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如此!这处岩壁内部结构稳固,但外层已经松动。当初日军在设计时必然计算过这个巨大凸起的位置。

然而,日军选择向两侧拓展挖掘,而非继续向下深挖。因为若向下挖掘,这个凸起很可能就是一块巨型岩石,极易引发坍塌风险。

向两侧挖掘时,日 巨型石块或粗木梁支撑内部结构。但这里并非实验场,也不是进行复杂操作的场所!

就像采矿一样,若天然形成的洞穴不再继续挖掘,只需评估现有结构的安全性即可。只要维持现状,经过测量和测试确认无风险,那么这个洞穴就能保持稳定。

只需定期检查风化、山洪或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通常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足矣。但煤矿开采则截然不同——持续不断的挖掘会使矿洞越来越空,加上机械震动,必须频繁检查,甚至每日评估,以防事故发生。

同理,这个山洞最初作为仓库建造时,建造者认为只要做好支撑,定期维护即可。毕竟仓库不像矿井需要持续作业。

但日军在此进行实验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只是毒气试验还算可控,但若在此频繁进行枪炮测试,就如同在矿洞里持续 开采!

更糟的是,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原本坚固的山洞因向两侧扩建而变得危险。

思前想后,高粱红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却不敢确定能否成功。

她趴在岩壁上沉思片刻,最终拽着绳索缓缓下降,试图绕过凸起部位探查底部。约五分钟后,她终于抵达凸起下方的谷底。

山风轻拂,高粱红屏息凝神......

高粱红冒着被滚落山石砸中的危险,悬挂在那块突出的岩石下方。她发现下方有个幽深的山洞,便拽着绳索往里探了探。

这洞深得惊人,仿佛头顶压着一整块巨石平台。以她的眼力判断,这岩壁还算稳固,但刚才试探性地跺了几脚,明显能感觉到山体已经松动。

要是扔个包在这儿会怎样?

她灵光一闪,正打算攀上去实施计划,却发现绳索突然卡住了。情况不妙——究竟是缠住了石头,还是被人拽住?高粱红心头一紧,在黑暗中奋力挣扎。

上下不得,她试图翻身解脱,却难以施展。情急之下,她从百宝囊抽出,又摸出许平给的那把枪。左手持刃,右手握枪,猛地朝岩壁一蹬!

借着反冲力,她像荡秋千般向后甩去,想借此解开绳结。谁知刚荡到半空,绳索骤然绷直,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拽住。

危机感瞬间炸开。但高粱红到底胆识过人,借着摇晃之势观察凸起处——究竟是人为还是自然卡死?正当她运起轻功准备脱困,崖底突然卷起一阵狂风。

这风来得真不是时候!若无这阵风,哪怕绳索断裂,她也有信心凭枪械刀具攀上岩台,再用百宝囊里的工具脱险。可如今狂风呼啸,身体在空中失控摇摆,既够不着岩缝借力,也无法稳住身形。

前路后路皆断,若再被风吹得左右晃荡,后果不堪设想……

原本计划用刀卡住岩缝增加摩擦,现在全泡汤了。风势裹挟下,她像片枯叶飘荡在悬崖间,随时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绳索承受着身体的重量,不断与岩壁摩擦。一旦断裂,后果不堪设想。明白,此刻最大的威胁并非悬空本身,而是这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它正将自己推向另一侧。若风能吹脱卡住的绳结倒也罢,怕只怕反复摩擦最终磨断绳索,那才真叫绝境。

更棘手的是,眼下位置已被固定,再难像先前那样借力荡回凹陷处。绳索死死卡在岩缝中,进退维谷。

唯一的生机,是寻找峡谷的支点,抓住任何可能的契机脱困。可此刻的高粱红,只能如风中残叶般无助飘摇。眼看就要触到岩壁,一阵逆风又将人掀向高空。

这看似飘逸的翻飞,实则是致命的折磨。连续旋转令她头晕目眩,五脏六腑都绞作一团。高粱红咬紧牙关,握住了最后的希望——手中那杆已开保险的枪。

当狂风再次裹挟而来时,枪口猛然迸发火光。砰!巨响在峡谷间炸开,后坐力将她硬生生推离风向。紧接着又是两枪 ,弹道在空气中划出锐角。此刻的她宛如猎鹰振翅,竟借风力与 反冲达成微妙平衡。

绳索倏然绷直,身体悬停在半空。她甚至产生错觉:若这峡谷狂风再猛烈些,或许能直接御风而行。正是此刻!高粱红运起轻功,正要踏向岩壁凹处——

八格牙路!

