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324章 能力整合:魔法与科技装备的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4章 能力整合:魔法与科技装备的优化

等他们踏进主厅前五米——

陈默的手指没有动,钢笔仍插在终端接口上。能量指示灯已经转绿,系统处于待命状态,但他的意识还在星轨中运行最后一遍校验。数据流如潮水般冲刷过神经,每一个参数都被重新确认。

林小满靠在控制台边,左手绷带渗出一点暗红。她没去管,只盯着护盾系统的读数。相位偏转盾的能量槽停在百分之八十二,蜂鸣提示音每隔三秒响一次,频率稳定。

李维蹲在终端旁,双手悬空,指尖微微弯曲。他的右眼闪着琥珀光,左眼则是灰蓝,两色交替跳动,像是某种节拍器。监控画面上,主入口方向的红点正在加速移动。

“距离四百米。”他说,“速度提升百分之十八。”

陈默闭眼,声音低沉:“开始优化武器系统。”

话音落下,他抽出钢笔,在战术终端表面快速划动。笔尖划过金属外壳,留下一道微弱的光痕。这不是物理刻痕,而是通过混沌能引导的符文回路。星轨同步解析引力扭曲发射器的能量频谱,发现其核心芯片使用的是一种新型压电晶体,共振频率与魔法符文存在相位偏差。

“差零点七秒。”陈默睁眼,“直接融合会过载。”

林小满立刻明白问题所在。这种偏差意味着魔法能量注入时会出现延迟,轻则削弱威力,重则炸毁装置。她伸手摸向血脉稳定器的接口,准备手动调节输出节奏。

“别硬接。”陈默制止她,“你刚才已经耗了一次神。”

“我没事。”她说,“我能控。”

陈默没再劝。他知道劝也没用。林小满从来不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退后的人。他转头对李维说:“切断外部信号输入,隔离主控系统,防止干扰。”

李维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几行指令。屏幕上的数据流瞬间切换为加密通道,所有外部链接被强制断开。基地内部网络进入独立运行模式。

陈默将钢笔重新插入终端,这一次连接的是武器原型的数据端口。他调用星轨构建动态调节阵列,以量子纠缠原理实现能量流的实时校准。符文不再是静态图案,而是随着武器芯片的波动不断变形,像是一条活的电路。

“同步开始。”他说。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解开稳定器的安全锁。她的指尖贴上导能环,血脉能量缓缓释放。这不是一次性灌注,而是采用短脉冲方式,每次只输出极小剂量,让设备逐步适应她的生物频率。

第一次脉冲过去,引力扭曲发射器的能量槽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五。第二次,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九。第三次时,系统发出轻微震动,警报灯闪了一下红光。

“有排斥反应!”李维喊。

陈默立刻调整符文结构,加入一段缓冲回路。星轨同步生成十一维拓扑模型,将魔法波动压缩成更稳定的波形。林小满也放缓节奏,改为每五秒一次脉冲,每次持续不到半秒。

第四次脉冲成功接入。能量槽跳到百分之九十三。

“继续。”陈默说。

第五次,百分之九十六。系统不再报警,晶核发出柔和白光,表明能量传导已趋于平稳。

“引力发射器完成适配。”李维查看检测报告,“响应延迟从一百二十毫秒降到二十三毫秒。”

陈默没松劲。他转向相位偏转盾的控制模块。这套护盾系统依赖双晶核供能,原本设计是自动充能,但现在必须加入魔法回路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我来接第二段。”他说。

钢笔再次划动,在空中留下淡蓝色轨迹。这回是防御型符文,结构比攻击阵列更复杂。它不仅要吸收冲击,还要能在瞬间反弹部分能量,形成反制效果。

林小满抬手擦了下额头的汗。她的呼吸有些急促,脸色发白。上次战斗留下的神经震荡还没完全恢复,强行操控血脉能量正在加剧负担。

“换人操作。”陈默突然说。

“不行,现在中断会前功尽弃。”她咬牙坚持。

“我不是让你停。”陈默看着她,“是让我接管输出端。”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的意思。她将自己的手指搭上他的手腕,让血脉能量通过接触传递。

两人之间的空气泛起细微波纹。陈默的意识连接星轨,同时接收来自林小满的生命波动。星轨开始建模她的生物节律,找出最匹配的能量输出节点。

“按这个节奏来。”陈默低声说。

林小满点头,跟着他的引导调整呼吸。每一次呼气,都释放一波能量;每一次吸气,都暂停输出。这种同步方式极大降低了系统压力。

相位偏转盾的能量槽开始回升。从百分之八十二,升到百分之八十五、九十、九十四……最终停在百分之九十七。

“稳定了。”李维盯着读数,“护盾预热时间缩短到零点二八秒,误差允许范围内。”

陈默收回手,抹掉额角的汗。这种双人协同消耗不小,尤其是要维持意识与星轨的深度连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葡萄糖含片放进嘴里,等了几秒才开口。

“最后一个,意识同步芯片。”

那枚芯片还躺在减震背包里,表面覆盖着隐形涂层。它是最危险的一件装备,因为可以直接接入神经系统,一旦失控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李维戴上防护手套,小心取出芯片。它的接口形状特殊,无法直接连入现有设备。必须重新设计驱动协议。

“我需要底层权限。”他说。

陈默点头,将钢笔插入主控终端的最高级接口。星轨开启十一维解析模式,开始拆解芯片的原始代码。这不是简单的程序逆向,而是从信息本质层面还原其构造逻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主入口方向的红点已经推进到三百米。高空单位依旧静止,但能量读数略有上升,说明Emp模块正在预热。

“还有多久?”林小满问。

“五分钟内完成。”陈默说。

李维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他剥离了原有系统的冗余层,只保留核心指令集。然后引入星轨生成的预测算法,让系统能在收到攻击信号的瞬间做出反应。

“以前是等命令。”他说,“现在是猜命令。”

陈默补充:“不只是猜,是要提前半秒行动。”

这就要求整个控制系统必须达到毫秒级响应。目前平均延迟是八十毫秒,远远不够。

“压缩驱动层。”陈默下令。

李维照做。他关闭所有非必要服务,把运算资源集中到AI决策模块。同时加入魔法感知数据流,让系统不仅能处理电子信号,还能捕捉微弱的能量变化。

第一轮测试开始。

相位偏转盾启闭响应时间:三十七毫秒。

第二轮,优化缓冲机制。

响应时间:十九毫秒。

第三轮,加入动态预判模型。

响应时间:九点三毫秒。

“成了。”李维抬头,“当前系统最优纪录。”

陈默站起身,走到主控屏前。三件武器的状态栏全部亮起绿色。引力扭曲发射器充能完毕,相位偏转盾进入待激活状态,意识同步芯片完成初始化,随时可以接入。

他拔出钢笔,握在手中。

林小满靠在椅背上,左手绷带又渗出血迹。她没力气再去包扎,只是轻轻碰了下陈默的胳膊。

“我们能赢。”她说。

李维合上终端盖子,机械键盘收进背包。他的瞳孔颜色慢慢恢复正常,但眼神依旧锐利。

监控画面中,主入口的红点距离基地只剩两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