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331章 线索拓展:神秘组织高层的更多信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1章 线索拓展:神秘组织高层的更多信息

李维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屏幕上的Ip跳转路径刚锁定到云南边境的无人基站,信号就断了。他没有动,盯着那行消失的坐标,指尖微微发紧。

“走了?”林小满问。

“不是走。”李维声音低,“是切断。他们发现被反向追踪,立刻销毁了中继节点。”

陈默站在主控台前,左手缠着布条,血已经渗出来一点。他没去管,目光落在中央屏幕上。那里正显示从守护者记忆模块提取出的符文阵列——Ψ-Δ-Ω为核心,十二个辅助节点环绕四周,像一张沉默的网。

“蜜罐触发了,说明他们还在活动。”他说,“而且他们在乎这批数据。”

林小满点头,重新调出加密文件的解析界面。她把Ψ-Δ-Ω符号拖进分析框,作为识别锚点。系统开始扫描所有残留信息块。

“这种结构不可能单独存在。”她说,“它必须和别的东西联动。如果这是启动密钥,那一定有对应的日志记录使用者身份。”

李维切换通道,将杀手小队遗留的通信频段导入比对程序。他提取了几段短促的指令音频,放大声波图谱。

“他们在通话时用代号。”他说,“‘渡鸦’出现频率最高,应该是指挥层。还有‘铁砧’,负责后勤调度。另一个叫‘光锥’的,只在技术讨论里提过一次。”

“不是真名。”陈默说,“但习惯会暴露身份。”

他闭上眼,在意识里连接星轨。

【启动跨维度信息溯源协议】

【目标:剥离人格模拟加密层】

一股细微的电流从太阳穴蔓延而下。他的手指搭在残笔头接口上,输入微弱魔法信号。蓝光一闪,符文阵列开始共振。

解析进度条缓慢推进。第一层伪装数据浮现——一段伪造的科研会议记录,发言者自称某大学教授,谈论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路径。语气专业,逻辑严密。

“假的。”林小满一眼看出问题,“这个项目三年前就被否决了,经费都没批。”

第二层解锁,出现一个自称投资人的角色,描述如何通过新能源政策套取补贴。内容详实,细节丰富,几乎能骗过审计系统。

“还是假的。”李维冷笑,“这些公司早就注销了,法人信息全是空壳。”

第三层,系统终于穿透伪装。真实日志弹出:

【第七次修正完成。Ψ-Δ-Ω序列稳定,能量耦合效率68%。现实薄弱点筛选进入最后阶段。若海南试验成功,将启动广西预设站同步激活。】

下面是一串代码编号,对应不同地点的设备部署状态。

“他们在多个地方布置了装置。”林小满快速翻页,“而且不是同时运行,是有顺序的。”

“测试阶段。”陈默睁开眼,“先小规模验证,再扩大范围。”

李维继续深挖通信记录。他把“渡鸦”“铁砧”“光锥”三个代号的行为模式列成表格,对比权限等级和响应速度。

“渡鸦发令,执行率100%。”他说,“但每次重大决策前,都有延迟。最长一次等了四小时才批复。”

“有人在制衡他。”林小满说。

“不止。”李维调出一段被截断的日志,“看这里,‘光锥’提出要暂停人体实验,认为高维能量对神经系统影响未知。渡鸦反对,说进度不能停。两人吵起来,最后是铁砧出面协调。”

“路线分歧。”陈默低声说,“一方想快,一方想稳。”

“这不是技术争论。”林小满指着记录末尾的一句话,“‘我们不是来做慈善的,是要重新定义规则。’这话是渡鸦说的。而光锥回了一句,‘如果你毁了第一批实验体,谁来操作终端?’”

房间里安静下来。

“他们在用人。”林小满声音沉了,“不只是机器,还有活人。”

“所以才有矛盾。”陈默说,“激进派要结果,保守派怕失控。一个想打开门,一个担心门后的东西控制不了。”

李维突然抬头:“我抓到了一条外联痕迹。虽然被清除了,但量子隧穿设备在传输时留下了时间戳异常。每次联络,间隔都是72小时整。”

“定时通讯。”林小满迅速标注,“说明他们有固定汇报机制。”

“不是临时组织。”陈默说,“是有架构的。”

星轨开始重构联络网络。高维算法将零散的时间与地理波动关联,生成热力图。五个高频活动区浮现——两处在境外,三个在国内,分别位于西北戈壁、华东沿海和西南山区。

“这不像是随机分布。”李维放大国内三点,“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中心正好是广西那个雷达站。”

“指挥中枢?”林小满问。

“不一定。”陈默摇头,“更像是资源调度节点。你看境外两个点,一个靠近稀土矿区,一个在芯片制造集散地。他们在整合物资。”

李维调出国内产业数据库。他输入几个关键词,筛查近五年新能源项目的资本背景。

“找到了。”他声音变了,“七家不同公司,注册地分散,业务也不相关。但最终控股方都指向同一个离岸基金。名字叫‘新纪元能源联合体’。”

“明面上合法。”林小满看着财报数据,“但他们申报的技术路线全是骗人的。专利内容和实际投入完全对不上。”

“壳公司。”陈默说,“用来洗钱、囤设备、养团队。”

“而且规模不小。”李维继续查,“这些人里有不少是被高校开除的研究员,还有几家军工单位离职的技术骨干。名单很长。”

“被体制抛弃的人。”陈默说,“最容易被极端理念吸引。”

林小满忽然想到什么:“你说他们要用人体做实验……会不会就是这些前科研人员?没人管他们,出了事也不会引起注意。”

没人回答。

陈默重新看向屏幕上的关系图谱。渡鸦居于顶端,铁砧负责资源调配,光锥主管技术研发。三人之间有明确分工,也有明显摩擦。

“现在我们知道他们是谁。”他说,“野心科学家加投机商人。一个提供理论,一个提供钱,一个负责执行。”

“但他们内部不稳。”林小满说,“只要压力够大,就会裂开。”

“我们现在不能动手。”陈默默默说,“情报还不够。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总基地在哪,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在运作。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那就继续挖。”李维手指敲击键盘,“我把追踪程序埋进他们的通信协议里。下次他们上线,我能顺着信号摸到源头。”

“小心反制。”陈默提醒,“他们既然能用量子隧穿,肯定有防追踪手段。”

“我知道。”李维眼神冷下来,“所以我不会正面攻。我会让程序伪装成系统噪声,慢慢渗透。”

林小满把最新整理的信息归档。她在图谱下方标出三个风险等级:渡鸦为最高威胁,主张立即全球部署;光锥次之,坚持先完成适应性测试;铁砧最务实,关注资源补给与安全撤离方案。

“他们不是一路人。”她说,“只是利益暂时绑在一起。”

“这就够了。”陈默说,“只要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就有机可乘。”

他低头看了眼左手。布条上的血迹扩大了一圈。他没换,只是把残笔头插回战术包。

“下一步呢?”林小满问。

“等。”他说,“等他们再动。”

李维的监控窗口突然闪烁。一条微弱信号跃入界面,持续不到半秒就消失了。

“刚才……”他瞳孔颜色变了,左眼灰蓝加深,“有个加密包试图接入我们的隔离区。”

“来源?”

“还没定位。”他双手回到键盘,“但它用了和之前相同的跳频模式。”

陈默走到他身后,盯着那行短暂存在的代码。

“他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