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少大臣脸上闪过挣扎之色,但想起那些覆灭王国的惨状,都暗自打了个寒颤。唯有利夫眼中怒火几乎要化为实质,不仅射向奥德安利,更将满朝文臣都烙上的印记。在他看来,这些畏缩之辈根本不配称为帝国的脊梁。

奥德安利注视着朝堂上喧嚷的群臣,众臣言语间皆是对他决策的推崇。

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刀锋般刺向利夫。

这位老谋深算的 ** 早已洞悉利夫心底的盘算。

多年来,利夫家族对挪威皇室的怨怼昭然若揭,这个看似鲁莽的武夫实则怀揣着不为人知的野心。

皇室向来轻视这个莽夫家族,如今才惊觉看走了眼。

利夫的伪装只有两种解释:要么是他数十年来深藏不露,要么背后另有高人指点。奥德安利更愿相信后者,若真是利夫独自演了这么久的戏,那这份心机实在令人胆寒。

事实确如 ** 所料,利夫背后站着一位奇特的长辈。这个出身将门却不通武艺的老者,自幼钻研兵法谋略,在阴影中筹谋数十载。可惜奥德家族根基深厚,让这位古稀谋士始终难展抱负。

奥德安利缓步走下王座,径直来到利夫面前。

告诉你的主子,要斗便斗个痛快!

向大汉称臣这事,谁也别想拦!

君王甩袖离去,只剩利夫僵立原地。

利夫此刻冷汗涔涔。违背长辈隐忍待机的嘱托擅自行动,仅露破绽就被识破。待他回过神时,宫门早已不见君王踪影。

与此同时,大汉军营里旌旗猎猎。刘耕正与安德烈闲谈:

这挪威君臣倒有趣,投降求得这般执着。

----------

刘耕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收到挪威帝国的降书了。每次他都会直接烤了信鸽,对方却像不知疲倦般持续放飞新的信使。最新这封信里,奥德安利甚至提出要当面谈判。

安德烈,这么固执的人还真少见。刘耕捏死信鸽,把信笺随手一扔,要不是你劝着,本王倒想接受投降了。安德烈局促地摸着后脑讪笑,没敢接话。

另一边,利夫刚回到家族就向长老利安汇报了朝堂见闻。利安听完阴沉着脸:自作聪明!若奥德家这么好对付,帝国早改姓了!利夫垂首听着训斥,大气都不敢出。

见年轻族长这副模样,利安恨铁不成钢地叹气:你这家主怎么就不懂隐忍?要扳倒奥德家,得等大汉帝国下定决心进攻——那时候才是我们利家的机会!

利夫茫然的眼神让利安又冷哼一声:真要指望你,家族迟早完蛋!他顿了顿,语气稍缓:罢了,这事也怨不得你。投降是迟早的,但得先让大汉帝国泄愤——等奥德家覆灭,挪威就是我们利家的了。

利安的嘴角又扬起一丝阴冷的笑意,连空气都仿佛凝固着阴谋的味道。

七日后,风尘仆仆的奥德安利终于抵达大汉军营。此时大汉铁骑已连破挪威四城,第五座城池危在旦夕。所幸奥德安利及时赶到,暂时遏制了大汉军队的攻势。

望着军容严整的大汉士兵,奥德安利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若我麾下也有这般精锐之师......他喃喃自语时,一名大汉士兵正出来传唤他进帐面见刘耕。

奥德安利不敢耽搁,匆匆步入军帐,立即以东方礼仪向刘耕行跪拜大礼。拜见刘耕大帝!

刘耕随意地挥了挥手:奥德安利,两军交战之际,你来此何为?

陛下,我们明明约定好的!奥德安利语气愈发急切,待我回国安排妥当,挪威便会归顺大汉,可您为何......

还记得你们对拉脱维亚的所作所为吗?刘耕冷冷打断,大汉绝不会接受挪威的投降。

奥德安利脸色骤变,当他瞥见侍立在侧的安德烈时,顿时恍然大悟。他死死盯着安德烈,没想到偌大的挪威帝国,竟会因为这个看似荒唐的理由而......

---

奥德安利面容骤然平静下来。

刘耕陛下,我懂了。

说完,他转身离开汉军大帐,径直前往挪威皇宫。

待其离去,安德烈神色复杂地望向刘耕:主公,我是否做错了?

这位挪威重臣的名声,安德烈素有耳闻。目睹对方方才神态,他竟感到一丝怅惘。

刘耕轻笑着拍了拍安德烈肩膀:既入我麾下,自当护你周全。

话音未落,统帅已转向他处。安德烈眼泛泪光,心中激荡。

为臣之道,莫过于遇明主。尽管刘耕素来杀伐果决,但对部属确实宽厚有加。

拒降的消息犹如惊雷,瞬间传遍挪威全境。举国哗然之际,利安府邸却传出阵阵笑声。

时机已至,谋划多年的棋局终于可以落下关键一子。利安迈出深宅,望着街头渐起的混乱,嘴角扬起冷笑。

---

利安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舒展双臂。

积年蛰伏的郁结似乎都随这口气吐出。自布局伊始,他便仿效奥德安利深居简出,只是将军府终究不比皇家宫苑。

伴随沉重的拄杖声,佝偻的身影发出低吼:皇权?该物归原主了!

利夫适时出现,搀扶老者登上马车。宫门处,卫兵厉声喝止:皇宫禁地,车驾止步!

