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惊!七零军嫂一手银针救活首长 > 第449章 姐,陪我上门提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让我去京城美院上课?”

贺元婷愣愣站在院子里,怎么都不相信这么好的事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

她拉着宋瑶,一再确定,“三嫂你没开玩笑?真的是让我去美院上课?”

得到宋瑶的点头回应,她急的团团转。

“可我既不会做题,也不会算数,人学校咋可能要我。”

“哎呀,我跟五哥不一样。三嫂你一片好意,我肯定要辜负你了。”

宋瑶被她转的头晕。

拉着她到桌边坐下,语气温和的告诉她,“你有你独特的优点,你动手能力强,每次做出来的成品衣服漂亮又时尚,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很。”

“可我不会读书啊,上学那会我几乎每天一进教室就昏昏欲睡。”

宋瑶弹了弹她脑袋,“我跟赵教授申请的是服装设计系旁听。数理化、古言诗词那些你不喜欢就不上,认真上好专业老师的设计课就行。”

“那会不会有人说我走后门?”

“有后门可走才是本事,老师都喜欢勤学好问、积极向上的学生,你并不比别人差,遇到问题大胆放心地问出口就行。”

没告诉贺元婷的是,赵教授很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听说她想为家中小姑子求个旁听名额,满口答应给安排好。

还说只要贺元婷学习态度端正,会想办法给提供更多便利。

宋瑶感激的同时,给赵教授附赠了后续好几年的调养方案。

“好,我都听三嫂的。”

贺元婷在宋瑶的安抚下,总算不乱转了。

但她改为抱住宋瑶撒娇,“三嫂你怎么这么好,好的我都嫁给你了。”

恰好团宝圆宝放学回来,看到她们抱在一起,睁大了眼睛。

宋瑶用手指推开贺元婷的额头,“你再瞎说,信不信你三哥一会就得来收拾你了!”

贺元婷听到贺云霄的名头,吓的秒变正经。

正好王秀梅和贺建国跟着进门,她连忙跑上前报喜,“爸妈,三嫂说我下周可以去京城美院旁听上课啦。”

“你?上课?”

王秀梅和贺建国惊的合不拢嘴。

宋瑶便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让小六去上这个课,并不是混文凭,而是想让她学点真本事回来。京城美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很出名的,只要小六肯学,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王秀梅一听立马喜上眉梢,“那敢情好,小婷你可一定要努力,别浪费你三嫂替你求来的好机会。”

贺元婷重重点头,“我肯定会努力的。”

“我下班前去百货商店定了辆女士自行车,明早应该能送来家里,到时候小六和小五一样,骑自行车上学。”

“太棒了,三嫂我爱你。”

贺元婷满脸兴奋地想要冲过来抱宋瑶,被团宝圆宝一左一右的抱住。

“妈妈是我和弟弟的,姑姑不准抢。”

“对,是我们和爸爸的,小姑姑要抱,就抱自己妈妈吧。”

这话说的王秀梅哭笑不得,而贺元婷一脸怀疑人生。

倒是刚好踏进门的宋琢,听到这话没忍住直接噗笑出声。

“小舅舅!”

两个小宝贝异口同声的喊人,眼里满是不赞同,像是生怕宋琢帮贺元婷说话,让他们把妈妈分出来。

宋琢连忙解释,“别紧张,我不是来跟你们抢妈妈的。”

两个小宝贝轻哦,默契地走到宋瑶身前,占据着她怀里最重要的位置。

宋琢:“……”

你们倒是相信我的话啊。

我真没想跟你们抢妈妈!

宋瑶将两个小宝贝拉进怀里,抬头问宋琢,“你有什么事?”

宋琢睁大眼睛控诉,“姐,咱们才多久没见,你就对我这么冷淡了?明明之前在青宁,咱们还不是这样的呢。”

宋瑶嘴角微抽,“我正儿八经地问你找我有什么事,怎么就是对你冷淡了?还是说我应该在你进门时梆梆赏你两拳,以示亲近?”

宋琢挠头,“倒也不必。”

“那还不有话快说!”

宋琢不敢再叭叭,连忙说明来意。

“老师给了我一个月的假期,我想趁这个机会去小锦家里提亲,但是我爸妈暂时回不来,爷爷让我来问问,能不能请你出面领我和大伯伯母去一趟。”

“什么时候去?”

“暂时还没定,爷爷说让你晚上去家里吃饭,顺便商量一下细节。”

“行,我一会过来。”

“别一会啊,就现在吧。大伯母炖了汤,小朗和晓晓嚷着让团宝圆宝一起过去吃呢。”

“行吧,”宋瑶起身,准备跟王秀梅说晚上不在家吃饭。却见王秀梅已经去厨房快速拿了条肉出来。

“你们把这个带过去,就当是给家里加个菜了。”

宋琢连忙拒绝,“不用的,婶子。”

王秀梅将肉条塞进宋琢手里,“嗐,这有啥,原本也是准备给瑶瑶和哥俩做来吃的,只是让你大伯母受累了。”

宋琢无奈,只好一手拎肉一手牵圆宝,跟在宋瑶身后回家。

一到宋家,团宝圆宝便跟宋朗宋晓玩成一圈,宋瑶陪着老爷子聊天,问了他老人家的建议和想法。

等到晚饭上桌,一家人就宋琢结婚的事,仔细商量了一番。

第二天,宋瑶便同大舅夫妻和宋琢一起去了魏家。

魏家父母很和蔼,不仅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还语气谦逊地表达了对两个年轻人组建新家族的欢喜。

特别是魏父,不仅将宋琢夸的天上绝无地上仅有不够,还一再说宋家家风好,所以才会出了那么多的国家栋梁。

大舅墨守陈旧了一辈子,两个儿子也一直中规中矩,这还是第一次被人当栋梁之父,他险些没反应过来 。

跟他相比,大舅妈明显镇定许多。

肯定宋家优良家风的同时,还不忘告诉魏家父母,宋家内部超级团结,而且人人护短。

不管是兄弟,还是姐弟,都拧成了一股绳。并告诉他们,等魏锦嫁过来一定不会受委屈。

虽说这些魏家父母早有耳闻,但亲耳听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欣喜大舅夫妻的诚恳态度,再加上宋瑶这个润滑剂在。

一番商谈下来,宾主尽欢。

宋琢和魏锦的婚期顺利定在了十一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