讲。但他需要知己知彼,尤其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老钱家族,他们的行事风格和利益诉求,与新兴资本截然不同。

峰会前夕,林灿闭门谢客,沉心梳理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未来规划。他并非简单罗列成绩,而是深入剖析每一次决策背后的思考、遇到的挑战以及化解之道,将其升华到商业模式和产业趋势的层面。他要呈现的,不是一个暴发户的幸运,而是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和执行力。

峰会当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会场星光熠熠,政商名流云集。当林灿一身简约深色西装步入会场时,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年轻、沉稳、气度不凡,与周围许多鬓角发白的大佬形成鲜明对比,却丝毫不显局促。

他的主题演讲被安排在压轴环节。没有ppt,没有激昂的口号,林灿站在聚光灯下,用平实而有力的语言,从“隐庐”的理念谈到港口升级的产业协同,从生态农业的技术突破谈到艺术投资的价值观引领。他将自己旗下的产业描绘成一个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有机生态,强调长期价值、社会责任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资本不应只是逐利的工具,更应是推动社会向善、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我们所构建的,不是冰冷的商业帝国,而是一个能与时代共鸣、与用户共生的价值共同体。”

演讲结束,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许多资深企业家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深思,年轻一代则备受鼓舞。林灿的观点,精准地切中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资本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反思与追求。

演讲后的交流环节,林灿成了绝对的中心。不少人主动上前交换名片,寻求合作可能。其中,一位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是由新加坡某重要基金会主席亲自陪同前来的。

“林先生,精彩绝伦的见解。”老者主动伸出手,笑容和煦,“我是李光甫,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的老头子。你对产业生态的理解,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些梦想。”

李光甫!这个名字让周围几人微微动容。这是一位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却极其低调的华裔侨领,其家族底蕴深厚,与多方势力交好,却从不轻易站队。

“李先生过奖,晚辈只是做了一些尝试。”林灿不卑不亢地回应,心中警惕。这样的人物主动搭讪,绝不会是简单的欣赏。

果然,简单寒暄后,李光甫话锋微转,似是无意间提及:“如今国际格局变幻,新旧动能转换,像林先生这样的年轻俊杰,实乃华商之幸。只是树大招风,未来的路,还需广结善缘,谨慎前行啊。我认识几位欧洲的朋友,他们对林先生最近的‘动作’很是关注,似乎……有些不同的看法。”

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暗藏机锋!这是在暗示有欧洲的古老资本势力开始注意到他,甚至可能因“伯爵”的倒台而心生不满。

林灿心中了然,面上依旧从容:“多谢李先生提点。商业竞争,自古有之,只要在规则之内,我相信总有合作与共赢的空间。至于不同的看法,兼听则明,晚辈自会斟酌。”

他既表达了开放态度,又守住了底线,暗示不惧挑战。

李光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说,笑着告辞。

峰会结束,林灿载誉而归,但李光甫的警告却在他心中敲响了警钟。“伯爵”虽倒,但其代表的只是欧洲古老资本的一支。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头。

回到隐庐,还没来得及休息,苏瑾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她的《虚镜》系列,收到了一份来自法国吉美博物馆的长期展览邀约,这是亚洲当代艺术家极少获得的殊荣!然而,邀请方附带的赞助商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一个与李光甫提到的“欧洲朋友”关系密切的奢侈品集团的名字。

艺术的纯粹再次与资本的阴影交织。

林灿看着欣喜的苏瑾,又想到李光甫的提醒,眼神深邃。看来,这顶用荆棘编织的王冠,才刚刚开始展现它扎人的一面。接下来的路,既要高歌猛进,也需步步为营。盛宴之后,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他仿佛看到,更广阔的棋盘已经铺开,而执棋者的身影,隐藏在更深的迷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