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整。
江南经济论坛主会场。
巨大的水晶吊灯下,席位呈扇形排列,座无虚席。
空气里弥漫着严肃与精英的气息。
林凡按照参会证上的指引,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坐下。
这个位置不算最核心,但也绝不边缘。
显示出主办方对他的一种谨慎认可。
秦兰和其他随行人员则在后方嘉宾区就座。
林凡刚落座,就感受到一道目光。
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来自哪里。
沈望舒坐在第一排正中央,正与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低声交谈。
他似乎永远处于人群的焦点。
很快,论坛正式开幕。
冗长的官方致辞和几位经济学泰斗的宏观分析后。
进入了主题讨论环节。
本场议题是“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创新与风险管控”。
主持人是一位国内知名的财经评论员。
参与讨论的除了林凡和沈望舒,还有另外三位分别来自互联网、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的大佬。
五人依次在台上就座。
聚光灯打下,台下数百双眼睛聚焦。
讨论开始阶段,还算和谐。
各位大佬分别阐述了自家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举措和对风险的看法。
轮到沈望舒时,他侃侃而谈。
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政策,从技术迭代谈到消费者心理。
逻辑清晰,引经据典,展现出极强的知识储备和战略眼光。
他提出的“稳健式创新”和“生态链风险对冲”概念,赢得了台下不少人的赞同。
最后,话筒递到了林凡面前。
“林先生。”
主持人带着职业笑容。
“作为近年来崛起速度最快的年轻企业家代表,您的‘凡星模式’备受关注。”
“能否请您谈谈,在您这种高速扩张的模式下,是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的?”
“毕竟,很多人都认为,快,往往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问题看似中立,实则暗藏机锋。
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凡身上。
很多带着审视和怀疑。
都想看看这个年轻的“暴发户”,在这种高规格的场合,能说出什么所以然来。
林凡调整了一下面前的话筒,神色从容。
他刚准备开口。
台下嘉宾席,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学者却率先举起了手。
主持人显然认识他,立刻示意工作人员递过话筒。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
这位学者接过话筒,清了清嗓子。
他是国内某顶尖商学院的名誉院长,张教授。
同时也是沈氏集团旗下某个智库的特邀顾问。
与沈家关系密切。
“在聆听几位高见之前,我有些感慨,不吐不快。”
张教授面带忧国忧民之色,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全场。
“我们当前啊,确实涌现出了一批新兴企业,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它们往往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一些…嗯…比较激进的模式,迅速占领市场。”
他话锋缓缓转向。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比如,有些企业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积累和底蕴培育。”
“缺乏核心技术,盲目多元化扩张。”
“甚至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一些…灰色手段,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他的话语依旧保持着学者的“客观”口吻。
但字里行间的指向,已经非常明显。
台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不少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林凡,带着了然和玩味。
这几乎是指着鼻子骂“暴发户”、“破坏规矩”了。
沈望舒坐在台上,依旧面带温和微笑,仿佛只是在聆听一段普通的学术发言。
甚至还微微颔首,似乎对某些观点表示赞同。
但林凡的【财富之眼】却敏锐地捕捉到,他周身那淡金色的光晕,在张教授发言时,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
林凡心中冷笑。
来了。
预料之中的“下马威”。
借“学者”之口,给他扣帽子,打压他的气场。
如果他应对失据,那么他之前所有的成绩,都会被归结为“运气”和“手段”。
他在这论坛上,将再也抬不起头。
张教授说完,礼貌地将话筒交还,还对着台上歉意地笑了笑。
一副“我只是有感而发,对事不对人”的模样。
压力完全给到了林凡。
主持人也有些尴尬,试图圆场。
“张教授的观点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担忧,那么林先生,您如何看待这种……”
林凡轻轻抬手,打断了主持人的话。
他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怒意。
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仿佛洞察一切的平静。
“张教授的担忧,很有代表性。”
林凡开口了,声音通过话筒传开,沉稳有力。
“确实,在任何行业,都会存在急功近利、扰乱市场的个体。”
“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否定所有新兴的模式和探索。”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最后落在张教授身上。
“评判一种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传统’或‘新兴’。”
“而在于它是否创造了真实的价值,提升了整体的效率。”
“至于底蕴和核心技术的积累……”
林凡微微一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认为,真正的底蕴,不是靠时间堆砌的资历,而是持续创新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而核心技术,也并非只有闭门造车一种获取方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合与再创新,同样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他没有被对方带偏节奏,而是直接拔高了讨论的维度。
台下开始变得安静。
一些人收起了轻视的目光,露出思索的神情。
“具体到‘凡星资本’的模式。”
林凡开始阐述他的核心观点。
“我们做的,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套利,或者盲目扩张。”
“我们更像是‘价值发现者’和‘资源重组师’。”
他以刚刚成功完成的,整合了江城A厂和b厂资源的跨省项目为例。
“比如我们最近完成的一个项目。”
“我们接手时,那是两个濒临破产,负担沉重的传统工厂。”
“通过我们的介入,注入了dr. 陈团队研发的新型材料技术,引入了苏清雪女士团队策划的文化Ip赋能。”
“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化解了地方债务风险,更是打造出了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溢价的新的增长点。”
“预计明年,就能为当地贡献翻倍的税收和就业。”
他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说话。
“这就是‘凡星模式’的内核。”
林凡总结道,声音铿锵有力。
“用科技提升效率,用文化塑造品牌,用资本链接资源。”
“最终目的,是打破旧有的、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创造出1+1大于2的真实价值。”
“我们认为,这才是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应有的方向和担当。”
“至于风险……”
他看向台下脸色有些不太自然的张教授,淡淡一笑。
“相比于固步自封、被时代淘汰的风险,我们更愿意选择拥抱变化、主动创新的风险。”
“而且,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管理好这种风险。”
一番言论,逻辑清晰,格局宏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案例。
完美地回应了所有的质疑。
甚至隐隐反将一军,暗示那些固守传统、抗拒变革的人,才是真正的风险所在。
台下沉寂了片刻。
随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尤其是后排一些更为年轻、思维更活跃的企业家,鼓掌尤为用力。
林凡的观点,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沈望舒也轻轻拍着手,脸上依旧是那无懈可击的微笑。
只是他镜片后的目光,微微深沉了几分。
张教授的脸色则有些难看,勉强跟着鼓掌。
他本想给林凡一个下马威,却没料到被对方借力打力,反而成就了一次精彩的个人秀。
【叮!成功抵挡‘下马威’,并对质疑者实现精神层面打脸!】
【打脸值+800!爽点值+500!】
【‘洞察强化’(临时)已发放,有效时间24小时。】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凡脑海中响起。
林凡心中毫无波澜。
这只是开胃小菜。
他知道,沈望舒的试探,绝不会就此结束。
真正的难题,恐怕还在后面。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
目光平静地迎向台下那些依旧复杂的视线。
这杭城的风云,他已投下了第一颗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