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漏更深,乾清宫的烛火将父子二人的身影投在明黄色的龙纹屏风上,案头堆积的奏折在烛光下泛着陈旧的宣纸气息。

朱元璋捻着胡须,沉声道:“标儿,你说?这水泥该不该像是高小子说的那样,把它放出去?”

朱标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转头恭敬回道:“父皇,儿臣也觉得此事可行。我觉得秋哥今儿傍晚提的关于水泥的想法,值得一试。这水泥若是这般放出去,其实不仅能使水泥大规模投入使用,对我大明的建设更是有极大的益处啊。”

“那咱们不妨直接在朝堂上宣布这个消息,然后让工部负责进行招标。如此一来,既能让更多有实力的商贾与工匠参与进来,又能保证此事公平公正地推进。”

朱元璋说着,示意朱标给点意见。

朱标点点头,接着讲道:“至于招标的具体流程,秋哥说他明日会把相关的详细资料给儿臣送过来。他办事儿向来稳妥,想必那些流程细则定会周全。另外,儿臣想着,秦淮河畔的大明会所马上就要建成了,那里环境清幽且宽敞,用来作为招标的地点再合适不过。”

此前李景隆已经过来汇报过了,大明夜总会现在已经竣工了。

朱标把这件事情跟高阳秋说后,高阳秋当即答应从明日起就开始陆续采购设备。而且,教坊司那边按照高阳秋的建议,对“软件硬化工程师”的培训也已接近尾声,只等会所正式营业,便能输送专业人才过去,为会所的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朱元璋轻轻抚摸着胡须,沉吟道:“嗯,大明会所这件事情可以先放一放,至于这水泥厂的招标,到时候再定地方,主要是确定这一事能不能做至关重要。咱明日先找徐达他们几个老兄弟商议商议,听听他们的看法。毕竟他们经验丰富,或许能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等后日的朝会上再正式提出来,让满朝文武也都议一议。”

在朱元璋的心中,水泥技术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即便要转让出去,他也希望尽量优先考虑自家这些老兄弟。

他心里盘算着,同样是把技术转让出去换取利益,给了自家老兄弟,不仅能间接维护彼此之间的感情,更能让他们与朝廷的利益紧密相连,如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在未来的诸多事务中也更好协同办事。

朱标理解地点点头,说道:“父皇考虑得甚是周全。有了各位老将军和大臣的支持,此事定能顺利推进。”

朱元璋接着说道:“再者,高阳秋提出的知识产权这个主意甚好。咱们让工部把水泥技术转让出去,别人拿财物来换,换来的也仅仅是十年的运营权。十年之后,要么让他们继续花钱续期,要么朝廷直接取缔其资格。如此一来,既能让技术发挥作用,又能牢牢把控住核心利益。”

朱标眼睛一亮,赞道:“父皇,您还真别说,我也觉得此计真是妙极。如此一来,既能推动国家的建设,又能保证我老朱家始终掌握着水泥技术的主导权,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朱元璋听完,也是眼中精光一闪,他猛地一拍案几:“没错,标儿,你总算是明白了,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天下,是我老朱家一手扛起来的。明日一早,我就去把徐达、常遇春那几个老小子叫来,咱在奉天殿议事。

你也来,不过你记住,先别提知识产权的事,只说朝廷要办在多地办水泥厂,让他们‘自愿’出钱出力。”

说着,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笑道:“咱这边倒是想看看,他们跟着咱出生入死,如今咱也该让他们‘沾点光’了。这‘光’,既是红利,也是枷锁,咱倒是想看看咱这些老兄弟的反应,看看他们自不自愿!”

对于老朱的心思,朱标心领神会。

老朱口中的“老兄弟”,实则是淮西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

将水泥技术优先转让给他们,既能以利益捆绑巩固皇权,又能借他们的财力快速铺开产业。

至于说高阳秋提出的“知识产权”的计策,则更是精妙。

高阳秋完全是把后世那套照搬了过来,相当于是让大明或者说老朱家手握续约权,等于捏住了这些勋贵的命脉。

次日清晨,奉天殿内檀香袅袅。

徐达、邓愈以及李善长等几位公爵身着朝服,神色肃穆地立在殿中。

现在胡惟庸已经被老朱给灭了,但是李善长毕竟是跟随他多年的内务总长,老朱还是决定放过了李善长。

现在,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开门见山:

“今日召诸位来,是有一桩‘泼天富贵’要分给弟兄们。你们也清楚,朝廷新得一‘水泥’秘术,可筑堤、铺路、建城,利润堪比盐铁。就像是咱应天府上的官道,全部都是水泥搞得。现在,咱打算办几家水泥厂,让你们入股,如何?”

邓愈的性子最急,听到这儿,他粗声问道:“陛下,这水泥能比咱手里的铁矿还赚钱?”

“你们也看到了,水泥那玩意儿,遇水凝固后,刀劈不裂,火焚不化。若用它修长城,蒙古鞑子十年内休想靠近边关;若用它建粮仓,老鼠啃不动,雨水渗不进。”

说着,他拿出一个方案,让朱标分给众人,说道:“这是水泥厂的规制,一座厂需投资五万两白银,年产水泥十万石,朝廷占三成股,余下七成由诸位按需认购。”

徐达眼睛一亮:“五万两?咱出!咱要建两座厂,一座修北平的城墙,一座修咱凤阳老家的祖坟!”

李善长经过胡惟庸一事,在朱元璋面前可不敢直接答应。

他沉吟道:“陛下,这技术若是人人都能学去,日后岂不是满大街都是水泥厂?朝廷这边怎么办?”

朱元璋抚掌而笑:“还得是你老李啊,问到点子上了!标儿,你给他们说说‘知识产权’。”

朱标道:“诸位大人放心,朝廷会给每家水泥厂发‘特许经营牌照’,期限十年。十年后,若想续期,需按利润的三成缴纳‘续约金’;若不续,朝廷便收回技术,另授他人。如此,既能让诸位先赚十年安稳钱,又能保朝廷日后源源不断有收益。”

此言一出,众人皆抚掌称妙。

徐达慨然道:“陛下英明!这法子比咱当年抢地盘还稳妥!咱这就回家凑银子,明日便来签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