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 > 第160章 微积分与推演(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微积分与推演(突破)

藏书阁的烛火已燃至第三根,程明揉着发酸的太阳穴,将黎曼几何典籍推到一旁。桌上的演算纸写满 “曲率张量”“度规张量” 的公式,却始终无法匹配洛清羽基因链的分形参数 —— 就像拿着直尺量曲线,越算越觉得无力。窗外传来修炼场的动静,他起身走到窗边,恰好看到两名修士因强行按固定路径运转灵气,双双捂着胸口倒地,灵气检测仪显示他们的经脉因反复冲击,已出现细微裂痕。

“又是固定功法的问题。” 老医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拿着刚写好的诊断记录,“传统功法都是‘一刀切’,不管修士体质、经脉强度,全按同一套路径修炼,轻则灵气阻滞,重则伤脉。洛姑娘之前尝试修炼安神诀,也是因为功法路径正好经过结晶沉积区,差点加重脏腑损伤。”

程明猛地一怔,目光重新落回桌上的演算纸 —— 黎曼几何的分形难题暂时无解,可修士修炼的 “路径优化”,不正是微积分能解决的问题吗?他快步走回案前,抓起灵能检测仪,调出刚才修士修炼的灵气数据:横轴是修炼时间,纵轴是灵气流速,曲线因固定路径出现明显的 “卡顿峰值”—— 这像极了函数图像中的 “极值点”,而固定功法的路径,就是强行让变量(灵气、经脉)适配不变的 “常量函数”。

“功法本身就是函数!” 程明突然拍案而起,烛火都被震得晃动,“把修炼效果设为目标函数 f (x,y)——x 是灵气流速,y 是经脉路径;约束条件 g (x,y) 就是经脉的最大承受强度!我们要找的,就是在‘不超过经脉阈值’的约束下,让‘灵气利用率最高、对结晶刺激最小’的最优解!这正好能用拉格朗日乘数法算!”

老医修听得一头雾水,程明却已抓起灵晶笔,在纸上快速构建模型:

目标函数 f (x,y):灵气利用率(y 轴)= 灵气流速 x x 经脉路径适配度 k(k 由路径与经脉贴合度决定,贴合度越高 k 越大);

约束条件 g (x,y):灵气流速 x x 路径压力系数 p ≤ 经脉承受阈值 c(p 由路径弯曲度决定,弯曲度越高 p 越大);

拉格朗日函数:L (x,y,λ)=f (x,y)-λ[g (x,y)-c],通过求偏导?L\/?x=0、?L\/?y=0、?L\/?λ=0,找到最优的 x(流速)与 y(路径)。

为验证模型,程明找来了之前因修炼受伤的修士阿岩。阿岩的经脉承受阈值 c=8(灵能单位),传统功法固定路径的压力系数 p=1.2,强行要求流速 x=7,导致 xxp=8.4>c,最终伤脉。按拉格朗日法计算:

求偏导得最优解 x=6.7,y=“经脉冲和段→丹田侧支→肺经浅脉”(路径压力系数 p=1.18),此时 xxp=7.9<c,灵气利用率 f (x,y)=6.7x0.92=6.16(传统功法仅为 4.8)。

当阿岩按新路径修炼时,灵能检测仪的曲线变得平滑,再无卡顿峰值,修炼半个时辰后,灵气利用率果然比之前提升近三成,经脉也未出现不适。“真的不疼了!” 阿岩激动地挥动手臂,“灵气像顺着渠水走,比之前顺畅多了!”

程明没有停步,他要让功法具备 “自适应” 能力 —— 不仅能算静态最优解,还能实时调整。他在模型中加入 “动态参数”:用灵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经脉状态(如灵气波动、结晶反应),将数据输入算法,每息计算一次偏导,自动调整流速 x 与路径 y。比如洛清羽修炼时,传感器检测到某条经脉的结晶沉积量增加,算法会立即将路径切换到 “旁支浅脉”,同时降低流速,避免刺激结晶。

“自适应算法功法” 的首次试用,选在了洛清羽身上。程明将灵能传感器贴在她的手腕(未结晶侧),传感器通过灵气波动连接算法核心,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最优路径与流速。洛清羽按算法提示运转灵气,起初还有些紧张,可随着灵气顺着 “丹田→脾经侧支→心经浅脉” 流动,她发现之前脏腑的刺痛感竟消失了 —— 算法自动避开了所有结晶沉积的分形节点,灵气像绕开礁石的水流,平稳而顺畅。

半个时辰后,程明取下基因测序仪,屏幕上的分形结构虽未逆转,可结晶沉积的速度却比之前减缓了 40%。“有效!” 程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算法还在优化,等收集更多数据,我们能让沉积速度再降!”

洛清羽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路径数据,苍白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你看,就算黎曼几何还没突破,微积分也能帮我们争取时间。这功法不仅能帮我,还能帮所有修士 —— 以后再也不用为了修炼硬撑,算法会帮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自适应算法功法很快在星火阁推广。凡人弟子阿禾用算法优化后,筑基速度比之前加快了半个月;萧烈的剑修团队按算法调整灵气路径,剑气威力提升了两成,却更节省灵力。程明还将算法与之前的积分筑基法结合,编写了《自适应修炼手册》,手册里不仅有公式推导,还有简易的算法传感器制作图纸 —— 用灵晶碎片、铜线圈和灵丝藻过滤膜,凡人也能自己组装,实时监测修炼状态。

藏书阁的灯光依旧亮至深夜,只是桌上的黎曼几何典籍旁,多了厚厚的《自适应算法功法数据记录》。程明翻着记录,洛清羽坐在一旁,用未结晶的左手帮他整理数据,偶尔指着某组参数说:“这里的路径可以再优化,我感知到这条经脉的分形曲率有细微变化。”

程明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屏幕上不断优化的算法曲线 —— 这条曲线像一条充满希望的河流,虽暂时无法跨越分形的鸿沟,却在一点点拓宽河道,积蓄着突破的力量。他知道,自适应算法功法的突破,不仅是修炼体系的革新,更是为黎曼几何的研究积累数据 —— 每一组分形节点的参数、每一次路径优化的结果,都是未来破解无穷维之痛的钥匙。

窗外,修炼场的修士们还在按算法修炼,灵气灯的光芒透过窗棂,洒在满桌的手稿上,照亮了 “拉格朗日乘数法” 的公式,也照亮了两人眼中的希望。微积分的推演,不仅算出了修炼的最优解,更算出了对抗病痛的时间,算出了知识守护生命的可能 —— 而这,正是格物学最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