帘幕后,利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此时利安心情极好,多年的谋划即将成功,他难掩激动之情。他从怀中取出一块挪威帝国先皇赐予利家的令牌,这是世代武将世家的荣耀象征。先皇曾下令,见此令如见君,因此利家的地位几乎与皇室相当。

见到令牌的士兵们脸色骤变,恭敬行礼后将利安一行人迎入皇宫。利安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在利夫搀扶下步入大殿。此时朝臣们早已聚集,议论着奥德安利与大汉帝国谈判破裂的消息。

真要开战?我们岂是大汉对手?

不打难道坐以待毙?

朝堂上争论不休,多数大臣倾向投降,认为奥德安利触怒了刘耕才导致和谈失败。

奥德列夫坐在龙椅上,看着喧闹的朝堂,面露难色。自从奥德安利掌权后,他感觉自己如同傀儡,威信尽失。若非如此,他绝不会轻易考虑投降。

利安见此情形,嘴角的不屑愈发明显。奥德家族果然气数已尽。他轻咳两声,朝堂渐渐安静。老臣们见利安后一脸惊讶,年轻官员虽不认识他,也被这气势所震慑。

《权力漩涡》

宫廷内,利夫恭敬地站在一旁,其谨小慎微的姿态已能说明很多问题。

对于朝臣们而言,利安与奥德安利的出现同样令人震惊。

多年前就有传言称,利安是第二个奥德安利,其智慧与谋略毫不逊色,只可惜命运弄人——他生在利家,而非皇室。

若当年利安与奥德安利联手,或许整个西方早已归于挪威帝国之手。

但这终究只是人们的推测,现实是,两人今生注定势不两立。

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中,利安缓步走入大殿 ** ,轻蔑地扫了一眼龙椅上的奥德列夫,随后转向满朝文武。

“诸位,想必太上皇向大汉帝国刘耕大帝乞降未果一事,诸位都已听说了吧?”

殿内群臣面面相觑,此事早已人尽皆知,莫说朝中显贵,就连市井小民也一清二楚。

原本消息不该传得如此之快,奥德安利一路刻意封锁,却被利安暗中遣人四处散播,短短两日,举国哗然。

利安强压笑意,继续开口:

“老夫认为,向大汉帝国投降本无不妥,但对方拒不受降,恐怕另有隐情。”

这番话立刻引起众臣的深思。

其实不需利安点破,已有不少大臣暗自揣测,定是有人得罪了大汉帝国,才招致这番局面。

而嫌疑最大的,自然是奥德皇室。

然而群臣纵有疑虑也不敢直言,毕竟如今的挪威帝国仍在奥德家族掌控之中。

若因此触怒皇室而丧命,实在不值。

但利安不同。

利家乃武将世家,根基深厚,即便奥德家族再不满,也奈何不得他。

此时无人敢触怒利安,若与大汉帝国谈判破裂引发战争,仍需倚仗利家统帅三军。

正因如此,利安行事愈发无所顾忌。

高坐殿上的奥德列夫察觉群臣视线如刀锋般汇聚而来,其中更夹杂着诸多不善的目光。

他深知若不及时应对,恐怕等不到祖父归来,自己就会被这头虎视眈眈的恶狼吞噬殆尽。

喉结紧张地滚动着,年轻君主将惶惑全然刻在脸上。

他强作镇定深吸一口气,终于向满朝文武开口:诸位且静。

殿内嘈杂应声而止,但那些讥诮的神色分明在等待一场好戏上演。

祖父与大汉帝国的谈判尚无定论,毕竟他尚未归国。

即便谈判未果,也未必是我国触怒了大汉帝国!

这番辩解在群臣听来苍白如纸。

奥德安利谈判失败已是铁证,任何言语都

望着群臣冷酷的面容,奥德列夫再度叹息。

此时利安冷笑着向前迈进,那张布满阴谋的面孔,令王座上的年轻人脊背发寒。

陛下若没记错,您曾秘密前往拉脱维亚与安德烈商议结盟?

这句话宛如惊雷炸响——这正是奥德列夫背着祖父所做的秘密行动。

原本料定大汉帝国必将征讨拉脱维亚,岂料刘耕与刚烈的安德烈竟双双打破常理,突然化干戈为玉帛。

看着君主惊慌失语的模样,利安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陛下可知,刘耕大帝最是护短?

**朝堂对峙**

利安话语掷地有声:“此事终归是陛下种下的因,如今也该由陛下亲自了结才是。”

话音未落,殿内诸臣目光灼灼,皆望向端坐于龙椅的奥德列夫。

此刻,他甚至怀疑,若非这王座尚在,众臣早已将他捆缚,径直押往大汉帝国。

奥德列夫强压怒意,冷眼凝视利安:“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莫不是真要将本王拱手献上?”

利安闻言,神色骤变,慌忙摆手:“岂敢!陛下与臣等终究君臣一场,此等背主之事,我等断然不会为之!”

言至此,他忽地一顿,转身扫视群臣,嘴角掠过一丝讥诮,背对奥德列夫轻嗤道:“不过,挪威今日之祸,皆因奥德一族而起。依老臣看……这执掌江山的脸面,你们也该丢尽了。”

奥德列夫眸光一沉,利安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他心知大势已去,纵使除却利安,亦难再统御群臣,更遑论与大汉抗衡。

沉默良久,他缓缓起身。

未及半百的 ** ,昔日意气风发,此刻却似枯木逢霜,顷刻苍老。

步履蹒跚间,竟有几分英雄末路之慨。

目光掠过殿中众人,他终是长叹:“罢了……既已尘埃落定,本王也无话可说。”

说罢,一步步踏下玉阶,孤身走向殿外。

按例,此刻该返后宫。

但他明白——这宫阙山河,再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