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刚踏入会场,满场的喧嚣便裹挟着热闹扑面而来——两岸三地的影视人济济一堂,既有初露锋芒的新面孔,也有手握口碑的资深导演、制片人,连酒店外的广场上都挤着等候入场的嘉宾,人气旺得远超预期。他随意找了个角落站定,目光还没来得及扫过全场,就瞥见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三位导演并肩走来,身影在攒动的人群里格外扎眼。
这三位可是导演界的“定海神针”——不仅是同批出道的前辈,更曾是北电导演系的恩师,在圈内地位举足轻重。陈诚不敢怠慢,连忙拉上身边的刘亦菲迎上去,脸上堆着实打实的笑意:“田老师、张导、陈导,没想到您们今天也能抽空来捧场!”
田壮壮闻言笑出了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你这个大忙人都能抽开身,我这些当老师的哪好意思缺席?再说我最近正闲得发慌,过来凑凑热闹,正好解解闷。”
这话让陈诚心头一动,顺势抛出藏在心里许久的念头:“田老师,既然您有空,不如来我公司拍部戏?剧本我来出,制片人由公司指派,演员您随便挑。就一个小请求——尽量多给我们02表本班的同学些机会,您看行吗?”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想帮大伙多挣点机会,既能赚些酬劳,也能攒点好作品,以后在圈里也好站稳脚。”
田壮壮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最终点头应下:“没问题,但有个前提——剧本得合我心意,够得上我的创作标准,不然我可没法接。”
“田老师您放心!”陈诚语气笃定,眼里亮着自信,“我对自己的剧本有底气,您一看就知道,保准合您胃口!”
这话瞬间勾住了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兴趣,两人异口同声地“哦”了一声,眼神里满是好奇,显然对这剧本多了几分期待。陈诚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打圆场:“具体的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等回头我把剧本送田老师,您们到时一起看,就知道有多出彩了。”
“行,那回北京再细聊。”田壮壮干脆敲定后续,“到时候你直接来学校找我,把剧本带上。”
“得嘞,田老师!”陈诚连忙应下,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两人离开后,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仍站在原地,话题自然绕到了陈诚身上。田壮壮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认可:“这小子不光有才,还特别重情义。从他拍第一部《情满四合院》起,就把全班同学都拉来搭戏——不管是主角配角,只要合适就给机会,还主动帮他们找资源,这份心思太难得了。我听王红卫说,他写的剧本画面感绝了,《情满四合院》你们俩看过吧?就是这小子的手笔——他又不是老北京,却能把京味儿写得那么地道,是块好料。”
陈凯歌向来傲气,他与陈诚虽见过几次,却都是酒桌上的闲聊,从没深聊过剧本,此刻闻言略带惊讶:“这些事我们倒也听过,这小子人情味儿确实足。就算现在成了老板,跟我们这帮老家伙也没生分,常找着聚一聚,却从没开口求过什么,这份通透难得。不过剧本这块,我只闻其名,没见过真东西。等他把本子给你,可得叫上我们,我也来‘拜读’下——年纪再大,该学的也得学,不然早晚被后辈拍在沙滩上。”
这话把张艺谋和田壮壮都逗笑了。张艺谋顺着话茬附和,语气里带着期待:“我跟老陈一个想法。虽说我和陈诚算熟,但也只听人夸他剧本好,没见过实货。他这年纪,能把商业片拍明白就不容易,还能兼顾艺术性?到时候你可得把剧本拿出来,咱们好好看看‘诚仔’的能耐。”
“那没问题。”田壮壮笑着摆手,“到时候我把剧本一拿,就给你们打电话,估计想来‘围观’的人还不少——毕竟大伙都好奇这小子憋着什么劲儿。”
张艺谋和陈凯歌对视一眼,都有些懵——没懂怎么会“不少人想看”。田壮壮见状,笑着解释:“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报道吗?有人说他是‘快餐式导演’,只会拍商业片,没什么艺术追求。他当时没反驳,只说‘国内导演总拍苦难,有本事拍点国家好的一面,那也是艺术’。我猜他心里憋着股气,这次找我拍片,就是想证明——不是不会拍艺术片,只是之前没动手而已。”
两人瞬间明白过来。陈凯歌忍不住感慨:“这小子倒有意思,有股不服输的冲劲,年轻人就该这样。”
“等他把剧本拿来,我第一时间叫你们。”田壮壮补充道,两人连忙应下:“行,可别忘喽!”
另一边,陈诚和刘亦菲刚走到休息区,就被黄晓明和王珞丹拦了下来。两人跟陈诚在剧组混得熟,知道他脾气好、没架子——演员戏好态度正,怎么聊都成;就算演得差些,只要尽力,他也会耐心指导;但要是有实力却敷衍,他也会毫不客气地批评。
“陈诚,你最近有没有新项目?可得给我们留个角色啊!”王珞丹率先开口,眼里满是期待,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黄晓明也跟着附和,还故意打趣:“哎,我的杨过是不是被你抢了?还有那个‘孤儿’的角色,是不是也给别人了?我这阵子都快闲出蘑菇了!”
