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柱香的时间悄然流逝,此时朱元璋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的金线绣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华贵的光芒,迈着沉稳而威严的步伐,带着高阳秋等几人朝着军器监走去。

一旁的侍从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有人心中暗自嘀咕,忍不住小声问旁边的人:“陛下为何不在皇宫找个就近的地方试试那些新鲜玩意儿呢?皇宫里那么大,随便找块空地不就行了。”

另一个侍从轻轻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说道:“你傻呀,以陛下那抠门的性格,要是在皇宫里试,万一打坏了皇宫的砖瓦,到时候还得花银子去修缮,陛下可舍不得这笔钱。他宁愿多走几步路,直接到军器监的靶场去。”

军器监监正王杲正蹲在铁炉旁看工匠锻打枪管,忽闻内侍尖细的通报声,手里的卡尺\"哐当\"掉在铁砧上。

王杲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急忙放下手中正在查看的兵器图纸,也顾不上整理一下自己有些凌乱的衣衫,就小跑着朝着靶场赶去。

等他气喘吁吁地来到靶场,就看到朱元璋正站在那里,在高阳秋耐心的教导下,认真地学习着如何使用手中那个从未见过的新奇物件。

高阳秋一边仔细地讲解着操作方法,一边亲自示范,朱元璋则全神贯注地看着,时不时还伸出手比划一下。

而在朱元璋的不远处,朱标也正由朱棣教导着,朱棣神情严肃,认真地给朱标讲解着使用的要点。

这位素来温文的太子难得露出少年气,手指在光滑的枪身上摩挲,忽听自家父皇那边传来震耳欲聋的\"突突\"声,惊得他手一抖,短枪险些落地。

只见朱元璋正眯眼瞄准五十步外的草人,枪托抵着肩窝,每扣一次扳机,银须便随枪身震颤,硝烟在他鼻尖凝成淡淡的雾。

乍一听见这个声音,除了已经习惯的高阳秋几人外,军器监的这些工匠们都被吓得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

就连此时正在射击的朱元璋,一开始也被这巨大的声响和强大的后坐力吓了一跳。

朱元璋的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很快就稳住了身形,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嘴里喃喃自语道:“这家伙劲儿可比火铳强多了!”

试完了阿拉步枪后,朱元璋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他兴致勃勃地又继续试了其他步枪以及手枪的威力。

每试一种武器,他都仔细地感受着它们的特点和性能,时而皱眉思考,时而露出满意的笑容。

小半个时辰过去了,朱元璋玩得那叫一个尽兴。

之所以试枪用了这么久的时间,完全是因为朱元璋玩心大起。

他就像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孩子,对这些新奇的武器爱不释手。

反倒是朱标,只是简单地试了试,体验了一下其中的乐趣,其他大部分时间,这些武器都被朱元璋给“霸占”了。

这个老登除了给军器监留下一些弹药外,其他的弹夹都被他打空了,可算是正儿八经玩了个痛快。

等朱元璋射完最后一发子弹,他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高阳秋笑着走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叔,怎么样,高兴吗?”

朱元璋擦了把汗,冲着高阳秋眉飞色舞地说道:“爽!当真是痛快!这玩意儿要是装备到咱们的军队里,那战斗力可不得蹭蹭往上涨啊!”

这时朱标也凑了过来,一脸认真地说道:“父皇,以儿臣之见,咱们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还是麻烦秋哥大批量给我大明引入这些热武器,让咱们的军队能尽快装备上,提升战斗力。第二步儿臣会派研部培养出来的大量能工巧匠共同研究拆解这热武器,争取咱们大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来。这样一来,咱们就不用一直依赖别人,也能掌握核心技术了。”

对于朱标的这个提议,朱元璋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不过他却转头看向高阳秋,用询问的眼神看着他,似乎在说:有些东西不是说大明想建造就能建造得出来的,你怎么看呢?

看到朱元璋询问的眼神,高阳秋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

于是他笑呵呵地说道:“这点我觉得标弟说的没错,有些东西确实需要把技术掌握在大家手里,这也是变相的推动大明技术的发展嘛。所以我这次回来也是想跟您商量,反正现在咱们的资金流够充裕,何不在巴铁那边儿买一个作坊?那边的作坊技术也比较成熟,价钱也不是特别贵。有了这个作坊,咱们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技术,对咱们大明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好处。”

一听到买作坊这个事儿,老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强大的景象。

当即,他冲着朱标说道:“标儿,去把解雨辰给我叫来,咱有事儿跟他说!”

此时城郊的皇庄内,解雨辰正在操练着一帮半大小子和姑娘。

“小鱼,手臂抬高,我平时就是这么教你的?”

“狗娃,马步扎稳,我今天没让你吃饱饭?”

“给我精神都打足,咱们吃的是皇爷给的饭,你们平时操练就要多加刻苦,这样才能将来报销皇恩!”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解雨辰这个人别看年纪不大,可哪怕不用朱元璋强制性的要求,他都以日夜报销皇恩来敦促自己。

正当解雨辰准备让众人停下来休息一会时,门外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解雨辰定睛一看,只见是朱标身边伺候的大太监李公公。

“李公公,您怎么来了?”

看着年轻英气的解雨辰,李公公心中闪过一丝赞叹。

作为朱标的贴身内侍,他可太清楚这个解雨辰在皇帝和太子心中的地位了。

说白了,现在的解雨辰就是大明前往后世探索的第二道核心。

第一道自然就是老朱家父子们了。

简单客套了几句后,李公公正色道:

“解雨辰听旨,太子口谕,着你现在前往军器监操场......”