崖顶突然传来日语咒骂。

与此同时,大沽镇的茶室里,楚云天嗑着瓜子催促:大当家,再给弟兄们说道说道?

“你见识广博,虽不是把你当说书先生,但大伙儿都好奇,那个漂亮国如此厉害,究竟是怎么崛起的?莫非全靠战时生产 发财?”

许平摆了摆手:“不全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说白了就是钱不够用了!”

“城里乡间闹出不少乱子。咱们这穷乡僻壤反倒安稳——种地缴税,余粮自足,衣裳自家织,锅碗自己烧,男耕女织的老日子没受多大冲击。”

“可城镇周边就遭殃了。粮价随行就市:收成多就贱,收成少就贵,这道理明白吧?”

见朱传武、楚云天、丁伟、孔捷纷纷点头,许平继续道:“他们那边情况截然不同,危机来势汹汹。”

“具体应对手段我说不上来,只晓得他们历经多次变革,又借着几场战争东风,如今已成当世头号强国,怕是无人能及!”

众人面面相觑,丁伟忍不住插嘴:“毛熊疆域最广,德意志正打得毛熊节节败退,还有大不列颠,怎就轮到他称王称霸?”

许平大笑:“这些强国确实了得,但都比不过漂亮国。将来列强争雄,胜负尚未可知!”

他话锋一转:“男子汉大丈夫,聊什么漂亮国?不如说说打仗的事儿!”

几人顿时来了兴致:“你提过德意志有个沙漠之狐,毛熊那边可有名将?”

许平摇头:“毛熊以顽强着称,最终必能取胜。但要说名将...得看整体实力。”

“毛熊与漂亮国优势相似——地广人多资源足。德意志虽占了大半个欧罗洲,终究根基不足。至于岛国鬼子,这才敢来招惹我们!”

“我们挑战德意志与毛熊对抗的结果相似,但差距在于毛熊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充足的物资储备,而我们空有资源却无法有效开发!”

“落后的现状导致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毛熊的损失源于决策失误、作战环境恶劣以及严寒气候的阻碍,而我们最大的短板在于武器装备的落后。”

“就像魔都战役,无数优秀将士的牺牲,本质上是用血肉之躯填补火力的不足!”

“之前讨论过,面对鬼子的装甲车,我们甚至需要十几名战士前赴后继——前排用身体阻挡,后排抱着 包冲锋,只为炸断履带或引爆车辆!”

“这些战术无所谓对错,只因我们别无选择。但如今战争已迎来转机,无论是蒋光头获得外援,还是我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我们开始自主生产武器,比如这次大沽镇战斗就能用上土制 !虽然缺乏机枪和迫击炮,但这些土装备也够鬼子受的,这就是进步!”

“火力压制方面,我们靠的是数量优势。虽然质量比不上,但胜在源源不断!”

许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有信心不等于能轻松取胜。指望几颗 就让鬼子溃退回城?哪有这么简单!”

“我们的成长如同孩童蜕变——从三岁幼童到十二岁少年,终于能拿起武器反抗。这片土地赋予我们持久战的资本:牺牲三十个将领,就有三十个新将领站出来;而鬼子死一个就少一个!”

“但绝不能盲目乐观。战争初期敌我悬殊,他们狂妄叫嚣三个月 华夏,这种压迫感始终悬在头顶。”

许平突然话锋一转:“三年前流浪至西南禅城时,我遇见一位师长。他对麾下某团长身份产生严重怀疑——那是个由溃兵重组的新编团,可那人的做派根本不像正规军官...”

“这些人因战事失利一路南逃,有京城的,有川地的,还有全国各地的人,连东北的都有好几个!”

“他们临时拼凑了约三个团,计划迂回包抄日军。谁能想到,他们竟打算利用 提供的空中支援,准备实施空降作战!”

“确切地说,算不上空降,只要飞机能绕到敌后就行。可这架飞机刚飞出边境不远——大概就两三百公里——就被日机击中了。”

“飞行员技术不错,硬是操控飞机迫降成功,没把机上的人直接踹出舱门,也没让飞机坠毁,否则所有人都得完蛋!”

众人纷纷点头。许平挥了挥手:“这种事在当年太常见了,随便翻翻历史就能找到。部队溃散,官兵失联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这次是场正经的军事行动,本想迂回敌后发动突袭,结果计划暴露。这帮人找不到指挥官,全懵了。就在这时,他们在路边碰上个自称团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