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 > 第116章 小米秋季盛会,雷军的效率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6章 小米秋季盛会,雷军的效率革命

林澈坐在发布会第一排,看着雷军在台上阐述小米模式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极致的效率革命。这番2016年的演讲,正是小米从销量下滑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

二零一六年秋,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门前人潮涌动。小米秋季发布会的巨幅海报上,“探索”二字格外醒目。林澈从贵宾通道步入会场,作为小米早期投资人,他被安排在第一排居中位置。他能感受到,这次发布会不同于往常——这是小米在经历销量波动后,重新定义自身的关键时刻。

会场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雷军身着标志性的深色牛仔裤和小米poLo衫,步伐坚定地走到台前。他身后的大屏幕显示着简单的几个字:小米的效率革命。

“很多人说小米就是卖便宜货的。”雷军开门见山,直面外界最大的误解。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

“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小米模式的本质不是便宜,而是效率。”雷军的声音坚定而清晰。

他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小米的商业逻辑:通过专注(每个品类只做一两个型号)、极致(死磕产品品质)和口碑(近乎零市场费用)来实现全方位的效率提升。

“传统商业中,产品价格的30%-40%都花在了渠道、营销和库存上。而小米通过电商直营模式,把这些成本大幅降低。”雷军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传统手机厂商的渠道加成率普遍在30%以上,而小米网的渠道成本接近零。

林澈在台下微微点头。这正是他当初投资小米时看中的核心——不是单纯的性价比,而是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制造业价值链的潜力。

雷军话锋一转,开始展示小米生态链的成果。

“现在,小米的充电宝世界第一,手环世界第二,平衡车世界第一,空气净化器中国第一。”每报出一个“第一”,台下就响起一阵掌声。

大屏幕上展示着这些产品的销售数据:充电宝全球销量突破5000万只,手环累计用户超过2000万,空气净化器年销量达数百万台。这些数字背后,是小米模式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复制。

“很多人问小米为什么做这么多产品?因为小米网本质上是一个品牌专卖店。”雷军解释道,“如果只卖手机,客流量不足。通过生态链产品,我们可以提升用户复购率,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最令人惊讶的转折来自线下。

“大家都说线下渠道成本高,但小米之家每个平米年销售额达到25万元,是传统零售店的20倍。”雷军公布的这个数据,引起了全场惊叹。

他详细解释了小米之家如何通过选址、产品陈列和运营优化,实现了堪比电商的运营效率。平均200多平米的门店,年销售额达到7000万人民币,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大型商场的整体平效。

“线下店不仅可以试体验,还能立即拿走产品,这是电商无法比拟的优势。”雷军表示,小米已经找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最佳路径。

演讲进入后半段,雷军开始展望未来。

“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告一段落,未来的十年属于原创性技术创新。”他引用了不久前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观点。

大屏幕上出现了小米探索实验室的标志,下面写着两个关键词:VR和智能机器人。

“我们已经抽出一个小分队,开始筹建小米探索实验室。”雷军宣布,“这些前沿技术的探索,将为小米奠定下一个台阶。”

与此同时,雷军强调小米不会放弃对核心技术的投入。“我们已在手机部门成立了核心器件部,将在显示、照相、电池等方向上死磕到底。”

发布会结束后,雷军特意走到林澈面前:“阿澈,觉得怎么样?”

“雷总你终于把小米模式讲清楚了。”林澈与雷军握手,“效率革命这个概括非常精准。这不仅是对小米的定位,更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两人并肩走向后台休息室。林澈继续说道:“特别是小米之家的数据,证明了小米模式在线下同样可行。这打破了电商无法与传统零售结合的传统认知。”

雷军点头:“是啊,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年初我们提出‘开心就好’的口号,就是希望团队放下包袱,回归创业初心。”

“这才是最珍贵的。”林澈微笑道,“保持创业心态,比任何短期业绩都重要。”

回到澈资本办公室,林澈立即召集团队开会。

“小米今天的发布会,证实了我们最初的投资逻辑。”他对李娜和陈默说,“小米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而是一个效率提升的平台。”

他站在白板前,写下了“效率革命”四个字。

“这是小米模式的核心,也是我们未来投资的重要标准。寻找那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显着提升行业效率的企业。”

窗外,北京的夜空星光点点。林澈知道,小米正在经历的转型与探索,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一个缩影。而他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提前布局了多个关键节点。

这次秋季发布会,不仅展示了小米的现在,更预示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林澈而言,这既是对过往投资逻辑的验证,也是未来布局的指引。在“卷贰:多元布局”的战略下,对小米的持续投资已经超越了财务回报的意义,成为他洞察产业变革的重要窗口。

雷军在演讲中提及的人工智能、VR和智能机器人等方向,与林澈之前的布局不谋而合。这种战略上的共鸣,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投资视野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