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大明如何能彻底占领西域这个问题,朱元璋最近很是头疼。

如果是正常的历史走向,朱元璋这次打吐蕃,只会给他们一个教训,而不会把他们全境都打下来。

可自从有了高阳秋,老朱的野望就大了,甚至大到他的目标已经放在了全世界。

因此,这一次,老朱给征西军下的死命令是要攻占吐蕃全境。

可吐蕃打是打下来了,现在管理是个问题。

吐蕃太大了,按照现在目前大明还没有收回云南和北元来算,光是一个吐蕃的地盘,就占到了目前大明的一半了。

所以,现在摆在老朱最直观的问题就是吐蕃太大了,没法移民。

根据户部报上来的数据,大明目前人口有三千八百多万人,就这么点人口,大明根本匀不出多少人迁徙到吐蕃。

可如果吐蕃全部让本土人去管着,朱元璋是不放心的。

把这些顾虑放到台面上一讲,高阳秋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抬起头,说道:“叔,吐蕃之地情况特殊,要想彻底占领并稳固统治,需多管齐下。其一,可在当地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派遣熟悉当地情况且能力出众的官员前往治理。这些官员要了解吐蕃的风俗文化,以温和、公正的方式处理当地事务,赢得吐蕃民众的信任。”

朱元璋轻轻点头,抚摸着胡须,说道:“这官员的选派确实至关重要,定要选那些忠诚可靠、有能力的人。但仅靠官员治理,恐怕还不够。”

高阳秋接着说:“叔所言极是。其二,我认为可加强经济交流。大明可以在吐蕃与内地之间开辟更多的贸易通道,鼓励双方的商人进行贸易往来。内地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可运往吐蕃,而吐蕃的特产也能进入内地市场。这样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增进两地民众的交流与了解。同时,还可以在当地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吐蕃民众感受到大明统治带来的好处。”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这经济交流是个好办法,能让两地百姓都受益。但那边的百姓一直接受的都是宗教管理,咱不愿意。”

高阳秋继续说道:“叔,我们可以在吐蕃地区设立学堂,教授儒家文化和汉语。如果官员不想去,我们可以直接抽签或者是让那些犯官去,实在不行,就直接提出一个激励法。如果官员愿意去吐蕃,支援三年后回来可以提一级。

而且,我们这样直接让吐蕃的子弟有机会接受教育,了解大明的文化和价值观。

就像是叔您说的吐蕃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我们也需要尊重,不能强行改变他们的习俗,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再说了,吐蕃的宗教以打压平民为主,我们可以适当邀请吐蕃的宗教领袖到内地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这样做,说白了,就是给吐蕃宗教的面子。

当然了,不能让他们在大明修建寺庙,以及开展宗教活动,但我们可以扶持他们的寺庙,让他们去西方传教,给国外势力洗脑......”

听了高阳秋这么说,朱元璋靠在龙椅上,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好半晌后,他才说道:“秋啊,你所言的这些办法,确实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不少阻力。比如当地的贵族和宗教势力,他们未必会轻易配合。”

高阳秋点点头,但还是很坚定地说:“叔,这些阻力确实存在。但我们可以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对于愿意配合的贵族和宗教领袖,给予他们一定的官职和赏赐,让他们在新的统治体系中继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利益。

而对于那些顽固抵抗的势力,则要果断采取强硬措施,以维护大明的统治权威。

同时,在当地驻扎一定数量的军队,确保局势的稳定。

当然,对于军队驻扎情况,朝廷可以采取轮换制度,对于愿意去吐蕃当兵,朝廷可以每日多补贴一些银钱,这样也能增加人们的积极性。

然后驻军可以附带家属,这样一来也算是人员的一部分迁徙。

军队轮换,也以三年为基准,到时候三年后可回来。

可是叔您想啊,到时候肯定有人或者想挣朝廷补贴,或者一部分人已经习惯那里的生活习惯......”

随着高阳秋越说越详细,朱元璋听的眼睛越来越亮。随后,他站起身来,在龙椅前踱了几步,接着猛然一拍手:

“好好好,阳秋啊,此事就按你说的去办。不过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协助相关部门,把各项措施都落实到位,务必让吐蕃真正成为我大明的一部分。这样吧标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阳秋你抽空帮帮标儿,希望能尽快把这件事情搞定!”

朱元璋一脸严肃地看着高阳秋和朱标,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高阳秋连忙抱拳行礼,说道:“叔您就放心吧,我定会竭尽全力,让大明的统治在吐蕃稳固下来。”

朱标见状,也站出来拱手道:“父皇放心,儿臣接下来会跟秋哥好好探讨,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吐蕃的问题解决。”

就在这时,奉天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陛下,征西军派人回来了,现在在宫门口等候。”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众人都有些意外,毕竟他们刚刚还在讨论吐蕃的事情,没想到征西军竟然派人来了。

朱元璋直接吩咐道:“把人宣进来。”

盏茶时间,一个士兵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跑了进来。

这人一进大殿,直接跪倒在地:“小人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说话,汤和派你回来是有何事?”

“陛下,小人是先行兵,我征西大军现在距应天府只有百余里,特来命小人请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