陈诚哭笑不得,连忙解释:“你可别冤枉我!杨过是张纪中导演主动找的我,我本来没打算接——古装剧拍着太累,是他磨了我好久,说这角色适合我,我才点头的。现在都有点后悔,压力太大,生怕演砸了砸招牌。”他话锋一转,故意逗他:“要不我跟张导说一声,换你接着演杨过?你还有经验。”
黄晓明一听就急了,连忙摆手:“别别别!我好不容易从电视剧圈转到电影圈,可不想再跳回去了。你还是看看有没有电影角色适合我,哪怕是个配角也行!”
“电影目前没有,不过过段时间有个好机会。”陈诚透露,“我给田壮壮老师写了个冲奖的剧本,到时候你们可以找田老师试试,说不定有合适的角色。”
王珞丹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那有我的份吗?我这段时间没碰到好本子,就想拍点有质感的戏。”
“这我可不敢打包票。”陈诚坦诚道,“我只负责出剧本,演员的事全听田老师的。不过我跟他提过,尽量多照顾我们班同学,你们要是感兴趣,直接找他聊,就说是我推荐的就行。”
黄晓明无奈地笑了:“你可真是把你们班同学当宝贝护着,机会都直接喂到嘴边了,我们这些‘外人’可没这待遇。”
“小明哥,这你就错了。”陈诚认真道,“自从开了公司,只要是咱们北电的学生,角色合适,我从来没把机会推给外人。给谁演不是演?能帮衬自己人,何乐而不为?再说,你们要是有合适的角色,我也不会亏待。”
“这话倒是实在。”黄晓明点头认可,语气里多了几分佩服,“你这点比不少老学长强——有些学长找演员,只认中戏的,总觉得中戏演技比北电好,把我们这些学弟学妹晾在一边。”
陈诚闻言不反驳,客观道:“论演技功底,中戏出来的确实有优势,基本功更扎实。你可能没跟中戏的实力派合作过,真比起来就能看出差距。不过咱们北电的演员也有长处,灵气足、入戏快,各有各的好。”
两人正聊着,周迅走了过来。她虽没跟陈诚合作过,但圈内早听过他的名字,加上黄晓明从中介绍,三人很快熟络起来。黄晓明拉着周迅,对陈诚说:“陈诚,给你介绍下,周迅——圈内出了名的演技派,好多大导演都爱跟她合作,你可得多跟她聊聊。”
陈诚连忙上前握手,语气真诚:“迅姐,您的演技我早有耳闻,圈内有目共睹,太厉害了。之前看您的戏,总觉得角色被您演‘活’了。”
周迅笑着回应,语气亲近:“你太客气了,我也常听人说你的本事。下次有合适的角色,可得给我留个机会,我也想跟你合作一次。”
陈诚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迅姐,您不是刚拍完我们公司的《闯关东》吗?跟我同学朱亚文搭戏,怎么这么快就想接着开戏了?”
“是啊,”周迅点头,眼里带着期待,“你的电影票房太能打了,我也想往国际上闯闯,还得靠你这样的商业大佬带一带——现在不都流行‘海外镀金’嘛,转一圈回来,身价也能涨涨。”
“确实,现在圈内就这样,海外有了名气,国内发展确实更顺。”陈诚如实说,“但我手头目前真没电影项目——我计划以后一年只拍一部电影,求质不求量,不随便凑数。不过我们公司正在打通全产业链,等流程理顺了,好剧本会越来越多,到时候肯定有适合您的角色,我第一个通知您。”
“那太好了,可别忘了我!”周迅连忙叮嘱,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
“放心,合适的角色肯定先想着您!”陈诚拍着胸脯保证。
随着时间推移,到场的嘉宾越来越多,原本安静的休息区渐渐闹起来,大伙只能凑在一起聊些轻松话题,没法再深谈工作。刘亦菲正跟陈诚说着话,突然眼睛一亮——不远处走来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孩,正是舒畅。
她早听母亲刘晓莉提起过舒畅,知道她演技有灵性,还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都是单身母亲带大,两人母亲私交也不错,常互相照应。之前几次去剧组探班都没碰到,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刘亦菲连忙拉着舒畅走到陈诚面前,语气带着兴奋:“陈诚,这是舒畅,特别优秀的演员,你以后有合适的角色可得想着她。”
陈诚客气地跟舒畅握了手,笑着说:“以后有事,你直接跟亦菲说就行,不用跟我客气——亦菲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又聊了几句,工作人员拿着名单走过来,语气恭敬地通知:“陈总,刘小姐,首映礼马上开始,请各位嘉宾到指定座位就坐。”陈诚扫了眼座位表,自己被分到了前排,身边都是影视公司老板、业界大佬,位置格外显眼。他转头对刘亦菲说:“亦菲,跟我去前排坐吧?那边视野好。”
刘亦菲摇了摇头,指了指舒畅身边的位置,语气带着几分腼腆:“我跟舒畅坐那边就好,你们那边都是前辈,我去了怕拘谨,放不开。”
陈诚没勉强,点头同意:“行,那你先过去。首映礼结束后咱们再约,到时候我找你,或者你找我都行。”
刘亦菲眼睛一亮,连忙问:“那结束后,我们去玩一会儿好不好?好久没跟你一起出去了。”
“可以啊。”陈诚看了看时间,“首映礼结束大概十点多,到时候再商量去哪,吃点东西或者逛一逛都成。”
刘亦菲开心地应了声“好”,拉着舒畅的手走向座位,脚步都轻快了几分。陈诚抬手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目光扫过满场热闹,也转身朝前排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