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171章 量子黑洞的能量跃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量子黑洞的能量跃迁

青铜令牌插入岩层的瞬间,地脉震颤如被撕裂的神经。陈默的手指仍抵在令牌边缘,掌心被反冲电流灼出焦痕,校服袖口的纤维在高温下蜷缩碳化。星轨的嗡鸣从颅内深处重新响起,不再是断续的短波,而是低频共振,像宇宙背景辐射穿透骨髓。他没有睁眼,意识仍滞留在那句渗自时间本身的诘问中——“你确定,自己不是另一个被删除的版本?”——但此刻,这疑问已被现实的物理法则强行打断。

黑洞在三十米高空成型。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引力奇点,而是一团不断自我折叠的暗色球体,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冷光,仿佛由无数层嵌套的镜面构成。每一道褶皱都在吞吐能量,将崩解的机械城市残影吸入内部,又以扭曲的波形释放出古老频率。林小满单膝跪地,左手按在项链残核上,右手五指张开贴于地面,血脉能量如导线般延伸,形成环形稳定场。她的指尖微微发蓝,那是高维共振导致的生物荧光现象。

“频率不对。”她声音压得很低,却穿透了能量场的嘶鸣,“不是永动机的逆向波,是……更早的东西。”

陈默终于睁眼。瞳孔收缩,视网膜上残留着星轨推演的残影:十二进制符文序列在黑洞表面流转,嵌套在量子涨落之中,像被封印在时空褶皱里的程序代码。他咬破舌尖,痛感刺入神经,迫使生物电重新激活星轨深层数据库。推演启动,模型构建,高维信息投影理论被调至极限。

“不是失败实验的残渣。”他声音沙哑,“是初代文明的跃迁协议。”

张建国站在三米外,保温杯握在手中,杯底残屑微微震颤。他没有靠近,也没有说话,只是盯着黑洞边缘那一圈不断明灭的微光。当某一道波纹扫过他眼角时,他的呼吸骤然停滞。记忆断层被强行撕开——他看见一片无垠荒原,天空呈暗紫色,十二根石柱环绕成环,中央悬浮着与眼前黑洞形态完全一致的能量体。一群身披长袍的人影站立其前,手中符器与青铜令牌同源,正将自身能量注入其中。

“他们……不是在逃。”他喃喃,“是在送行。”

林小满猛然抬头,目光如电射向张建国。她瞬间明白:那不是幻觉,是血脉共鸣触发的远古记忆回流。她不再压制项链残核的能量输出,反而将指尖刺入颈侧血管,鲜血滴落在残核表面,与残留的符文融合。血光升腾,化作一道螺旋波束射向黑洞。

黑洞表面骤然波动。

一圈环形阵列从虚空中浮现,由纯粹的能量构成,呈十二重嵌套结构,每一环都以不同速度旋转,方向交错,形成非对称动力场。阵列中央浮现出一组坐标光点,排列成克莱因几何形态,无法用三维空间解析。林小满的血仍在流淌,但她已感觉不到疼痛——她的意识正被坐标牵引,仿佛有另一双眼睛在透过她的瞳孔观察这个世界。

陈默抬起钢笔残骸,笔尖划过地面,以量子纠缠理论为基底,构建拓扑映射阵。他不再试图理解坐标本身,而是将其视为高维信息在三维空间的投影残片。笔尖划动,符文与公式交错,每一道线条都在承受黑洞引力的撕扯,地面岩石随之龟裂。当最后一笔完成时,地面上浮现出一条螺旋轨迹,指向地底深处,又似乎穿透大气层,直指银河系外某一点。

“不是位置。”陈默低语,“是路径。跃迁的路径。”

张建国突然迈步向前。

“别!”林小满厉声喝止,但已来不及。他的手指触碰到其中一颗坐标光点。

光点爆裂。

不是爆炸,而是一种静默的扩散。张建国的身体僵在原地,双眼失焦,视野中浮现出整片星空崩塌的景象:十二环阵列启动,黑洞扩张至覆盖整片天穹,初代魔法师集体步入其中,他们的身影在能量潮中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信息流,被压缩进克莱因瓶结构的奇点之内。没有呐喊,没有悲鸣,只有一种近乎宗教仪式的肃穆。他们不是逃离毁灭,而是主动将文明的核心编码送入时间褶皱,等待被未来唤醒。

张建国的手缓缓垂下,保温杯落地,茶水泼洒在拓扑阵边缘,瞬间汽化。

“他们把火种藏进了黑洞。”他声音干涩,“不是为了逃,是为了等。”

陈默盯着那组仍在旋转的坐标,脑中推演不停。星轨反馈:跃迁引擎的能量正在攀升,临界点将在七分钟内到达。若无人干预,黑洞将完成自我重构,进入稳定态。但若强行中断,可能引发时空褶皱的连锁坍缩。

林小满站起身,脖颈上的伤口仍在渗血,但她已将最后一丝血脉能量注入项链残核。残核发出微弱的共鸣,与跃迁引擎形成双向锁定。

“我们不能关掉它。”她说,“他们等了上万年。不是为了让我们把它关掉。”

陈默没有回应。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钢笔残骸,笔身裂纹密布,墨囊早已干涸。他将笔插入拓扑阵中心,作为能量导引桩。星轨开始逆向调频,不再解析,而是模拟——模拟初代文明的共振频率,模拟跃迁协议的启动序列。

黑洞开始收缩。

不是坍缩,而是折叠。它的表面逐渐平滑,边缘变得锐利,最终化作一个完美的克莱因瓶形态,瓶口与瓶身无缝连接,内部虚空呈现出非欧几何结构。瓶中,一座悬浮祭坛缓缓显现。它由未知材质构成,表面刻满与青铜令牌同源的符文,排列方式却更为古老,每一道刻痕都仿佛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祭坛静止,旋转,等待。

陈默的太阳穴再次突突跳动,生物电濒临枯竭。他从内袋摸出最后一块葡萄糖片,塞入口中,却没有咀嚼。他盯着祭坛,脑中闪过无数推演结果:开启它,可能唤醒文明火种;也可能释放被封印的模因污染。星轨无法给出答案——这不是逻辑问题,是选择。

林小满走到他身边,将项链残核放在他掌心。

“他们留下的不是技术。”她说,“是信任。”

陈默闭上眼,星轨最后一次启动。推演结束,模型归零。他睁开眼,将残核按向钢笔顶端。

笔尖触碰到克莱因瓶表面的刹那,祭坛上的符文同时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