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348章 策略调整:应对未来挑战的新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8章 策略调整:应对未来挑战的新计划

实验室的灯光稳定地亮着,设备运转声低而均匀。陈默站在主控台前,手指轻轻敲击键盘边缘,屏幕上的数据流缓缓滚动。那份刚刚发送出去的技术包已经完成上传,工程部的接收确认回执安静地躺在通信记录里。

他没有动。

林小满靠在实验台边,手中的记录本摊开到最新一页,笔尖停在半空。她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重新戴上,视线落在陈默背影上。

李维摘下耳机,双手搭在膝盖上,盯着自己面前的终端界面。最后一行日志显示“传输成功”,但他没关机。

“我们解决了现在的问题。”陈默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进两人耳中,“但没解决将来的问题。”

林小满放下笔,合上本子。她知道他在想什么。

李维抬头:“你是说技术扩散?”

“不只是扩散。”陈默转身,走到中间的操作平台前,调出星轨生成的模拟图谱,“每一次魔法运作都会留下物理痕迹。增幅器启动时的电磁波动、能量释放后的残余场强、甚至使用者的生物电变化——这些都能被捕捉、分析、建模。”

林小满皱眉:“你是说,哪怕我们不主动暴露,别人也能从设备运行的数据里反推出魔法的存在?”

“已经在发生了。”李维接入外部监测数据库,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的异常信号报告,“你看这里,三个小时前,西北某雷达站记录到一次短时高能脉冲,频率特征和我们的武器测试时间吻合。虽然他们标注为‘未知干扰’,但这类数据积累多了,总会有人看出规律。”

陈默点头:“一旦有人把所有碎片拼起来,真相就会浮出水面。而那时,如果我们还在用现在的模式应对,就只能被动挨打。”

“那怎么办?”林小满问,“封锁所有设备使用?停止研发?”

“不。”陈默摇头,“我们要换一种打法。从‘被动防御’变成‘主动布局’。”

他打开星轨的虚拟架构界面,一幅复杂的组织结构图浮现出来。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框架,名称写着“高能量子储能系统联合攻关计划”。

“我打算以这个名义申请立项。”他说,“由正规科研机构牵头,军工单位参与,国家资金支持。所有对外提交的资料都只保留科技侧解释,魔法参数全部剥离。”

林小满明白了:“你是想用科学外壳,掩盖真正的核心?”

“对。”陈默指着架构中的一个隐藏节点,“内部另设一套体系,代号‘回响计划’。只有核心成员知道它的真实目的。所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控制,都在这个闭环里进行。”

李维迅速理解了其中意义:“这样一来,就算外界拿到了部分技术,也只能看到表面逻辑。真正的魔法机制,不会出现在任何公开文档里。”

“而且。”陈默补充,“我们可以借项目之名,合法调动资源,建立更多实验站点。只要选址得当,伪装到位,没人会怀疑那些地方其实是在测试魔法-科技融合系统。”

林小满思索片刻:“但如果完全封闭,团队规模太小,覆盖不了所有潜在风险点。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还是会被突破。”

“所以不能只靠我们三个。”陈默看着她,“我们需要合作机制,但必须是可控的合作。”

李维立刻接话:“我可以设计一套加密验证系统。任何加入协作网络的人,都必须通过多层身份认证和行为追踪。一旦发现异常操作,立即切断权限。”

“不止是技术层面。”林小满翻开记录本,写下几个关键词,“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筛选可信的科研人员。比如举办专题研讨会,发布定向课题,观察他们的研究方向和道德底线。”

“青年科学家联络网。”李维念了一遍,“听起来可行。这些人有热情,也有能力,只要引导得当,能成为我们的外围支持力量。”

“但他们不能知道全部真相。”陈默强调,“最多让他们接触到经过处理的技术模块。就像我们给工程部发的那份文件一样,功能可用,原理不可见。”

“那就需要自动化的信息过滤系统。”李维开始构思架构,“每次输出技术资料时,AI自动生成合理化的科学解释,同时抹除所有与魔法相关的参数痕迹。”

“星轨可以协助完成这项工作。”陈默闭眼一瞬,意识与魔法精灵连接,下一秒睁开,“它能在毫秒内重构理论模型,让魔法现象符合现有物理定律的推导结果。”

林小满点头:“也就是说,我们对外展示的一切,都是‘合法’的科技成果。而真正的东西,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这就是双轨运行。”陈默说,“一条轨道摆在明面,走国家项目流程;另一条轨道藏在暗处,由我们掌控节奏。谁也别想轻易打破这个平衡。”

李维深吸一口气:“如果真能建成这套体系,我们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但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外部力量。”陈默盯着屏幕,“守护者的结局告诉我们,机器会坏,人也会倒下。唯一能依靠的,是提前布置好的规则和系统。”

林小满低声说:“你是想让整个机制自己运转起来,哪怕有一天我们不在了,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没错。”陈默回答得很干脆,“一个人再强,也挡不住全局崩塌。只有制度化、标准化、可复制的体系,才能撑得起未来的对抗。”

李维已经开始编写新的协议框架。他在终端上调出安全服务器的入口,准备将初步方案加密存档。

“第一阶段目标明确。”他说,“一是建立伪装项目,获取资源通道;二是搭建内部闭环,确保核心技术不外泄;三是启动联络网试点,寻找第一批合作者。”

“每一步都要留痕。”陈默提醒,“所有决策过程、权限变更、数据流转,都要记录进‘回响’黑匣子。这不是为了追责,是为了让后来者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林小满拿起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环形结构:“我觉得这个体系还需要一个应急响应机制。比如某个节点突然失联,或者合作方出现叛变迹象,系统要能自动降级隔离,防止连锁崩溃。”

“加上。”陈默同意,“设置三级预警等级。一级常规监控,二级加强审查,三级直接断联并触发反制程序。”

“我来负责算法部分。”李维说,“可以用行为模式识别来做判断依据,而不是单纯依赖人工审核。”

三人陷入短暂沉默。方案的轮廓已经清晰,接下来就是一步步落实。

陈默坐回主控台前,打开一个新的文档。标题他想了两秒,敲下几个字:《回响计划战略白皮书(初稿)》。

林小满站在旁边,把刚才讨论的内容整理成要点,逐条列出协作机制的设计原则。她的笔迹工整,每一项都标注了优先级和风险等级。

李维则调试着加密通信模块。他设置了多重跳转路径,确保信息传输时不留下可追溯的痕迹。每一次测试通过,终端右下角的小绿灯就会闪一次。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实验室依旧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指令确认音。设备指示灯平稳闪烁,能源模块持续供能,整个空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陈默写完最后一段总结,停下手指。他没有关闭文档,也没有点击保存。

“还有一个问题。”他说。

林小满抬头。

李维暂停操作。

“我们现在做的这一切,是为了防止下一个‘暗鸦组织’出现。”陈默看着两人,“但如果有一天,威胁不再来自外部呢?”

“你是说……内部?”林小满声音轻了些。

“权力会腐蚀人。”陈默说,“资源会引来贪婪。当我们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总会有人想要越过红线。”

李维沉默几秒:“那就必须从一开始就定好规矩。谁越界,谁就被清除。不管他是谁。”

“制度要有牙齿。”林小满握紧了手中的笔,“不能只靠自觉。”

陈默点头。他重新抬起手,在文档末尾新增一行:

【附加条款:任何成员若试图滥用系统权限或泄露核心机密,将立即启动强制退出程序,并永久剥夺访问资格。】

他按下回车。

光标在新行下方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