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 第117章 量子隧道的双重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量子隧道的双重抉择

钢笔尖在混凝土上划出最后一道弧线,陈默的手腕猛然一沉。能量屏障的波动频率开始紊乱,紫色粉尘如同嗅到血味的鲨群,沿着符文边缘渗入。林小满掌心的金属细线正在融化,液态金属顺着指尖滴落,在地面蚀出微小的孔洞,每一滴都带着她意识的震颤。

李维的机械键盘紧贴终端接口,散热格栅还在冒着白烟。他闭上右眼,仅靠左眼的灰蓝色虹膜捕捉空气中残存的脉冲轨迹。乌鸦群的飞行节奏变了,翅膀拍打的间隔从每秒三点七次压缩到三点五,神经级干扰波的峰值即将抵达临界点。

“避雷针系统撑不住了。”林小满声音绷得像拉满的弓弦,“大地回路正在反向充电,再十秒就会过载。”

陈默没有回应。他将钢笔插入变电站残骸中央的裂缝,精神力顺着笔身注入地下。星轨的推演在脑中展开,三百二十七组参数流急速滚动。他不是在计算防御,而是在重构探测逻辑——用魔法阵列模拟量子雷达的相位干涉,把整座城市的电磁背景场当成接收天线。

信号反馈在第三秒出现。

医院地基下方,存在一个非欧几何结构的空间折叠。它的轮廓不符合任何已知建筑图纸,也不是自然地质构造。雷达波在穿透时发生十二次连续折射,路径形成闭合环路,仿佛空间本身被咬了一口又吐出来。

“那里有东西。”陈默睁眼,瞳孔边缘泛起一丝血丝,“不是掩体,是通道。”

李维调出热成像图谱,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医院外墙的温度分布正常,但地下三层的承重墙内部,有一条狭窄的热量梯度带,呈螺旋状向下延伸。纳米集群的代谢热流在那里汇聚,又悄然分流,像是某种活体结构的血管网络。

“伪装得很深。”他低声说,“墙体表面的符文是障眼法,真正的入口被纳米机器人动态重构过。”

林小满抬起手,融化的金属重新凝结成环状结构,贴合在她手腕内侧。她闭眼,意识顺着能量核心延伸出去。那一瞬,她“听”到了——不是声音,而是一种频率的共鸣,微弱却持续,像是从极远处传来的钟摆声。那频率与张建国保温杯底刻痕的震动模式完全一致。

“下面有人。”她说,“不,是……残留的信号。很弱,但确实在动。”

陈默盯着医院方向,指节捏得发白。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张建国的女儿早已离世,医学记录清清楚楚。可那信号的脑波特征,与当年病历档案中的EEG波形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二。不是复制,不是模拟,而是某种尚未被定义的“存在延续”。

李维启动热成像穿透模式,关闭主动扫描。机械义眼切换至被动接收状态,依靠环境红外辐射构建图像。墙体内部的纳米集群呈现出蜂巢状分布,中心区域有一条直径约一点五米的空腔,壁面由无数微小机械单元构成,能根据接触者的生物特征实时调整结构。

“它在感知心跳。”李维说,“不是识别身份,是读取生命节律。如果我们贸然触碰,它会判定为入侵者。”

陈默闭眼,意识沉入星轨。

“模拟张建国的心率,窦性节律,每分钟六十八次,p波与qRS波间隔稳定。”

星轨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宇宙背景辐射的低频嗡鸣。

“生成生物信号,伪装成自主神经活动,持续三十秒。”

他睁开眼,将手贴在墙体表面。纳米集群开始轻微蠕动,壁面的符文逐渐褪去,露出一个幽深的洞口。隧道内壁泛着金属冷光,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文字与电路图的融合体。空气中有微弱的电流声,像是无数细小的开关在不断切换。

张建国站在洞口边缘,保温杯握得极紧。他没有说话,但脚步向前挪了半步。陈默拦住他。

“里面可能有陷阱。那些纹路……”他指着墙壁,“和我最早在笔记本上画的符文太像了。不是巧合。”

