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 第43章 大明第二任皇帝?那是个草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章 大明第二任皇帝?那是个草包

坤宁宫正殿之内,一场盛大的家宴正进行到高潮,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

经过一阵热闹的推杯换盏,此时饭桌上仅剩下朱元璋夫妇与朱标夫妇四人。

而朱雄英,他早早吃了一会就跑到自家姐姐妹妹身边,拉着她们的手,一起跑到坤宁宫庭院中玩耍去了。

待朱雄英他们三个小孩子离开后,朱元璋和朱标越发频繁地与高阳秋碰杯。

高阳秋本就酒量不佳,几杯酒下肚,他的脸就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红了起来,眼神也开始变得迷离。他的身子摇摇晃晃,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

朱元璋见时机已到,便趁势问道:“先生,你是后世来人,可否告知咱,我大明第二任皇帝的情况。”

在朱元璋的心中,大明第二任皇帝非朱标莫属,也只有朱标才配得上这至高无上的皇位。所以他问的时候,根本就没提及朱标的名字,只是淡淡地说“大明第二任皇帝”。

此时喝醉的高阳秋,哪里还能仔细分辨话语中的深意。他舌头有些打结,直接便说道:

“大明第二任皇帝?那是个草包,被燕王朱棣给推翻了统治!”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重磅炸弹在大殿中炸开,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凝固,大殿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马皇后仿佛预料到了朱元璋即将暴怒,她在饭桌下死死地用手抓住朱元璋的大手,指甲都几乎嵌进了他的肉里,生怕他一时冲动暴起伤人。

朱元璋的身体微微颤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震惊,额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朱标听了高阳秋这话,原本温和的面容瞬间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在心里反复思索:我这个大明第二任皇帝怎么就成了草包呢?而且就算我再无能,自家四弟恐怕也不敢有推翻我的念头吧?

不仅是朱标,就连马皇后和常氏这对婆媳也觉得不可思议。

马皇后为了朱标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根本无法接受自家儿子将来会被自家四儿子推翻的事实。

常氏此时也是额头冒汗,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她不明白,这个来自未来的先生只是简单地喝了顿酒,为何对自家丈夫的评价如此恶劣。

见众人都沉默不语,高阳秋还在自说自话:“说起朱允炆这个大明第二任皇帝,他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被人家燕王区区八百甲士一步一步给打下了皇位,当真是无语!”

“朱允炆?”

在座的四人同时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朱元璋更是面色一变,心中暗自惊讶:什么朱允炆?那不是我好大儿去岁刚出生的庶子吗?凭什么是他当了大明第二任皇帝?

马皇后的反应要比朱元璋快一些,她敏锐地察觉出事情不对,立马向高阳秋问道:“先生,我大明第二任皇帝不是朱标吗?”

“朱标?”高阳秋有些迷瞪,他用迷糊的眼神看了马皇后一眼,还是说道,“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就死了呀,朱元璋也只能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此话一出,犹如石破天惊。

朱标只觉自己心中一抽,一口气有些没顺过来,连身体也微微摇晃,差点跌坐在地上。

而常氏就更不用说了,整个人听到这个消息,只觉眼前一黑,整个人直接软绵绵地倒在椅子上。

见常氏晕了过去,朱标此时也顾不上自己腿软了。他心急如焚,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常氏身边,一把将她抱在怀里。

他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有些颤抖,直接冲着门外大喊:“快来人,传太医!”

一时间,坤宁宫乱作一团。

在外面玩闹的朱雄英三人,此时也察觉到了不对。

三小只急急忙忙跑进大殿,就见到自家皇爷爷皇奶奶面色不好,自家父王则是抱着自家晕厥的母妃。

朱雄英向高阳秋看去,只见不知何时,他的高叔叔竟然也趴在了桌上。

此时,三小只感觉天都塌了。

母妃晕了,叔叔也晕了,宜伦年纪最小,吓得直接就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

朱雄英这小家伙则是直接“嗷”一嗓子:“饭菜有毒!”

说完,这小家伙直接就趴到墙角作势吐了起来。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着乱作一团的三小只,心中又好气又好笑。

马皇后则赶紧从朱标“死了”的消息中回过神来,她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和担忧,先是轻声细语地安抚了三小只一番,然后对小梅和小兰吩咐道:“你们去把咱大孙和孙女们带入寝殿......”

而这时,太医也很快赶到。

领头的太医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头戴黑色的帽子,他神色匆匆地走进大殿,快步走到常氏身边,仔细地为她把脉,观察她的面色和气息。

一番诊治后,太医恭敬地告知朱元璋:“陛下,娘娘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并无大碍,只需好好调养即可。”

朱元璋的脸色却依旧阴沉得可怕,他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朱标在殿中。

“标儿,你怎么看此事?”

朱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酒后吐真言,高先生本就是未来之人,或许儿臣的结局......”

“好了,不必多言,咱心中有定论。”朱元璋此时有些心烦意乱,不过还是对着自家好大儿安慰道,“方才高先生也说了,那是洪武二十五年之事,还有十五年时间,咱觉得咱大明借次机会交好高先生,或许能改变也说不准。”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父皇所言极是,儿臣也愿尽力一试。只是这朱允炆……不知未来究竟是何缘由能登上皇位。”

朱元璋眉头紧锁,同样不解道:“咱也看不明白,即便标儿你那个……但是咱还有大孙啊,咱不会老糊涂到立一个庶子,那不徒增笑话吗?不过不管怎样,这朱允炆,你日后要多留意教导,莫让他真成了那扶不起的阿斗。”

朱标应道:“儿臣明白,定会好好教导他。”

父子二人说完,并没有再说什么,至于高阳秋口中的燕王朱棣,父子二人很默契地谁都没有提起。

不过父子二人不说,不代表心里不想。

最起码,朱元璋此时就在心中默念:老四啊,若是真让咱察觉你有不轨之心,咱可是要好好让你知晓知晓咱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