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383章 父亲的影子最后的努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3章 父亲的影子最后的努力

溪流边,那紧紧交握的双手,传递着微薄的暖意,也传递着一种沉重而无奈的盟约。新的共识,如同在荆棘丛中强行开辟出的一条狭窄小径,虽然每一步都可能被划伤,但至少指明了她们三人(或许现在是四人?)必须共同前行的方向。

然而,这刚刚艰难达成的、仅限于她们母女与廖奎之间的脆弱平衡,当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那个始终横亘在她们心头、如同灯塔又如枷锁般的身影时,瞬间变得摇摇欲坠,气氛再次凝固,比之前的沉默更加沉重。

“那爸呢?”

谢薇的声音很轻,带着无法抑制的颤音,如同风中残烛,仿佛稍大一点声,就会将那刚刚凝聚起来的勇气吹散。这个问题,是她心头最深的刺,也是这个扭曲家庭规划中,最无解的一环。

“我们……还能把他救出来吗?”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带着更深的茫然和恐惧,“救出来之后呢?”

后面这个问题,比前一个更加残酷。救出来之后,该如何面对?

她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勾勒出那样一幅画面:

一身浩然正气、脊梁挺直如松、将军人信仰和原则刻入骨髓的父亲谢广安,从那个阴暗潮湿、备受监视的窝棚里被救出,然后,他要面对的是什么?

是妻子不再沧桑憔悴,反而变得年轻娇艳,如同女儿同学般陌生的脸庞和身体——“萧亚轩”。

是女儿与女婿之间,那因系统强制而扭曲、夹杂着另一个女人(甚至是他法律上的妻子)的复杂关系。

是一个建立在冰冷系统规则、超越伦常的秘密和共享妻子\/母亲基础上的,怪异而荒诞的“家”。

谢薇无法想象。她无法想象父亲那双总是充满坚毅和正气的眼睛,在目睹这一切时,会流露出怎样的震惊、痛苦、乃至……鄙夷和绝望。他那宁折不弯的性子,能接受这种为了生存而彻底背离世俗伦常、背离他毕生所信奉的“气节”的活法吗?

光是想到父亲可能出现的反应,她的心脏就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窒息般的疼痛蔓延开来。

萧亚轩在听到女儿这个问题时,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如同被乌云彻底遮蔽的月光。她握着女儿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甲甚至微微掐入了谢薇的皮肤,但她自己却毫无所觉。

她缓缓地摇了摇头,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脖颈上戴着无形的枷锁。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深刻了解与无尽悲凉的苦笑。

“你爸的脾气,你我都清楚。”她的声音干涩,带着一种洞悉结局后的无力感,“他啊……宁可站着死,也绝不会跪着生。”

她仿佛能看到丈夫那固执而清癯的面容,听到他用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这句话。

“更不会接受……”萧亚轩的声音哽咽了一下,她闭了闭眼,才艰难地继续道,“……这种,在他眼里,恐怕与‘背叛’信仰、背叛原则无异的……方式活下去。”

理性如同冰冷的潮水,冲刷着她们刚刚因为达成共识而升起的一丝微弱暖意。结论清晰得令人绝望:她们几乎看不到谢广安接受这一切的可能。

那个代表着她们过去正常家庭生活、代表着正气与坚守的父亲影子,如同一个巨大而沉默的审判者,矗立在她们试图构建的、扭曲的未来图景之前。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她们所有妥协与挣扎最严厉的拷问。

救他,是她们不遗余力的目标。

但救出他之后,该如何安置他那与这个“新家”格格不入的灵魂,却是一个她们目前完全无法解答,甚至不敢深想的死结。

希望,在触手可及的瞬间,仿佛又变得遥不可及。父亲的影子,成了横亘在自由与团聚之间,最沉重,也最难以逾越的那座大山。

谢薇带着哭腔的、几乎是呐喊出来的话语,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了萧亚轩内心最深处的波澜。“不能放弃他”——这何尝不是她日夜煎熬、支撑着她在这条扭曲道路上走下去的唯一信念?

看着女儿泪如雨下、充满痛苦与不甘的脸庞,萧亚轩心中那因为身孕和复杂关系而产生的迷惘与羞耻,似乎被一股更原始、更强大的力量暂时压了下去。那是母性的本能,也是作为谢广安妻子,无法割舍的责任与情感。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安慰的空话,而是伸出手,用一种近乎本能的动作,将情绪激动的女儿轻轻揽入了自己的怀中。这个拥抱,隔阂了太久,经历了太多不堪,此刻却带着一种跨越了伦理扭曲和身体变化的、纯粹的血缘温暖。

她轻轻拍着谢薇因为抽泣而微微颤抖的脊背,动作轻柔,仿佛回到了多年前,女儿还是个小小一团、受了委屈便会扑进她怀里寻求慰藉的时光。只是那时,她的手掌粗糙却温暖,如今,这手掌年轻光滑,却带着无法言说的沉重。

“嗯,不放弃。”萧亚轩低声说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经历过巨大冲击后,重新凝聚起来的坚定。她像是在对女儿承诺,也像是在对自己宣誓。

她重复并明确了她们的行动纲领:“我们按原计划,为你爸创造机会,把路铺到他脚下。”这是廖奎早已制定的策略,也是她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她们无法强迫谢广安改变信仰,但可以竭尽全力,为他打开一扇通往生路的门。

“把选择的权力,”萧亚轩一字一顿,清晰地吐出最后几个字,“交给他自己。”

这是对谢广安人格和信仰最大的尊重,也是她们在理智权衡后,所能做到的极限。她们不能,也不该,替那个一生刚直、将气节视若生命的男人,做出违背他本心的决定。

谢薇的脸埋在母亲年轻却仿佛能承载一切痛苦的怀抱里,泪水浸湿了那昂贵的丝绸衣料。她闷闷的声音传来,带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颤抖的希冀:

“如果……如果爸最终选择了留下……”

这是她们必须面对的最坏可能,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每一次充满希望筹划时,心底那无法忽视的、冰冷的底色。

萧亚轩拍抚着女儿后背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她抬起头,望向空间那模拟出的、却没有温度的月亮,眼中闪过一丝深切的痛楚,但更多的,是一种认命般的清醒。

沉默在母女间蔓延,只有溪水不知疲倦地流淌,仿佛在催促着一个答案。

良久,萧亚轩才用几乎听不见的、如同叹息般的声音,说出了那个她们都必须接受,却也最为残忍的答案:

“那我们就带着他的那份,好好活下去。”

她顿了顿,仿佛需要极大的力气才能继续:

“连同他的期望,一起活下去。”

这句话,轻飘飘的,却重逾千斤。它意味着,如果谢广安最终选择为他的信仰和气节殉道,那么,她们这些“幸存者”,就必须背负着他的期望、他的影子,在这个扭曲而艰难的世界上,继续挣扎求存。她们的活着,将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证明他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他守护的某些东西,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

这是她们在理智与情感的极致撕扯后,能做出的最痛苦,也最尊重谢广安个人意志的决定。她们将为营救付出全部的努力,赌上现有的所有资源和未来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去接受那个可能到来的、最令人心碎的结局。

最后的努力,是为了不留遗憾。

而接受结局,是为了带着逝者的意志,继续前行。

谢薇在母亲怀中,用力地点了点头,泪水依旧流淌,但哭泣的声音渐渐止息。一种混合着巨大悲伤和奇异平静的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她们达成了最终的共识,一条建立在痛苦、无奈、尊重与不屈之上的,通往未知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