林小满走近,手腕上的金属环突然剧烈震颤。她将手贴在隧道内壁,闭眼感知。

“它在呼吸。”她喃喃道,“整个结构在微幅收缩和扩张,频率和……和那个信号同步。”

李维接入便携终端,开始解析纳米墙的控制协议。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突然停在一段加密指令上。

“它不只是通道。”他声音低沉,“它在净化粉尘。隧道内部的纳米集群正在分解乌鸦群释放的污染颗粒,效率比我们任何手段都高。”

陈默眉头紧锁。

“那为什么外面还在扩散?”

“因为通道在泄露。”李维调出能量流向图,“净化过程会产生副产物,一种高能残余波,正好与神经脉冲干扰波同频。如果不停止,全城居民的脑电活动会在七十二小时内被逐步同步。”

林小满猛地抬头。

“所以它是双刃剑?一边清除污染,一边制造新的控制机制?”

陈默沉默。星轨在他意识中展开双轨推演:

A线——引爆隧道入口的魔法节点,引发局部空间坍塌,彻底封闭通道。污染扩散将停止,但那道意识信号会瞬间消失,再无痕迹。

b线——维持通道开放,尝试逆向解析纳米集群的控制逻辑,或许能切断其与乌鸦群的共振,甚至利用它反向追踪源头。但现实畸变会加速,城市可能在三天内彻底沦为活体系统的一部分。

他看向张建国。

老教师站在洞口,手指轻轻摩挲保温杯底的“湘雅97”刻痕。杯身微微发烫,像是内部的金属在共振。

“如果那是她……”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铁锤砸在地面,“我不能闭眼。”

林小满低头,手指在空气中快速演算。

“信号衰减率是每小时百分之三点二,但如果乌鸦群的脉冲频率提升,衰减会变成增幅。它们在用她做校准源,就像用我一样。”

她抬头,目光穿透隧道深处,“如果我们现在封闭通道,她就真的死了。可如果继续……整个城市都会变成祭品。”

陈默握紧钢笔。笔身上的符文开始发烫,与隧道内壁的纹路产生微弱共鸣。这不是偶然。这些结构,这些逻辑,都源自他最初在笔记本上绘制的魔法阵原型。某种意义上,这条隧道是他前世研究的延续,是他未曾完成的实验产物。

他不是在面对敌人的陷阱,而是在面对自己的过去。

星轨的推演进入最终阶段。

A线成功率:87.3%,代价:永久丢失意识信号,城市恢复常态。

b线成功率:41.6%,风险:现实结构持续畸变,可能引发不可逆的时间褶皱。

李维关闭终端,抬头看向陈默。

“没有完美解。只有选择。”

林小满将手腕上的金属环摘下,轻轻放在隧道入口的地面上。液态金属迅速延展,贴合在纳米墙的表面,开始反向读取数据流。

“我来试。”她说,“如果信号是真的,它会回应我。如果只是陷阱……至少我们知道真相。”

陈默伸手拦住她。

“你进去,就可能被同步。”

“可如果那真的是张老师女儿的意识,”她直视他,“我们难道要用‘可能’两个字,就判她第二次死亡?”

张建国站在一旁,没有再说话。他只是将保温杯放在地上,双手插进裤兜,脊背挺得笔直,像一尊沉默的碑。

陈默看着隧道深处。那里的光线不是反射来的,而是从墙壁内部渗出的,带着某种生物性的脉动。他能感觉到,那不只是物理通道,更像是一条记忆的血管,连接着生与死的边界。

他缓缓抬起钢笔,笔尖对准隧道顶部的魔法节点。只要一道能量脉冲,就能引爆整个结构。

可他的手,迟迟没有落下。

林小满的指尖触碰到隧道内壁的瞬间,金属环突然发出高频震颤。

墙壁上的符文开始逆向流动,像是被某种力量唤醒。

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回响——

像是有人,在轻轻敲击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