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131章 人格分裂的致命棋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人格分裂的致命棋局

钢笔尖在凝胶地面上划出一道微不可察的血痕,陈默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再看那片曾映出静止倒影的瓶壁。李维说的“静默区”就在前方三步,但此刻,空气里浮动着某种比沉默更沉重的东西——不是空无,而是被刻意抹去的存在感。

“就是这里。”李维的声音压得极低,机械键盘横在掌心,指尖轻触键帽边缘。他的左眼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像在捕捉一道看不见的波纹。“没有信号,没有干扰,甚至连背景噪点都被清空了。这不是自然形成的盲区,是人为挖出来的洞。”

陈默闭目,星轨的频率自意识深处升起,不再是潮汐,而是一道垂直切割的光刃。他将生物电能压缩至极限,驱动星轨模拟“盲测增强模型”。数据流在脑内重组,剥离背景虚影,剥离环境脉动,最终锁定那三十六个游离在δ波频段的低频波动。

它们不是死寂,而是沉睡。

睁开眼时,瓶壁夹层中已浮现出轮廓——三十六个半透明的人形,蜷缩如初生胎儿,悬浮于绿色根系与凝胶之间。它们没有呼吸,却随着地面脉动微微起伏,仿佛被某种无形的脐带连接着整个生态圈。

林小满向前半步,项链残片在掌心发烫。她没有犹豫,将残片贴上最近的能量体。

刹那间,她的视野被血色淹没。

手术台的冷光刺穿瞳孔,金属器械碰撞声、监护仪尖锐的警报、一个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所有声音从颅骨内部炸开。她看见周振海站在台边,白大褂一尘不染,手中记录板上的字迹工整清晰:“d-7号样本,意识分割第36次,痛觉反馈正常,记忆剥离完成度87.3%。”

画面一闪而逝。

她咬破的舌尖血滴落在凝胶上,地面瞬间浮现出“project d-7”四个字母,墨黑如刻,随即被蔓延的绿色根系吞噬。她踉跄后退,呼吸急促,却死死攥住项链残片。

“那是……他的女儿。”她声音发颤,“他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了实验载体。”

张建国站在原地,保温杯握得极紧。杯底星图突然灼热,像是被某种遥远的频率激活。他下意识抬手抚过杯壁,指尖触到那枚刻痕的瞬间,瓶壁骤然泛起涟漪。

全息影像浮现。

2001年9月17日,d区7号实验室。年轻的周振海抱着一个昏迷的女孩走入手术室,女孩手腕上戴着编号手环:d-7。门框上方的电子屏闪烁着倒计时:记忆覆写程序启动,预计持续72小时。

张建国的喉结动了动。那天,他女儿在K-7病房停止呼吸。而就在同一栋楼的地下七层,另一场“延续生命”的实验正在进行。

“K-7……d-7……”他喃喃道,无意识哼出《东方红》的前两句。音节出口的刹那,凝胶地面剧烈脉动,绿色根系如神经突触般疯狂延展,在空中短暂拼出一组公式:

K-7 + 星轨共鸣 → d-7容器激活

影像消失,地面归于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那行公式,已刻进所有人记忆。

陈默蹲下身,钢笔蘸血,在凝胶上绘制“时间回溯符文环”。星轨将坐标锚定在2001年9月17日14时23分,与张建国女儿病逝时间完全重合。林小满则闭目凝神,以血脉能量解析能量体的脑波模式。

“三十六份人格碎片。”她睁开眼,声音冷得像冰,“每一份对应她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三岁、七岁、十二岁、十六岁……一直到她最后一次手术前的意识快照。周振海没有让她死去,他把她拆开了,像拆解一台机器,把她的记忆、情感、人格,全部打散,封存在这个魔法生态圈里。”

“为什么是三十六?”李维问。

“因为三十六是完美分割数。”陈默站起身,笔尖指向空中,“七次迭代,每次五次覆写,再加上一次最终备份。他要把她变成一个永不崩溃的容器,一个能承载魔法与科技融合指令的活体服务器。”

空气凝滞。

这不是疯狂,是精密到极致的残忍。一个父亲,亲手将女儿的意识切成三十六块,封存在瓶中,只为等待某个“第七代容器”的觉醒,完成最终对接。

“我们得把她拼回去。”林小满说。

“不行。”陈默摇头,“这个系统不是囚笼,是实验场。每一次人格聚合,都会触发记忆覆写程序的重启。我们不是在救人,是在帮周振海完成最后一次测试。”

“那怎么办?”李维盯着键盘,“放着不管?等系统自己崩溃?”

“不。”陈默目光落在那三十六个蜷缩的能量体上,“我们要让她自己醒来。不是被程序唤醒,而是被‘人’唤醒。”

他抬起手,星轨在意识中展开,构建“意识整合场”。符文阵列自地面升起,血线连接七处节点,形成闭合回路。能量体开始轻微震颤,绿色根系如血管般搏动。

就在整合场即将闭合的瞬间——

三十六双眼睛,同时睁开。

瞳孔是冷灰色,像极了周振海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时的眼神。它们没有移动,没有攻击,只是齐声低语,声音叠加成一道机械般的宣告:

“实验继续,样本合格。”

陈默猛然收手,符文阵列瞬间崩解。星轨发出尖锐警报,记录下攻击前0.3秒的微表情——其中一名能量体,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与周振海完全相同的冷笑。

“他不在外面。”陈默低声说,“他在里面。他的意识,早已寄生在女儿的人格碎片中,等着我们启动程序。”

林小满死死盯着那抹冷笑,项链残片在掌心发烫到几乎灼伤皮肤。她忽然明白,为什么血脉共鸣会带回“project d-7”的字样——不是警告,是密钥。她的血,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而她的存在,是这场实验的最后一环。

张建国低头看着保温杯,杯底星图仍在发烫。他想起女儿临终前握着的那支钢笔,和陈默手中的一模一样。那不是巧合,是传承,也是诅咒。

李维的机械键盘发出低频震动,静默区的坐标开始偏移。系统在学习,在进化,在等待下一次聚合尝试。

“我们不能拼她。”陈默说,“但我们能让‘她’知道,自己是谁。”

林小满抬头,目光穿透瓶壁,望向那三十六个静止的身影。

“那就让她听见。”她说,“听见我们叫她的名字。”

陈默点头,钢笔再次蘸血,在凝胶上重绘符文。这一次,不是为了聚合,而是为了广播。星轨将声音转化为高维信息流,注入生态圈的根系网络。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喊出一个名字——

那名字在瓶壁间回荡,绿色根系剧烈震颤,三十六双眼睛齐齐转向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